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稻草造纸 B. 使用火药
C. 蚕丝织葙 D. 冶炼金属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元素形成"收支平衡",以保障健康。下列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是(  )

A. B.
C. D.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分别加人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 面粉 B. 豆油
C. 牛奶 D. 白糖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氯化钠 C. 氧气 D.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 K 2 C O 3 ,它属于(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料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不锈钢杯

B.

真丝围巾

C.

涤纶制成的

航天服

D.

陶瓷花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 出了民生视角下的生态观,要求全面落实“水十条”。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B.富含氮、磷的水直接排放
C.对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水体严格保护
D.农田灌慨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医疗上,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

该反应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査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 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我国计划发射4颗北斗三期试验卫星,对全球导航中的新技术进行验证。发射卫星的火箭常用的燃料是胼( N 2 H 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N 2 H 4 + N 2 O 4 = 点燃 3 X + 4 H 2 O ,则 X 的化学式是

N 2 N O 2 N O H N O 3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的是(

A. 装置①可作为 C O 2 的发生装置
B. 装置②干燥 O 2 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
C. 装置③可用作 O 2 的收集装置
D. 装置④是收集 C O 2 气体的验满方法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填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 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易燃烧,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
C. 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圏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 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符合的是

2 N H 4 + 二个铵根离子 H 2 O :-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M g 2 + :-个镁离子带二个单位的正电荷 C u + 2 O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结合右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铝元素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l 3 O 2
D.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5 . 85 g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1) N a C l + N H 3 + C O 2 + H 2 O = N a H C O 3 + N H 4 C l

(2) 2 N a H C O 3 = N a 2 C O 3 + C O 2 + H 2 O

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 (1)中析出晶体后剩只有一种溶质
C. 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D. 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测定纯度
取a 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   燥,得到mg固体

除去杂质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氣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9381f30e924b899bb9e4bbc6d061d950b7bf697.jpg

A. 圈I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 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 圈2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一定质量 A g N O 3 C u N O 3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Z n 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Z n C u N O 3 2 溶液反应 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 Z n 2 + C u 2 + ,金属单质有 Z n C u A g 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现有四种物质:①小苏打②干冰③氮气④熟石灰。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
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酸雨

温室效应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2014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灰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 P M 2 . 5 。下列关于 P M 2 . 5 的说法或减少 P M 2 . 5 措施错误的是

P M 2 . 5 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 2 . 5 μ m 的颗粒物

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

P M 2 . 5 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3)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图1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调整是

(4)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 C O 2 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 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 仅要努力减少 C O 2 C O 2 的排放,更重 要的是将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利用 N a O H 溶液来"捕捉" C O 2 ,并将 C O 2 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该过程可实现 C O 2 零排放

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

该过程至少发生了 4个化学反应

②将 C O 2 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 C 2 H 4 ),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分)食盐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2)晒盐过程中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右图 t 2 时, M g C l 2 的溶解度为g.将 t 2 M g C l 2 K C l M g S 0 4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 1 时,析出的晶体是(填物质化学式);
(3)将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成溶液。20 时,向4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人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加入氯化納的质量/g
4.5
9
18
20
溶液质量/g
54.5
59
68
68

若将②中得到的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是g;
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①②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B.

③④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D.

20 时,将④恒温蒸发25g水,过滤得18g固体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
(1)认识金属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铝土矿 (主要成分 A l 2 O 3 )
B.钾长石(主要成分 K A l S i 3 O 8 )
C.赤铁矿 (主要成分 F e 2 O 3 )
D.磁铁矿 (主要成分 F e 3 O 4 )
(2)探究金属性质: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图1为探究金属化学 性质的实验,图2是金属化学性质网络图。

①图1甲中反应现象是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图1只有乙中不反应,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
③依据图1完成金属性质网络,图2中的A属于(填物质类别);
(3)认识金属的制备:工业上常采用还原法、置换法、电解法制备金属。
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

铁锅

铜导线

铝箔

黄金饰品

②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
具有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
③ 金属是一种有限资源,需要保护和回收利用。
黄铜(铜锌合金)用作弹壳的制造。现有一批使用过的,锈迹斑斑的弹壳,处理这批弹壳可以制得硫酸锌和铜,其主要流程如下所示。
【收集资料】弹壳上的锈主要为 C u 2 O H 2 C O 3 ,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溶液;弹壳中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

a.写出弹壳上的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固体D为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图1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
②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填"相等"或"不相等")
(2)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图3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 N a H S O 4 ,的性质, 其中合理的是

A.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钾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钠
B. 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梓反应生成氢气
D. 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一中振荡 3 个矿泉本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 A > B > C ,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对比 A 瓶与(填" B "或" C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 C O 2 能与 N a O H 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 C 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结论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
【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
的容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
30mL
20mL
12 mL

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 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F e   +   2 F e C l 3   = 3 F e C l 2
②碱性的 N a 2 C 0 3 溶液可以与中性的 C a C l 2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 F e F e 2 0 3 C a 0 C a ( 0 H ) 2 C a C 0 3
【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用带异營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 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管中固体逐漸减少, 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    ,
不含 F e 2 0 3
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样品中含有 。

【实验质疑】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 F e 2 0 3 的结论,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迸行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探究2】取3g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g,按照下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二、操作三名称是
(2)固体I的成分是。(填物质化学式,下同);
(3)烧杯 A 中溶液和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依据实验探究1、2中现象的分析及数据计算判断,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
【实验反思】
下列对实验探究1、2的反思,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时需要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结合
B.实验探究2烧杯 C 中的溶质为 N a 2 C 0 3 N a O H

C.实验探究1、2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
D.在原样品中加人足量盐酸有4个反应发生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分)在世界范围内,据统计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
右图是两种氮肥标签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_      (填字母序号);
A.易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有挥发性
(2)碳酸氢铵的式量为_       
(3)纯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       ,这种尿素肥料的纯度至少为_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市盛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 a C 0 3 。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研碎和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假设反应匀速进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的质量为 25 g 。)

反应时间/s
20
40
60
80
100
烧杯和药品质量/g
137.8
135.6
m
134.5
134.5

请计算:
(1)表中的" m "为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