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偏异/叱风云精/鞠躬尽
B.待/戏/言简意/相形见
C.急/美/为人知应/随声附
D.积/连/人才济憎/深痛绝
来源:2015届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陨落闭门羹忍俊不禁按步就班 B.干瘪催化剂谈笑风声恪尽职守
C.踌躇里程碑中流砥柱暗然失色 D.馈赠鸿门宴略胜一筹吹毛求疵
来源:2015届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                。   
(4)古人常借四季景物表情达意。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                        ’的诗句,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郦道元在《三峡》中,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诗句,体现出夏季三峡水流迅猛急速的特点: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诗句,表现了深秋傍晚典型特点;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的诗句,比喻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屡屡受挫,仕途艰难。

来源:2015届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语境及表达要求,回答问题。
周日你到郊区游玩,阳光宜人,景色优美。但是午后开始下大雨,第二天你的朋友问你:“昨天玩得开心吗?”你会怎么回答?
(1)悲观情绪:                         (2)乐观情绪:                        

来源:2015届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共4分)
(1)读《朝花夕拾》,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下面两位先生:他们分别是       和藤野先生。“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2)金圣叹评鲁达:“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租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请结合《水浒传》中的一个相关情节,简要分析鲁达的“精细”。(3分)

来源:2015届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共4分)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屏、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写日记博客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29.1%
49.8%
40%
58.3%

【材料二】今年春节,在外地工作的崔先生回安阳老家过年的时候,一家子难得吃顿团圆饭,但年轻人只顾一个劲低头玩手机。崔先生的爷爷一怒之下摔了盘子,本来温馨的时光却尴尬地收场了。崔先生家里发生的这个事儿,引起网友的讨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
(2)为材料二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来源:2015届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主题标志,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

 

