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人教新课标初三下册第十章酸和碱专项训练3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1)保温瓶胆壁上的金属是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______ ;(2) 在某些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铝粉可以有效防止锈蚀,由此可知“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原因是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钙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
(1)X的值是      ,钙原子容易          电子形成离子。
(2)下列微粒中_______与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填序号)

(3)小明每天需服用2片钙片,每片含碳酸钙0.75g,则小明每天从钙片中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      g。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周期
3 Li
6.99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第3周期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2
17 Cl
35.45
X Ar
39.95

 
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                
表中X=    ,从分类上看它属于         元素。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属于清洁能源
C.汽油、柴油等产品可从石油中提取 D.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

(2)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                                         。
(3)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至少填两种)。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老师在讲授“分子和原子”内容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问: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B烧杯的作用是什么?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如图: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甲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产物为乙和丙),乙和丙之间可互相转化,请任选其中一个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2)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质。
(3)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课外小组探究用氧化铁炼铁,他们设计的装置如图:

(1)请写出图中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证明反应产物中有铁粉?为防止污染环境,尾气该怎么处理?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镁粉产生气体快
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0%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快
3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0%盐酸反应
10%盐酸产生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反应快慢的?
(1)
(2)
(3)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b”的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_       、            
(2)发生装置A与C连接制取氧气,当收集完氧气后,应先                      ,再                              
(3)用装置B与    连接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              .   
                                                  
(4)实验室可以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本实验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依据是                            
(5)把25g石灰石样品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生成气体的质量为8.8g。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来源: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B.②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④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
通过NaOH溶液
B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aCl2(CaCO3)
加水、过滤、蒸发
D
HNO3溶液(HCl)
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常温下为液态,C、G为单质,医疗上用F来配制生理盐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 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
②D与E反应生成F和B;
③C与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H或I;
④J和K分别与D反应都生成B、F和I, J中的组成元素比K多一种。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D所属物质类别____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和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中的变化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5)将等质量的J和K分别加入到足量的D溶液(质量分数都相同)中,比较反应产生I快慢,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__________;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__________,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
实验方法
现象和结论
1
 
 
2
 
 
3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

A.浓硫酸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B.烧碱潮解、变质
C.铝的表面生成致密保护膜 D.钢铁生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

A、C、CO、CO2、H2CO3
B、CO、CO2、C、H2CO3
C、CaO、Ca(OH)2、CaCl2、CaCO3
D、CaCO3、Ca(OH)2、CaCl2、CaO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             B               C                   D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B.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C.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D.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
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
③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④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______(填代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中的KNO3 B.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C.用浓硫酸除去CO气体中的水蒸气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强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1)取氢氧化钙粉末溶于足量水中,有_______________现象出现,小强判断该药品已变质。
(2)小强进一步做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适量的水,搅拌,过滤。
①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_____
有气泡产生
粉末变质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溶液。
 
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粉末部分变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需加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物质是( )

A.氯化钠、硝酸铵、氯化铁三种固体 B.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三种气体
C.氯化铵、氢氧化钾、硝酸钠三种溶液 D.酒精、汽油、蒸馏水三种液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
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
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Ⅰ在实验中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在化学实验中,对装置稍加改装或采用不同的组合时,就能完成多种实验。如将装置Ⅱ改为Ⅳ后,可以顺利进行草酸受热扫解的实验。
草酸是一种有机物,常温时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加热时易分解。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O2==H2O+CO2+CO
根据改进后图Ⅳ所示实验装置推测草酸还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

(3)现将装置Ⅳ与装置Ⅲ相连,对草酸受热分解后所得产物的组成和性质进行探究。实验开始前E中左右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①装置Ⅲ中A可用于收集反应生成的水,还具有________的作用;
②实验过程中,D中一直无明显现象,E中球容器内液面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组成进一步进行探究。过滤该残液,取100 g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5%和氢氧化钠溶液,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氢氧化钠的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80
160
1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0
0
0.80
1.78
5.35
5.35

(1)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2)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100 g滤液中溶质的质量(若有多种溶质,任选一种。结果精确到0.01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A.测溶液pH时,将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测溶液pH时,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D.用稀硫酸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观察到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明显外观现象,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及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整套装置(包括CO2及NaOH溶液)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质量为78.2g。

(2)用力推压注射器活塞向密闭的软塑料瓶中注入10mLNaOH溶液(装置如图乙所示),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置片刻后,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其质量仍为78.2g,你对这一结果的解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①②
①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____________中进行。
②为进一步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提出问题] 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实验探究] 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
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到蒸馏水、稀
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如下:

