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错误的是
①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②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③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④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⑤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只有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来源: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0.76 g某物质R与0.96gO2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R +3O2  XO2 +2SO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g
B.R中一定含有X元素、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生成的XO2和SO2的质量比为11∶32
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来源: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鸡蛋、脱脂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3)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4)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_____。

A.垃圾分类 B.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D.淘米水浇花

(5)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家用燃料。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与煤(按C计)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


1 g物质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
1 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CH4
2.75 g
56 kJ
C
3.67 g
32 kJ

 

来源: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
 
(2)比较下列两种变化:①水加热变成水蒸气;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
(3)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此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来源: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
(2)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乙(填“>”、“=”或“<”)。20℃时,将5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
②下列操作能使E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_____。
a.加入20 g甲         b.加入100 g水        c.升温至40℃  
d.加入150 g 40℃时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至20℃

来源: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用金属铜做电线,主要利用了金属的_____性。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每年因腐蚀而报废了大量的铁制品,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3)取某溶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另一种金属,溶液中FeSO4的质量随时间的
变化如右图所示。试分析:

①若b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a点表示的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写出1种情况即可),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若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则加入的另一种金属是_____。

来源: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7种物质由H、C、O、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常温下A、B为液体,A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B和单质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D和E均含有三种元素,且D中各原子个数比为1∶1∶1,G溶液分别与D、E、F溶液反应均可生成B和氯化钠。
①F属于_____(填 “酸”、“碱”、“盐”或“氧化物”)。
②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③若石灰水与E或F反应均得到D的水溶液和一种相同的白色沉淀,则石灰水与E或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

来源: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所选用的
收集装置是E或_____。

来源: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小组同学分别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兴趣实验。

(1)甲组实验:
① 在A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 连接A、B装置,打开a、c,关闭b,向B中集气瓶内充入气体,检验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③ 关闭a、c,打开b,用冷毛巾捂住B中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组实验:
【资料】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均极易溶于水,且两者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
在c右端的导管口套一个气球,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浓盐酸,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浓硫酸,有HCl气体产生,待A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A、B装置,打开a、c,关闭b,气球微微鼓起。产生HCl气体的原因是_____。
② 关闭a,将A中的药品替换为NaOH固体和浓氨水,待A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A、B装置,打开a,一段时间后关闭a,B中集气瓶内有白烟产生。冷却至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关闭c打开b,B中导管内的液面无任何变化。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

来源: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对“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与豆腐同食会引起结石”的说法产生了兴趣。
探究一 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查阅资料】
(1)可溶的草酸盐、碳酸盐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CaC2O4)、碳酸钙。
(2)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1)操作①是_____。 
(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已知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探究二 人体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草酸钙高温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1)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
(2)12.8 g的草酸钙分解过程中温度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实验分析】
(1)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通过上图数据分析,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_____。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来源: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氢化钙(CaH2)是一种重要的制氢剂,与水接触时发生如下反应:
CaH2+2H2O = Ca(OH) 2+2H2↑。若要制得2 g氢气,需CaH2的质量为多少?

来源: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固体样品含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22.2 g氯化钙,此固体样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00.8 g,测得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2 g。试计算:
(1)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 g。
(2)固体样品中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另外三种物质类别不同的是

A.过氧化氢 B.二氧化硫 C.冰水 D.空气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空气热胀冷缩
B.品红在水中扩散
C.衣柜中的樟脑日久消失
D.浓盐酸敞口放置浓度降低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
B.合金比纯金属的应用更为广泛
C.硝酸钾、硫酸铵、磷酸铵均属于复合肥料
D.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为六大营养素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盐场利用海水晒盐获得粗盐,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的变化对MgCl2和K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B.将卤水加热到t2℃以上,析出的晶体主要是MgSO4
C.盐场利用海水晒盐获得粗盐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D.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S(MgCl2)>S(KCl)>S(MgSO4)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某同学利用这三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Z>X>Y
B.X>Y>Z
C.Y>X>Z
D.Y>Z>X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香豆素是一种化工香料,化学式为C9H6O2,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C.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9∶6∶2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做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用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置质量分数为8%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 g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HCl溶液(CaCl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B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C
CO(H2O)
NaOH溶液,洗气
D
N2(O2
过量硫粉,燃烧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制取气体所用物质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A.制取CO2 B.制取氢气 C.制取氧气 D.制取CO2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镁元素的每个原子需要失去 ▲ 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该离子与O2-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周期表可知:周期数 ▲ (选填“>”、“<”或“=”)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3)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 相似。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E五种物质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

