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9日,美国宇航局公布有关火星的重大发现:火星表面一些陨坑坑壁上观察到的暗色条纹说明火星上存在液态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火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

A.轮廓模糊的星云 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太空中的航天飞机 D.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

火星属于(   )
①类地行星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太阳系  ⑤河外星系  ⑥总星系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晴朗的夜晚,用肉眼可见的绝大多数天体是(   )

A.彗星 B.行星 C.星云 D.恒星

火星上的空气非常稀薄,气压只有地球的1%,据此可推测出(   )

A.火星上不存在生命 B.火星与太阳的距离大于日地距离
C.火星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 D.火星昼夜温差大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   )

A.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B.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D.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每 11 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B.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C.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
D.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可知,关于三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大行星都属于远日行星 B.②星公转轨道半径最长
C.①星表面温度最高 D.①星比②星离地球更远

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变化坐标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A、B、C三条线所代表的地理含义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A.A线—全年   B线—夏半年  C线—冬半年
B.A线—夏半年 B线—冬半年  C线—全年
C.A线—冬半年 B线—夏半年  C线—全年
D.A线—全年   B线—冬半年  C线—夏半年
关于B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辐射总量与纬度呈正相关
B.辐射总量与纬度呈负相关
C.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赤道出现辐射总量最大值
D.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0°N附近出现辐射总量最大值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的虚线表示物体水平运动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是( )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日期中,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国庆节、教师节、儿童节、元旦 B.元旦、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
C.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儿童节 D.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中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图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水圈 B.岩石圈 C.生物圈 D.地壳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问题: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4.7
24.4
21.2
16.5
11.7
8.2
6.9
7.9
10.6
13.7
17.9
21.5
降水(mm)
18
25
65
79
80
107
132
122
77
72
61
44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20-21题.

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
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C.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D.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字母代表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该图表示的半球为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到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

A.大气逆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削弱作用 D.大气保温作用

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长波辐射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削弱了太阳辐射 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
二分日
6:40
18:40
50°
夏至日
5:10
20:10
73.5°
冬至日
X
Y
26.5°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100°E、50°N B.110°E、40°N
C.125°E、40°N D.130°E、50°N

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

A.8:00、17:00 B.7:50、17:10
C.8:20、17:00 D.8:10、17:10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安门国旗班同志升旗与日出同升,3月21日升旗的北京时间为

A.6:00 B.早于6:00 C.晚于6:00 D.不能确定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 “北半球某地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季节,判断理由是____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地区公转示意图,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I)甲图中作图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在图(I)A至B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    线(晨线或昏线),该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   
(4)在图(I)C至D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应图(II)的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图I)和季风环流图(图II),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I)填出气压带名称C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2)在图(I)中画出风带D的风向;
(3)据图(II)回答:此时为北半球的__            ___ 季节;B的风向为_    ____,
形成原因是_____                                                                         ___。
(4)在下图甲、乙、丙、丁中,对应图I由A和B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为 ____________,对应图(II)B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二次联考11月试卷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