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①氢气②硫磺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氯化钾⑥矿泉水⑦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石灰水⑩铜丝11生铁12水(以下空格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 D.可能是混合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2)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3)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
(4)表示两个氯原子的符号是Cl2,表示一个氯分子的符号是2C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构成并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在它们相同数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具有的意义。
(1)2个钙原子____________,(2)氧气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____________,(4)氮元素____________,(5)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6)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7)H____________,(8)4P____________,(9)2Cl____________,(10)3H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 (    )

A.Al2O3 B.Al2(SO4)3 C.Al(NO3)3 D.Fe(NO3)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合物中,①可显-2价,⑤可显+2价
B.①②为非金属元素,④⑤为金属元素
C.上述粒子在形成化合物前后,其质子数、电子数均发生改变而质量不变
D.在化学反应中①与④、②与⑤相互作用,均能形成与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O2 B.Mg C.H D.N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

A.铁 B.碘 C.硒 D.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为是否由(    )

A.同种物质组成 B.同种元素组成 C.同种分子组成 D.同种粒子组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以下的叙述是否错误,说明理由。
(1)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2)单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化合物不能发生化学变化。
(3)单质和单质混合就形成化合物,化合物和化合物混合就形成混合物。
(4)溶于水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5)有固定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6)洁净的糖水是纯净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有错误,请改正。
(1)纳Ne____________;(2)汞H G____________;(3)绿Cl____________;(4)猛MN____________;(5)美Mg____________;(6)钙Cd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请你对元素周期表进行研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名称是______,它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研究元素周期表,你会发现如下规律:①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0余种元素组成了数千万种的物质,这些物质可简单分成下列几类,请完成下表

 
宏观组成
微观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举例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何洁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沾满油渍。”何洁同学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大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9%的食盐水 B.纯净的空气
C.澄清、透明的东江水 D.冰水混合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 NH4ClO4===()N2↑+Cl2↑+4H2O↑+2O2↑,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站立姿势跑出 B.伏低身子逃出
C.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D.淋湿衣服爬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彭城晚报》报道:从2003年12月起,徐州市全面禁止销售含磷洗涤剂。含磷洗涤剂中的Na5PxO10会造成水的污染,该物质中磷元素为+5价,则x的值为(   )

A.1 B.2 C.3 D.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成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沙里淘金 B.滴水成冰 C.钻木取火 D.木已成舟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了解物质的分类可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自来水铝合金 B.氮气煤
C.冰水混合物液氧 D.石灰水二氧化碳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
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
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
C
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
食物变质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 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
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 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甲醚(C2H6O)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
B.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C.二甲醚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二甲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铁生锈时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
B.铁锈是一种混合物
C.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D.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放出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设计方案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观察小木条燃烧情况,比较“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大小
B.利用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
C.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以把冰箱中的异味除去
D.在实验室里通常用蒸馏的方法把硬水软化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A.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C+O2CO
B.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Fe+3CuSO43Cu+Fe2(SO4)3
C.镁带燃烧Mg+O2MgO2
D.红磷燃烧4P + 5O22P2O5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 B.核外电子数为22.99
C.元素符号为Na D.元素名称为钠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可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且杯内壁变黑,由此可以得到启发:从失火的高层楼房逃生,应选择的正确方法是

A.用干毛巾捂住口鼻,往楼下冲 B.尽量往楼顶跑
C.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 D.若得不到及时救援,可跳楼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W
G
H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W待测值是13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P是生成物                     D.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化学用语表示:
(1)3个钾原子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3)甲烷         ;(4)2个碳酸根离子         ;(5)氮气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
(1)世博园上空飘浮的气球,从安全角度考虑,气球内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2)世博园区内使用的电动车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这些物质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写化学式,下同),会造成酸雨的是,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是
(3)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的横梁、柱子的外包装选用的是铝板。铝能与 N a O H 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 A l 2 N a O H 2 H 2 O = 2 N a A l O 2 3 X ,则 X 的化学式为 N a A l O 2 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1)保温瓶胆壁上的金属是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______ ;(2) 在某些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铝粉可以有效防止锈蚀,由此可知“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原因是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钙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
(1)X的值是      ,钙原子容易          电子形成离子。
(2)下列微粒中_______与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填序号)

(3)小明每天需服用2片钙片,每片含碳酸钙0.75g,则小明每天从钙片中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      g。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周期
3 Li
6.99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第3周期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2
17 Cl
35.45
X Ar
39.95

 
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                
表中X=    ,从分类上看它属于         元素。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属于清洁能源
C.汽油、柴油等产品可从石油中提取 D.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

(2)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                                         。
(3)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至少填两种)。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老师在讲授“分子和原子”内容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问: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B烧杯的作用是什么?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如图: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甲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产物为乙和丙),乙和丙之间可互相转化,请任选其中一个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2)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质。
(3)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课外小组探究用氧化铁炼铁,他们设计的装置如图:

(1)请写出图中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证明反应产物中有铁粉?为防止污染环境,尾气该怎么处理?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镁粉产生气体快
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0%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快
3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0%盐酸反应
10%盐酸产生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反应快慢的?
(1)
(2)
(3)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b”的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_       、            
(2)发生装置A与C连接制取氧气,当收集完氧气后,应先                      ,再                              
(3)用装置B与    连接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              .   
                                                  
(4)实验室可以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本实验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依据是                            
(5)把25g石灰石样品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生成气体的质量为8.8g。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