图所示(连线表示能发生化学反应)。 A、C、E均为氧化物,且A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B溶液的pH<7,实验室常用它制取A或H2;而D常用于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1)固态A的俗名是  ,固态E的俗名是  
(2)用D检验A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28层高层公寓起火。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整栋楼被大火包围,楼内有不少居民没能及时撤离。
(1)助长火势的元凶是:着火建筑周围搭满的脚手架,违规包裹了大量易燃的尼龙(聚酯乙烯)织网、踏板为可燃的竹片板、使用聚氨酯[化学式:(COONH)n]泡沫等易燃材料作保温材料,以致火灾迅速向及周边蔓延。尼龙、聚氨酯材料属于  材料(选填:“金属”、“天然有机高分子”或“合成有机高分子”);聚氨酯在燃烧的时候会大量释放有毒烟气,其中一种成分可以很易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中毒,这种气体是  
(2)此次大火约有100多人伤亡,其中大多数人是因窒息所致,导致窒息的原因是  ;一些居民为逃离现场而击碎窗户玻璃,玻璃破碎的迅间,室内的火势反而增强的原因是  ;一些居民慌不择路,从10多层的高楼沿高温的脚手架跳下,造成严重的烫伤和摔伤,若你在现场,你选择的逃离方式是  
(3)聚氨酯材料是一种外墙保温材料,其保温效果好,但阻燃效果很差。Mg(OH)2是一种新型环保的阻燃剂,可以添加到聚氨酯材料中增加其阻燃性,它在受热时(340℃-490℃)发生分解,产生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能吸收有害气体的活性MgO。该化学方程式为  ;Mg(OH)2的阻燃原理是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危害之一,二氧化硫(SO2)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兴趣小组同学收集某地的雨水进行实验。
【相关信息】①每隔1 h,通过pH计测定雨水样品的pH,测得的结果如下表:

测定时间/h
0
1
2
3
4
雨水样品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pH<5.6的雨水为酸雨;
④海水呈弱碱性;
⑤BaSO3不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
【分析讨论】①正常雨水的pH范围是:7> pH> 5.6,偏酸性,这是因为  
②酸雨能腐蚀金属制品,从基本反应类型上看主要反应属于  
③收集的酸雨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减小,原因是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被氧化为H2SO4。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猜想】同学们对刚收集到的酸雨样品中的溶质进行猜想:
猜想Ⅰ:酸雨中溶质只含有H2SO3
猜想Ⅱ:酸雨中溶质只含有H2SO4
猜想Ⅲ:酸雨中溶质  
【实验探究】
(1)向刚收集的酸雨样品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
①在滤液中滴加  溶液,溶液呈  色。证明在酸雨样品中滴加的Ba(OH)2溶液已过量。
②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此现象有关酸雨中溶质的猜想  正确。
(2)某同学取酸雨样品V L,加入17.1%的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恰好消耗10.00 g Ba(OH)2溶液。该V L酸雨样品中溶解SO2的质量为  
【实验反思】在某些酸雨中还可分析出有硝酸存在,这是由于空气中含有某元素+4价氧化物的原因,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拓展延伸】利用海水脱硫是减少SO2排放的有效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天然海水吸收了较多的含硫烟气后,有H2SO3生成,H2SO3与海水中的离子反应,会释放出CO2,通入氧气后氧化后,海水的酸性显著增强。
①设计一种检验净化后的烟气中是否含SO2的简单的实验方案:  
②氧化后的海水需要用大量的天然海水与之混合后才能排放,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来源:2011届江苏省如皋市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液态氧 C.不锈钢 D.医用酒精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下列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

