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风景秀丽的鱼米之乡。最近市政府决定对城内护城河进行治理,使城内风景、环境更加美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清除河底污泥以提高水的质量
B.禁止生活污水、小企业废水和其它未经处理的水排入河中
C.鼓励市民和企业采用低碳经济方式进行活动和生产
D.护城河边的居民可以适当地将生活垃圾和废水倒入河中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保存硝酸银溶液用棕色细口试剂瓶,而钠保存在盛有煤油的无色广口试剂瓶中
B.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D.检验某溶液里是否含有Fe2+时,可先滴加新制的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草酸的稀溶液或草酸钠的酸性溶液可以洗涤粘在皮肤上的高锰酸钾,其离子方程式为(未配平):MnO4+C2O42+H+ →CO2↑+Mn2++□。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B.配平该反应后,H+的化学计量数是8
C.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CO2
D.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用语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A.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B.结构简式为CH2CH2的分子可发生加成反应
C.符号为的原子常用于文物年代的测定
D.电子式分别为的两种化合物均为常见的氧化剂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Na2CO3和NaHCO3比较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而Na2CO3固体受热不容易分解
B.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比后者多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滴加2滴酚酞试液,前者颜色比后者深
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鸡蛋壳浸泡在盐酸中产生气泡:CO32+2H+=CO2↑+H2O
B.四氧化三铁固体溶解在稀硝酸溶液中:Fe3O4+8H+=2Fe3++Fe2++4H2O
C.将氨气通入硫酸溶液中:NH3 + H+ = NH4+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NH4+ +OH= NH3·H2O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1mol白磷变成1mol红磷时放出热量18.39kJ,则下列两个反应中:
4P(白,s)+5O2(g)=2P2O5(s)      △H=-Q1kJ/mol
4P(红,s)+5O2(g)=2P2O5(s)      △H=-Q2kJ/mol
Q1和Q2的关系正确的是

A.Q1= Q2 B.Q1>Q2 C.Q1<Q2 D.无法确定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mol该有机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H2反应
B.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该有机物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H4+中含有10NA个质子
B.t℃时,1LpH=6的纯水中,含1×10-6 NA个OH-
C.78gNa2O2中含阴离子的数目为2 NA
D.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molFe2+被氧化时,总共转移电子的数目为1 NA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镁电池毒性低、污染小,电压高而平稳,它逐渐成为人们研制绿色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Mo3S4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正极反应式:Mo3S4+2xe-→Mo3S42x-
C.充电时,Mg2+向阴极迁移
D.充电时,阴极反应式:xMg2++2xe-→xMg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B、C、D、E分别为Ca(OH)2、Ca(HCO3)2、HCl、Ba(NO3)2、Na2CO3五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相互反应情况列表如下(表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现象)

 
A
B
C
D
E
C





B





据此可判断C是
A.HCl           B.Ca(HCO3)2               C.Na2CO3                D.Ba(NO3)2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0.10mol/L的AlCl3溶液10mL与0.10mol/L的KOH溶液40mL充分混和,所得溶液中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K+)>c(Cl)>c(AlO2)>c(OH)>c(H+)
B.c(K+)>c(Cl)>c(AlO2)>c(H+)>c(OH)
C.c(Cl)>c (K+)>c(OH)>c(AlO2)>c(H+)
D.c(Cl)>c(K+)>c(AlO2)>c(OH)>c(H+)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时,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中:Ca2+、NH4+、HCO3、Cl
B.能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Na+、Mg2+、Br、SO42
C.pH=12的溶液中:Mg2+、K+、Cl、NO3
D.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Ba2+、ClO、CO32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进行稀释至原溶液的m倍和n倍,结果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m>n
B.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与完全一样的足量锌粒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盐酸大于醋酸
C.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中和NaOH溶液,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比盐酸多
D.两种酸溶液中c(CH3COO)=c(Cl)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CO2气体缓缓地通入到含KOH、Ba(OH)2和KAlO2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确的是

A.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 CO2 =" Ba" CO3↓+ H2O
B.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2+ 3H2O+ CO2=2Al(OH)3↓+ CO32
C.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D.d—e段沉淀的减少是由于碳酸钡固体的消失所致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是原子序数均小于20的四种元素。A与B同主族,且能形成BA3型分子。B、C、D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B、C、D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B与D所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为                                      
(3)将C单质的水溶液滴加到B与D所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里除去BA2气体,可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字母)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浓H2SO4    C.NaOH溶液      D.品红溶液.
(5)由A、B、D三种元素所组成的某种盐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用乙烯和氯气为原料合成聚氯乙烯(PVC)。已知次氯酸能跟乙烯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OCl→CH2(OH)CH2Cl。以乙烯为原料制取PVC等产品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有机物B和G的结构简式:B                 ,G                   
⑵ ⑤、⑦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⑶ 写出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⑷ 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⑸ 写出C与D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图验证NO2的氧化性和NO的还原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说明NO2具有氧化性的现象是                        
(3)说明NO具有还原性的操作和现象是                     
(4)小组一成员对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乙中的现象不足以证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                                                        
经小组讨论,他们设计了以下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NO2与HCl气体混合     B.NO2与H2S气体混合     C.NO2通入Na2S溶液中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氯化亚铜(CuCl)是有机合成工业中应用较广泛的催化剂,它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从酸性电镀废液(主要含Cu2+、Fe3+)中制备氯化亚铜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金属离子含量与pH、CuCl产率与混合液中pH的关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镀污泥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析出CuCl晶体时的最佳pH在        左右;
(4)铁粉、氯化钠、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uCl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5)析出的CuCl晶体要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冷却,密封包装。真空干燥,密封包装的目的是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低碳经济呼唤新能源和清洁环保能源。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
已知:CO(g) + H2O(g)H2(g) + 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50
平衡常数
9.94
9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正反应方向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850℃时在体积为10L反应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发生上述反应,CO和H2O(g)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 mol/(L·min)

时 间(min)
CO
H2O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5
0.116
0.216
0.084
 
6
0.096
0.266
0.104
 
t1℃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


(3) t1℃(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 min~4 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状态;C1数值_____0.08 mol/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 min~5 min,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单选),表中5 min~6 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4)若在500℃时进行,若CO、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在该条件下,CO的最大转化率为:    
(5)若在850℃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g)共为5mol,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X;平衡时CO转化率为Y,试推导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        

来源:2011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