来源:2015届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共16分)
奇  迹
①18岁那年,他因为行凶伤人,被判了6年。从他入狱那天起,就没人来看过他。母亲守寡,含辛茹苦地养大他,想不到他刚刚高中毕业,就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母亲伤透了心。他理解母亲,母亲有理由恨他。
②入狱那年冬天,他收到了一件毛线衣,毛线衣的下角绣着一朵梅花,梅花上别着窄窄的纸条:好好改造,妈指望着你养老呢。这张纸条,让一向坚强的他泪流满面。这是母亲亲手织的毛线衣,一针一线,都是那么熟悉。母亲曾对他说,一个人要像寒冬的腊梅,越是困苦,越要开出娇艳的花朵来。以后的四年里,母亲仍旧没来看过他,但每年冬天,她都寄来毛线衣,还有那张纸条。为了早一天出去,他努力改造,争取减刑。就在第五个年头,他被提前释放了。
③背着一个简单的包裹,里面是他所有的财物——五件毛线衣,他回到了家。家门挂着大锁,大锁已经生锈了。他感到疑惑,母亲去哪儿了?转身找到邻居,邻居告诉他,母亲“走”了。他的头上像响起一个炸雷,不可能!冬天他还收到了她的毛线衣,看到了她留下的纸条。
④邻居摇头,带他到祖坟。邻居说因为他行凶伤人,母亲借了债替伤者治疗。他进监狱后,母亲便搬到离家两百多里的爆竹厂做工,常年不回来。那几件毛线衣,母亲怕他担心,总是托人带回家,由邻居转寄。就在去年春节,工厂加班加点生产爆竹,死了好多人。其中,就有他的母亲。邻居说着,叹了口气,说自己家里还有一件毛线农呢,预备今年冬天给他寄出去。
⑤在母亲的坟前,他捶胸顿足,痛哭不已。第二天,他把老屋卖掉,背着装了六件毛线衣的包裹远走他乡。一晃四年过去了,他在城市开一家小饭馆。不久,娶了一个朴实的女孩做妻子。
⑥小饭馆的生意很好,夫妻两个人忙得像陀螺。不久,一个推着三轮车的老人来到他门前。她驼背,走路一跛一跛的,用手比划着,想为他提供蔬菜和鲜肉,绝对新鲜,价格还便宜。老人是个哑巴,脸上满是灰尘,额角和眼边的几块疤痕让她看上去面目丑陋。不知怎的,眼前的老人让他突然想起了母亲。
⑦人很讲信用,每次应他要求运来的蔬菜果然都是新鲜的。于是,每天早晨六点钟,满满一三轮车的菜准时送到他的饭馆门前。他偶尔也请老人吃碗面,老人吃得很慢,很享受的样子。他心里酸酸的,对老人说,她每天都可以在这儿吃碗面。老人笑了。他看着她,不知怎的,又想起了母亲,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⑧两年又过去了,他的饭馆成了酒楼,还买了房子。可为他送菜的,依旧是那个老人。
⑨又过了半个月,突然有一天,他在门前等了很久,却一直等不到老人。他没有她的联系方式,无奈,只好让工人去买菜,可这车菜远远比不上老人送的菜。老人送来的菜全经过精心挑选,几乎没有干叶子,棵棵都清爽。
⑩只是,从那天后,老人再未出现。
11春节就要到了,他包着饺子,突然对妻子说想给老人送去一碗,妻子点头。煮了饺子,他拎着,反复打听一个跛脚的送菜老人,终于在离他酒楼两个街道的胡同里,打听到她了。
12他敲了半天门,无人应答。门虚掩着,他顺手推开。昏暗狭小的屋子里,老人在床上躺着,骨瘦如柴。老人看到他,诧异地睁大眼,想坐起来,却无能为力。他把饺子放到床边,问老人是不是病了。老人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他坐下来,打量这间小屋子,突然,墙上的几张照片让他吃惊地张大嘴巴。竟然是他和妈妈的合影!他5岁时,10岁时,17岁时……墙角,一只用旧布包着的包袱,包袱皮上,绣着一朵梅花。他转过头,呆呆地看着老人,问她是谁。老人怔怔地,突然脱口而出:儿啊。
13他彻底惊呆了!眼前的老人,不是哑巴?为他送了两年菜的老人,竟是自己的母亲?
14他呆愣愣地,突然上前,一把抱住母亲,号啕痛哭,母子俩的眼泪沾到了一起。不知哭了多久,他先抬起头,哽咽着说看到了母亲的坟,以为她去世了,所以才离开家。母亲擦擦眼泪,说是她让邻居这么做的。她做工的爆竹厂发生爆炸,她侥幸活下来,却毁了容,瘸了腿。看看自己的模样,想想儿子进过监狱,家里又穷,以后他一定连媳妇都娶不上。为了不拖累他,她想出了这个主意,说自己去世,让他远走他乡,在异地生根,娶妻生子。
15得知他离开了家乡,她回到村子,辗转打听,才知道他来到了这个城市。她以捡破烂为生,寻找他四年,终于在这家小饭馆里找到他。她欣喜若狂,看着儿子忙碌,她又感到心痛。为了每天见到儿子,帮他减轻负担,她开始替他买菜,一买就是两年。可现在,她的腿脚不利索,下不了床了,所以,再不能为他送菜。
16他眼眶里含着热泪,没等母亲说完,背起母亲拎起包袱就走。走了没二十分钟,就将母亲背回家里。母亲在他的新居里住了三天。
17三天后,她安然去世。医生看着悲恸欲绝的他,轻声说,“她的骨癌看上去得有十多年了。能活到现在,几乎是个奇迹。所以,你不用太伤心了。”他呆呆地抬起头,母亲,居然患了骨癌?
18打开那个包袱,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崭新的毛线衣,有婴儿的,有妻子的,有自己的,每一件上都绣着一朵鲜红的梅花。包袱最下面,是一张诊断书:骨癌。时间,是他入狱后的第二年。他的手颤抖着,,心里像插了把刀,一剜一剜地痛……
文章中这位身患骨癌的母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4分)
赏析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她驼背,走路一跛一跛的,用手比划着,想为他提供蔬菜和鲜肉,绝对新鲜,价格还便宜。老人是个哑巴,脸上满是灰尘,额角和眼边的几块疤痕让她看上去面目丑陋。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14段画线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变化。
他呆愣愣地,突然上前,一把抱住母亲,号啕痛哭,母子俩的眼泪沾到了一起。
儿子或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有人说文章的标题《奇迹》没有《绣着梅花的毛线衣》好。你觉得呢?为什么?(3分)

来源:2015届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共12分)
孤独与幸福
①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②世间怕有无数称自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
③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④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⑤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⑥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论语》中的言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⑦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
⑧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庸人俗事所扰。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然而你的内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
⑨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无疑常有一种孤独的心理,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愤青”。有些年轻人以上网玩游戏为幸福,以打架滋事为快乐,更有甚者以吸毒杀人为荣。他们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无处宣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⑩所以正视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旷达的孤独,伟大的孤独。正视孤独不仅是一种哲理的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真正幸福的一种追求。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请给第⑥段的画线句子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来源:2015届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共11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②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③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④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节选自王充《论衡·逢遇篇》)
注:①仕数( shuò)不遏:屡次求官都没有得到君主赏识。②奈何:为什么。③文德:文才。④武节:指兵法武功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醉翁之不在酒(《醉翁亭记》)
B.执策而之/把酒风(《岳阳楼记》)
C.马也/故天将大任于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老主/广故数言欲(《陈涉世家》)

把【甲】文中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甲】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别概括“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与“周人”可悲结局的自身原因。

来源:2015届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共4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诗的画面。
作者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句中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来源:2015届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我们的波折也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作文。
茉莉、白兰、米兰等花香气袭人,但不艳丽;牡丹、君子兰、郁金香等花虽不很香,但显得华贵奇异;玫瑰花色彩缤纷,美艳动人,而且不失清香,但它浑身是刺。
有人说,香花不美,美花不香,色香兼有则带刺。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题目自拟,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来源:2015届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