A.用氦气作焊接保护气 B.用稀盐酸除水垢
C.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D.用干冰人工降雨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点燃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沉淀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

A.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B.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C.用工业盐腌制蔬菜
D.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打开盛装浓氨水的瓶塞,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气体压缩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C.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分子的大小可以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的是 ( )

A.NH3 B.NaNO2    
C.N2O4 D.Mg(NO3)2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B.在一定条件下,金属都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C.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实验事实
解释
A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不同
C
用洗洁精容易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D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和氧气反应时,氧气的相对含量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 ( )

A.CuCl2、NaCl、K2SO4 B.KCl、Na2CO3、NaNO3
C.NaOH、Na2SO4、KCl D.KNO3、H2SO4、NaCl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乙是反应物
B.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溶液质量增大;把X投入Z(NO3)2溶液中,得到X(NO3)2,溶液质量减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Z>Y>X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
C.X、Y、Z可能依次是: Al、Fe、Cu
D.X、Y、Z可能依次是:Cu、Zn、Hg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明矾 ②熟石灰 ③肥皂水 ④食盐 ⑤稀硫酸 ⑥碳酸氢钠.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2)可用作净水剂的是____;
  (3)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4)烹饪时可作调味剂的是____;
  (5)可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6)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氟元素属于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
  (2)氟原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
  (3)氟离子的符号为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帮助妈妈做晚饭,他去超市买来了黄瓜、西红柿、瘦猪肉、挂面条等.小明买来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
  (2)小明切完黄瓜、西红柿和猪肉后就将菜刀放在菜板上了,第二天早上发现菜刀生锈了.请你帮他分析菜刀生锈的原因:____.
  (3)小明烧菜时不慎使锅里的油着火,他立即盖上锅盖将火熄灭.盖上锅盖将火熄灭的原理是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填空:

  (1)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用“甲”、“乙”、“丙”及“>”、“<”或“=”表示).
  (3)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用“甲”、“乙”、“丙”及“>”、“<”或“=”表示).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易发生变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利用某种试剂,既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同时,适量的该试剂又能除去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而生成的少量杂质,该试剂可以是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点燃天然气: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____;
  (3)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不仅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而且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自然资源.
(1)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

  ①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
  ②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某些性质,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____.
  ③小红同学在做该实验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明显超过1刻度处,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即可)____.
  (2)由于人类的活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使空气受到了污染.人类活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____和二氧化氮等,其中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
  (3)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过多的二氧化碳所致.
  ①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CO2+4H2==2H2O+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③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C.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仪器.回答图后面的问题.

(1)根据以下实验要求,选择图中合适仪器,将编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给体积约为90 mL的硝酸钾溶液加热:        
②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③过滤粗盐水:        .
(2)除了图中的仪器,(1)中的②、③两个实验都还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硝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和结论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内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某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试管中所放的化学药品的化学式是____,棉花的作用是____,收集完氧气后的正确操作是____;
  (2)B装置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依据是____.该装置的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必须浸入液面下,原因是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了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如右图所示)的无色液体.询问老师得知,实验室的黑色粉末只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炭粉五种可能.为了鉴定这两种试剂,该同学将黑色粉末与无色液体混合,发现立即产生气泡.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黑色粉末和无色液体可能的成分分别作出一种猜想:

  
黑色粉末
无色液体
猜想
  
  

  (2)你做出上述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验证上述猜想,你设计的实验是:____;
  若你的猜想正确,实验应得到的现象是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一不法商贩销售的“尿素”中,经检验含氮的质量分数为28%.
  (1)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
  (2)该商贩所售每袋“尿素”(50 kg)中,实际含尿素____kg.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铜”是铜锌合金,具有较好机械性能,比纯铜耐腐蚀,街头许多“金色”饰品就是用它来制作的.现取20.0 g某种黄铜投入100 g某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溶液和残余固体总质量为119.8 g.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g.
  (2)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