汁液
在不同液体中的颜色变化
蒸馏水
稀酸溶液
稀碱溶液
紫卷心菜
蓝紫色
红色
绿色
牵牛花
紫色
红色
蓝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得出结论]     58       59    的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    60    的汁液不能
做酸碱指示剂。
[拓展应用] 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
则该雨水呈 61 性(选填“酸”或“碱”或“中”)。
[反思与评价] 小林发现,上述汁液无法测出溶液的酸碱度,请你告诉他,在实验室测定溶
液的酸碱度常用           6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厨房中的妙用”:
(1)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与指示剂作用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②酸与活泼金属作用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
Fe2O3+HCl=FeCl3+H2O
……
④……
 

由于小林的课堂笔记没做好,“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请帮他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63                  
(2)讨论交流
①小林自豪地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64       元素,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质        65       (填序号“①”、“②”或“③”)。
②你告诉小林,食醋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呢,如    66    (任写一点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3)反思
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67 离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0
17.4
第2次
20
14.8
第3次
20
12.2
第4次
20
12.0
第5次
20
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70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71   
(3)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清洗餐具时常加入少量洗涤剂,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功能;碱性洗发水易去油污,但对头发有损坏,于是人们通常用洗发水洗净头发后,再用护发素护理,由此可知护发素的PH_______7。(填“>”、“<”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只用一种下列试剂不能鉴别稀硫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钡三种无色溶液的是()

A.pH试纸 B.稀盐酸 C.紫色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盛有CO2、O2、H2中的一种,集气瓶B盛有这三种气体中的另一种。小刚和小强想对瓶中气体进行探究。

(1)他们由放置方法判断, A瓶中的气体是______;
(2)小刚和小强分别设计如下探究方案,都能确定B瓶气体是余下两种气体中的哪一种。
①小刚的方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瓶中,观察现象。
按小刚方案实验时,若木条复燃,则B瓶中的气体是       
②小强的方案:将一种碱溶液倒入B瓶中,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发生明显变化。
小强所选的碱溶液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     
(2)装置③的作用是:    ▲     
(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 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    ▲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 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Na与CO2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部分装置如右图所示):向盛有Na的装置A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装置B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装置A中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资料卡】
(1)K、Ca、Na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2)钠为银白色金属,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假设1:白色固体含有    ▲     
假设2:白色固体含有Na2O;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足量水中
白色固体完全溶解
       
②取①中少量溶液,加入    ▲     
产生大量气泡
假设1成立
③另取①中少量溶液,    ▲     
    ▲     
假设2成立

【反思提高】
Na在CO2中燃烧存在多个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请你写出其中生成物仅为一种白色固体与一种黑色固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人员提出使用含汽油的混合燃料的方案,以解决汽车尾气的问题。该方案的一种模拟过程如右图所示,常温下,C、D均为气体。

(1)写出C的化学式: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②:    ▲     
(3)在模拟转化关系图中,你认为可以循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    ▲     。(填字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1、HCO3 B.Na+、Cu2+、OH
C.Ag+、Cl、NO3 D.H+、Fe2+、SO4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   g,水的体积为    ▲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    ▲   盘,称量其质量。然后   ▲ (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
(2)右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 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①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   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②当加入15 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   (写化学式)。
③试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圈i中的转化均是分解反应。圈ⅱ中的转化均是化合反应.D和G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组成化合物E和H的元素种类相同。组成化合物F和I的元素种类也相同,A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

(1)写出化学式:A   ▲   B    ▲   D   ▲   
(2)写出H→E+G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G→I的化学方程式: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得到的CO和H2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2)某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了合成气的制备,并设计实验验证合成气的还原性。
I.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合成气.根据(1)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合成气中CO和H2的质量比为   ▲   
Ⅱ.用合成气还原足量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设计买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通人一段时间合成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④缓缓通入合成气,加热装置C,使其充分反应。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入合成气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完善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装置E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   ▲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点燃前应对气体验纯)。
【进行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装置D的质量
装置E的质量
反应前
292.4g
198.2g
反应后
296.0g
201.5g

①装置C中出现   ▲   色物质。
②称量数据如右表所示。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①甲同学根据装置C中的现象,认为是合成气中的CO和H2还原了CuO。       .
②乙同学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推测除了CO和H2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未反应的CH4,且CH4也还原了CuO。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
   ▲   
③丙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⑤中通入的气体会带走装置E中的部分水蒸气,使实验产生误差。你认为该误差对乙同学的推测结果是否有影响?
   ▲                                  (选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对于CH4是否真的能够还原氧化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甲烷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CO2和H2O;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该小组同学拟用纯净的甲烷气体和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①上图装置F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   
②上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   (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实验反思】除了可能是CH4也还原了CuO外,出现上表数据关系还可能是因为
   ▲   (写出一个原因,并说明理由)。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 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 ▲ ,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 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 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 的用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左下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1)m(Na)  m(Na+);    (2)r(Cl)  r(Cl);
(3)r(Na)  r(C1);      (4)r(Na+)  r(C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用的发生装置有:                 ▲               (选填上图字母序号)。
(2)装置E或F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        
(3)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4)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pH为纵坐标,时间s(秒)为横坐标]:

