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地理 / 试卷选题

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是( )

A.糌粑 B.米饭 C.寿司 D.面食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云南省昆明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造就了各地服饰、饮食、民居等文化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藏日温差大,藏族传统服饰是藏袍
B.新疆气候寒冷,维吾尔族常喝酥油茶
C.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窑洞
D.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赛龙舟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

A.长江、黄河、珠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
B.长江、黄河、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
C.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
D.长江、黄河、黑龙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与图中①、②两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1月10℃等温线
B.年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半湿润区域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耕作业主要分布于(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藏铁路是我国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

A.多火山、地震
B.云雾多、太阳辐射弱
C.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
D.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保护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A.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
C.水稻、青稞 D.青稞、土豆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四大盆地中,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是

A.四川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献哈达是该民族普遍的一种礼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该民族分布的是( )

A.藏 B.陕 C.滇 D.川

目前,经过该民族集中分布区的铁路干线是( )

A.兰新铁路 B.成昆铁路
C.哈大铁路 D.青藏铁路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示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温暖 B.湿热 C.干旱 D.高寒

下列关于图中区域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域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高
B.因图中铁路的开通,铁路运输成了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C.甲省区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D.乙省区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和青藏地区简图、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霣.截至5月13日,地震至少造成8129人死亡,17866人受伤,对尼泊尔古城也造成巨大的破坏.
材料二、冬虫夏草生长在3800米以上的高原草甸地区,每采集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 平方厘米的草皮.每年5月到6月到藏区挖虫草的人数都超过了20万人,并且不断增加.虫草的物种分布也不容乐观,青海、西藏两省区虫草分布密集区目前产量仅为25年前的10%.原分布密集区中,有40%的地块已经多年未发现虫草生长.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尼泊尔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2)①为我国的      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3)根据材料二,说出这种做法对当地生态坏境带来哪些问题?(至少两条)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列举青藏地区主要的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至少两种).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山脉.
(2)B是      盆地,其所在省区古老的引水工程是     
(3)C是      海.
(4)D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5)E是      铁路.
(6)F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其下游形成举世闻名的“     ”.
(7)G是      .(城市)
(8)H岛属于      省(区).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一位多次去过西藏的朋友介绍他的旅游经验:最好的时节是每年的8月到10月;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衣物中最好带上羽绒服和防水服等;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最好携带吸氧用具等.
(1)下列甲、乙、丙三幅图展示的景观,游客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     

(2)针对这位朋友的下列建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解释说明.
①“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最好携带吸氧用具”是因为     
②“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是因为     
③“衣物中最好带上羽绒服”是因为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和④两区域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分别是           .图中③区域的自然景观呈明显的      (东西、南北)方向的变化.
(2)图中①和②两区域以      ﹣﹣      一线为分界线;图中①区域的耕地类型以      (水田或旱地)为主,②区域中流程最长的河流是     

来源: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14 青藏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