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惠安冬天室外最低气温会低于﹣30℃
B.泉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5℃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
D.登革热病人发高烧时体温为37℃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的温度越高,该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了热,该物体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该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吸热过程的是( )

A.雾凇的形成
B.夏天,放在冰箱中的水结成冰
C.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变小了
D.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外壁上会“出汗”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些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有( )

A.较大的热值 B.较低的沸点 C.较小的比热容 D.较小的密度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以下措施不属于水资源浪费或污染的是( )

A.向河中排放未经净化处理的污水
B.把生产生活垃圾倒入河流或水塘
C.在河中放养鱼类
D.通过水泵把污水注入一百多米深的地下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 ) (c>c煤油、ρ>ρ煤油)(不计热量损失)

A.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 B.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
C.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 D.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向下压活塞,浸透乙醚的棉花燃烧
B.
哈气使手暖和
C.
搓手使手暖和
D.

铁丝反复弯弯折处会发热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内燃机工作的一个循环,其中正确的顺序是( )

A.D﹣B﹣A﹣C B.A﹣B﹣C﹣D C.D﹣A﹣C﹣B D.B﹣A﹣C﹣D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实验,给试管加热到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中( )

A.加热使试管内水变成大量小水珠
B.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C.试管口木塞冲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试管内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是内能增加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B.AB段物质比热容比CD段大
C.BC段物质由冰水混合物组成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L1和L2两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是( )

A.S1、S2断开,S3闭合 B.S1、S3闭合,S2断开
C.S1、S2、S3都闭合 D.S1、S3闭合,S2断开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L1、L2都不发光 B.L1不发光、L2发光
C.电池被烧坏 D.L1发光、L2不发光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家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和一个指示灯(相当于灯泡).若插座开关和指示灯用S1、L1表示,台灯开关和灯泡用S2、L2表示.小明断开或闭合Sl、S2时,记录现象如表,则符合事实的电路图( )

开关状态
插座指示灯(L1
台灯(L2
闭合S1,断开S2

不亮
闭合S2,断开S1
不亮
不亮
S1和S2都闭合



A.    B.    C.    D.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在公元前600年,人们发现了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的转移,可见,电荷并      (选填“能”或“不能”)创造;1733年,科学家经过实验区分出两种电荷,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      电荷,丝绸带      电荷.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中又      成水滴落下来.(以上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白雾而看不清物体,这种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形成的小水珠,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会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      ,后是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型电冰箱利用一种既易液化又易汽化且环保的环戊烷代替氟利昂工作,如图所示,电动压缩机使环戊烷变成温度较高的压缩气体在冷凝器中向外界      (选填“吸热”或“放热”)变成液体,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      (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食物放入冰箱内,温度逐渐下降,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食物的内能.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根据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用细线代替导线连接如图2所示实物图.
(2)①请将图3中所给元件连接组成一个电路(要求S1控制L1,S2控制L2,元件不许移动);②请在图4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天,扇扇子为什么会感到凉快?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家用上了清洁环保的天然气.小明想:将一壶水烧开究竟需要多少天然气呢?他通过实践收集如下数据:水壶里放入2Kg、20℃的水,大火加热直至沸腾,他在物理书中查到天然气热值为8×107J/m3[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c=4.2×103J/(kg•℃)]
(1)烧开这壶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如果小明家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40%,烧开这壶水,需要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0.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电路将是      (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要使两灯串联,只要拆除导线      (选填“ab”或“cd”)即可;要使两灯并联,只要将导线c端改接在      端(选填“a”、“b”或“d”).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图有如图1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     
(2)图3中所示的温度是     
(3)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2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选填“a”或“b”)
(4)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差异,其原因可能是此时液面上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4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次数
质量(kg)
升高温度(℃)
吸收热量(J)

1
0.05
10
2100
 
2
0.05
20
4200
煤油
3
0.10
10
4200
 
4
0.05
10
1050

(1)分析第1、2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升高不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分析第1、3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质量的相同物质      所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3)分析第1、4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所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利用相同质量的海波和松香进行了固体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小明测出了多组数据,并绘制出了海波和松香的温度﹣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1)由图象可知,在海波和松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它的熔点为      ℃;在熔化过程中它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在第6分钟时,海波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前后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物质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20
6
45
食用油
20
6
68

(1)实验中,需要取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进行加热.
(2)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6min后,发现水升高的温度比食用油升高的温度低,而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在此实验中,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则要继续给      (选填“水”或“食用油”)加热一段时间,待两者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水的吸收能力比食用油      (选填“强”或“弱”),在物理学中,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的大小可用物理量      来表示.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了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若干(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初温相同),还提供一个开关和一个电池,实物连接图如图1所示,(注:发热电阻丝是一种通路时会发热的元件,本实验中均为同一型号,电池是一种给电路提供能源的装置)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为了保证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图2中把两个烧瓶中的发热电阻丝是      (选填“并联”或“串联”)接入电路中的,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反映液体比热容的大小,若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的示数较高,则      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水的烧瓶,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同时用温度计测出这段时间内水和液体B升高的温度△t和△t.在不计热损失的情况下,请用所测的量表示液体B的比热容c=     (C已知)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