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B.吸热反应一定不能在常温下进行
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H+(aq)+OH(aq)=H2O(l) △H=-57.3 kJ/mol。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反应的中和热数值都相等
B.在稀溶液中1mol酸和1mol碱反应放出的热量都相等
C.在稀溶液中HCl和NaOH反应、HNO3和KOH的反应的中和热相等
D.将浓硫酸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刚好生成1mol水时,产生的热量即中和热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O2,再加入少量的NO,在体系中发生①2NO+O2=2NO2;②SO2+NO2=SO3+N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系中的总反应是:2SO2+ O22SO3
B.在反应过程中NO是催化剂
C.NO参与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D.NO的引入可以增加SO2的平衡转化率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同温度条件下,c(H)均为0.1mol/L的①盐酸②醋酸溶液各100mL分别和0.3g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中锌消失的快 B.②锌消失的快
C.①中产生的氢气多 D.②中产生的氢气多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为应对油气时代过后能源问题的一条解决途径,甲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知在常温常压条件下,1gCH3OH(l)完全燃烧释放出22.7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3OH(l) +O2(g) ="=" CO2(g) + 2H2O(l);△H=-726.4kJ/mol
B.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H=-1452.8kJ/mol
C.CH3OH(l) +O2(g) ="=" CO2(g) + 2H2O(l);△H=726.4kJ/mol
D.2CH3OH(l) + 3O2(g) ="=" 2 CO2(g) + 4H2O(l);△H=-1452.8kJ/mol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2molO2和2molSO2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2SO2(g)+ O2(g)2SO3(g),半分钟后,体系中O2的物质的量变为1.4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A.v(O2) =" 0.002mol/(L•s)" B.v(SO2) =" 0.002" mol/(L•s)
C.v(O2) =" 0.02" mol/(L•s) D.v(SO3) =" 0.04" mol/(L•s)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

A.C(s)+O2(g)=CO(g);△H1 C(s)+O2(g)=CO2(g);△H2
B.H2(g)+Cl2(g)=HCl(g);△H1H2(g)+Cl2(g)=2HCl(g);△H2
C.2H2(g)+O2(g)=2H2O(g);△H12H2(g)+O2(g)=2H2O(l);△H2
D.S(g)+O2(g)=SO2(g);△H1 S(s)+O2(g)=SO2(g);△H2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参照反应Br + H2HBr +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的是

A.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akJ·mol-1
B.CH3CH2OH(l)+O2(g)CH3CHO(l)+H2O(l);ΔH=-bkJ·mol-1
C.CO(g)+O2(g)CO2(g);ΔH=-c kJ·mol-1
D.NH3(g)+O2(g)NO(g)+H2O(g);ΔH=-d kJ·mol-1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应C(s)+H2O(g)  CO(g)+ 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CO的物质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t秒时该反应达到各物质浓度不变状态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 Y(g)Z(g)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一可逆反应A(g)+2B(g) 2C(g),以B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反应速度υ、υ与时间的关系图如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表示

A.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 B.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
C.C的物质的量的增加 D.B的物质的量减少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烯烃存在顺反异构现象,已知:
       △H=-119.6kJ/mol
           △H=-115.6kJ/mol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均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上述两个反应中,破坏旧键需要的能量均大于形成新键所释放的能量
C.从上述反应热数据可知顺-2-丁烯比反-2-丁烯稳定
D.顺-2-丁烯转化为反-2-丁烯的反应热可表示为

    △H=-4.0kJ/mol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酸性条件下H2C2O4可以被KMnO4溶液氧化,使KMnO4溶液褪色,依据KMnO4溶液褪色时间的长短可以比较反应进行的快慢。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褪色最快的是

组号
反应温度
/℃
参加反应物质
KMnO4
H2C2O4
MnSO4
V/mL
c/mol·L-1
V/mL
c/mol·L-1
m/g
A
20
4
0.1
2
0.1
0
B
20
4
0.1
2
0.1
0.1
C
40
4
0.1
2
0.1
0
D
40
4
0.1
2
0.2
0.1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 0.1 mol/L Na2S2O3和5mL0.1molH2SO4,试管①放入冷水中,试管②放入热水中,试管_______(填①或②)中先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利用镁条与醋酸的反应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记录了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醋酸与足量Mg条反应,产生H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并以单位时间内产生H2的体积来表示反应速率,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如图所示)。

(1)在abcd四条曲线中,对应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_________,反应最后产生的H2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2)在d曲线中,反应一段时间以后,反应速率出现反常的升高的现象(x点附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                                   .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              .
(3)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_次.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用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的混合气体,它由煤炭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
(1)试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3H8(g) +5O2(g) == 3CO2(g) + 4H2O(l);H=–2220.0 kJ·,
又知CO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 +1/2O2(g) == CO2(g) ;H=–282.57kJ·,
试比较同质量的C3H8和CO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_________:1。
(3)已知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 + O2(g) == 2H2O(l);H=–571.6 kJ·,试比较同质量的H2和C3H8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____________:1。
(4)氢气是未来的能源,除来源丰富之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将压入一个盛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分钟时容器中剩下。则:
(1)2分钟内生成的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起始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2分钟内以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以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又是多少?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2H2 ( g ) + O2 ( g ) = 2H2O ( l ); △H = -571.6kJ/mol
CH4 ( g ) + 2O2 ( g ) = 2H2O ( l ) + CO2 ( g ); △H = -890 kJ/mol
标准状况下,取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为203.32kJ,试求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氢气体积比.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温度为373K时,把0.25moi NO2气体通入体积为500m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N2O4(g) .反应进行到2s时,N2O4含量为0.05mol,进行到60s时,达到该条件下反应的最大限度,此时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7.5,则:
(1)开始时2s内以c (NO2)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是多少?
(2)达到最大限度时体系内的压强是开始的多少倍?

来源: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中高二暑期补课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