①写出AB段内有关化学方程式                ▲                  
                ▲                  
②写出BC“平台”段化学方程式               ▲                  
③CD段上升的原因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刚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
(1)他取适量A、B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人适量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泡,则A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另取适量A、B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CuSO4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两种溶液,该试剂是_______。
I.氯化钠溶液 Ⅱ.硫酸钠溶液 Ⅲ.酚酞试液 Ⅳ.硝酸钠溶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
(2)物质b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________;
(3)物质c(C6H12O6)所属类别是________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写出由CO2生成物质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标出物质e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科技活动小组为了制取SO2,查阅资料发现,产生SO2的途径很多。在老师指导下,他们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同学们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请你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你对物质变化规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稀盐酸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盐城第一初中教育集团初三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三支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白色固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只要加入足量的_____就能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
(2)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②烧碱溶液与酚酞溶液反应。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废液缸中有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请你判断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列出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

液体
雨水
蒸馏水
厨房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
PH
5.6
7
12.5
1.6

⑴上述液体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_______;
⑵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厨房清洁剂中加入蒸馏水,厨房清洁剂的P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_______;
⑷厨房清洁剂与厕所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粗铜粉末,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锌和金。某活动小组想要测定其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的粗铜样品,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
步骤Ⅱ:去“步骤Ⅰ”中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到室温后称量;
步骤Ⅲ:根据测得数据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⑴步骤Ⅰ:验证稀盐酸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如果不对滤渣进行洗涤而直接干燥,称量结果将会(填“偏高”或“偏低”)。
⑵“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⑶某同学认为,按以上方案完成“步骤Ⅰ”,在进行“步骤Ⅱ”时,将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再补充适当操作,也可以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补充的操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甲、乙两种废水。甲废水中主要含有硫酸和硫酸镁;乙废水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其他成分含量很少,可忽略)。为了研究废水处理方案,某活动小组取来一定量该工厂的甲、乙两种废水,在实验室里进行模拟实验。要求不外加其他试剂,使处理后的废水呈中性并回收得到硫酸镁固体。写出实验步骤。
提示:2NaOH+MgSO4=Na2SO4+Mg(OH)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各图所表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探究水的组成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检验CO2性质 D.稀释浓硫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向一定体积的氧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工厂欲用2%的稀硫酸测定本厂排放的废水中氢氧化钾的含量(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试计算:
(1)用40%的浓硫酸(密度为1.30 g/cm3)l0mL配制2%的稀硫酸,需加水(密度为1.0 g/cm3)多少毫升?
(2)向盛有20 g废水的锥形瓶中逐滴滴加2%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将实验所得数据绘制成右图所示图象。求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轻的是(  )

A.生石灰 B.浓盐酸 C.浓硫酸 D.大理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学期,同学们在准备实验操作考查实验过程中,有如下猜想。你认为不正确的有(  )

A.在鸡蛋壳中加入稀HCl,如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有浑浊现象,可证明蛋壳中含有CO32
B.不同颜色花瓣的浸出液遇碱溶液一定变蓝色
C.花瓣中的有机色素分子更容易分散于酒精的微粒之中
D.在同一温度下,有机色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

A.氧气 B.氮气 C.生石灰 D.熟石灰E、食醋 F、干冰 G、不锈钢 H、天然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编号)

⑴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____________;⑵可作燃料的是____________;⑶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⑷厨房调味品中pH小于7的是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利用此表完成下列各小题:

离子
OH
Cl
SO42
H+
 
溶、挥

Na+



Ca2+



Ba2+



(1)查:CaSO4的溶解性______;
(2)写出表中空格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3)从表中选择,写出一个生成不溶物且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B、C、D、E、F六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单质,C、D、E都是氧化物。A、B、C转化为F的过程较为复杂,F的成份也较复杂,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红色的固体。试根据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完成下列各题。(题中除反应条件未给出外,反应物和产物均已给出。)

(1)写出F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E→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勇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勇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上图2的实验,结果鸡蛋吐了出来。他加入的试剂P是_____(写溶液名称),吐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3所示(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______。
(2)E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____________,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称取该样品11 g,加入到盛有50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56.6 g。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C.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 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加入熟石灰mg时,
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若改用n 9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7(填“>”、“<”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解释可能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O2能跟CO2反应生成O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H20反应生成02,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表明CO2未被Na2O2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                          
③O2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2的哪些性质?
④若A装置产生的CO2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Na2O2反应生成O2,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2)为探究X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
①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                                          
②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X是Na2CO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Na2CO3性质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卷首资料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现 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一:取少量固体样品,_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Ca(OH)2=CaCO3↓+H2 O
实验二: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______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3)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若反应后得到了40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 B a O H 2 溶液、 M g S O 4 溶液、 N a 2 C O 3 溶液和稀 H C l 中的一种。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现;乙、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体的导电性几乎为零。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

B a O H 2 M g S O 4 N a 2 C O 3 H C l N a 2 C O 3 B a O H 2 M g S O 4 H C l H C l M g S O 4 B a O H 2 N a 2 C O 3 B a O H 2 N a 2 C O 3 H C l M g S O 4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盐城第一初中教育集团初三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根据土法制烧碱的原理,在100mL水中徐徐加入一定量的纯碱和熟石灰,充分搅拌后过滤。
(1)该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OH 
假设②:溶质为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假设③成立

(3)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2。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强的新假设,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步骤
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CaO2与H2O反应有Ca(OH)2生成
 
CaO2与H2O反应无Ca(OH)2生成

(3)小强通过实验证明了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确有氢氧化钙生成,请写出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强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B.②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④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__________;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__________,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
实验方法
现象和结论
1
 
 
2
 
 
3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液,其pH>7的是(  )

A.浓盐酸 B.石灰水 C.氨水 D.食盐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用其它试剂,仅仅利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区别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①CuSO4;②MgCl2;③KOH;④NaNO3,则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E、F为单质,A、E为固体,E为产量最大的金属,C、F为气体,反应②为实验室制取C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G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发现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分析讨论】经分析讨论,大家认为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SO2、SO3、O2等气体,经进一步查验后确认没有SO3、O2,于是大家决定进一步探究气体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①:产生的气体仅为SO2;猜想②:产生的气体仅为H2;你认为猜想③        
【查阅资料】 SO2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燃烧,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是一种主要大气污染物。H2则不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
【设计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据此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分析与结论】
(1)图中X为        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         (填①、②、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
(3)与活泼金属和稀硫酸的反应不同,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元素的化合价       
(4)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在处理图中反应①试管中残液时,应先用水将残液稀释,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5)另有同学认为多余的气体应通入一个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其原因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pH为a的某无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后,溶液的pH(  )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一定不变 D.在a ~7之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元素常见的原子里不含中子;B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其产物在空气中较多时会导致酸雨现象;C是氧化物中必含的元素;D是一种金属元素,含D元素的某种盐既为人的生理活动所必需,也是厨房里一种重要的调味品。
(1)由上述某几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酸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一种常见的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上述酸、碱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此原理,人们常在酸性土壤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其酸性,以利于作物生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烧杯和试管分别给液体物质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要得到干燥的CO2气体应选用浓硫酸和碱石灰中的_____________作干燥剂;过滤时,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________层滤纸一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部分变质的NaOH试剂经处理后只含有NaOH和Na2CO3两种物质。小明同学从中均匀取出9.3g样品用19.9g水溶解后,再向其中缓慢滴加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稀盐酸73g,经测定共放出气体2.2g。
(1)向样品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发生的两个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g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含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通过计算确定原NaOH试剂的变质程度。(用质量百分数表示)
(3)上述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测土选种”是现代农业常用的科学方法,取武当山特区某村土壤浸出的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下表为四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你认为该村土壤比较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玉米 B.茶树 C.水稻 D.马铃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丹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从同一卷镁带中剪取相等的两根镁带,分别与室温下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观察发现:镁带在稀盐酸中放出气泡的速率明显快于在稀硫酸中放出气泡的速率。
【查阅资料】
1、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其本质是金属单质与H+反应。
2、生产H2速率主要取决于:①金属的表面积 ②溶液中H+浓度 ③温度等条件。
3、H+的浓度与1L溶液中H+数目成正比。
4、溶液中除H+外的其它离子可能会影响反应速率。
【提出问题】
①小丹同学在进行上述实验时,控制了镁带与酸反应的哪几个条件?(回答两条即可)
②上述反应中Cl-、SO42-如何影响反应速率?
【猜想假设】
Ⅰ、 Cl-促进了镁与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
Ⅱ、 SO42-抑制了镁与酸的反应,Cl-对反应无影响。
Ⅲ、                                         。
请回答问题①,完成猜想Ⅲ。
【实验探究】为了证明猜想,小丹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铝片长度
H+浓度相同的酸
反应片刻后添加少量试剂
产生气泡的速率
结论
A
2cm
5 mL
Na2SO4固体
无明显变化
(结论A)
B
2cm
5 mL
(试剂B)
明显加快
Cl-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试剂B是       (化学式)固体。
【结论】结论A为                                            。
【反思】将试剂B改用HCl气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原因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12.4g碳酸铜(CuCO3,式量124)粉末放入盛有92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生产的CO2气体全部逸出。请计算:
(1)反应生产H2O的质量。
(2)反应后烧杯中硫酸铜(式量160)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