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日本“3.11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从该地自来水中检测出了放射性物质发射的射线可杀伤一部分甲状腺细胞,医疗上常采用其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但直接受到大剂量辐射时会出现细胞变异,甚至形成恶性肿瘤。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同一种核素 B.互为同素异形体
C.互为同位素 D.核外电子数和性质均相同
来源: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则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X具有还原性
是氧化产物 ⑤具有还原性 ⑥的氧化性比

A.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①③⑤⑥
来源: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子可能为

A.Cl B.Ba2+ C.Na+ D.Mg2+
来源: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

现有18 g液态H2O,蒸发时吸收的热量为

A.88 kJ B.44kJ C. 4.89 kJ D.2.45 kJ
来源: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
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解质溶液Y是CuSO4溶液
B.电极X的材料是Cu
C.银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其电极反应为:
D.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X电极流向Ag电极
来源: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周期的X、Y、Z三种主族元素,已知原子序数的关系为X+Z=2Y,且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X是氧,则YX—定是离子化合物
B.若Y是氧,则非金属性Z〉Y〉X
C.若X是钠,则Z的最高正价一定为偶数
D.若Y是钠,则X、Z不可能是同一主族
来源: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体积为I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测得C02(g)和CH30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进行到3分钟时达到平衡状态
B.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25%
D. 若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H2,平衡时减小

来源: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和日本科学家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使人类能有效合成复杂有机物,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的反应就属于赫克反应,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溴苯           丙烯酸乙酯              肉桂酸乙酯

A.溴苯可由苯与溴水在铁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
B.丙烯酸乙酯和肉桂酸乙酯是同系物
C.产物X是HBr
D.该反应的类型是消去反应
来源: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用 0.1000 mol L-1NaOH溶液滴定 20.00 ml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 有人认为,C点时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这种看法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关于该滴定实验,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____ (选填字母);

(3) 在B点时,溶液中________(选填“>”、“<”或“=”);
(4) 在A〜D区间内,下列大小关系可能存在的是________;




(5) 若向该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晶体,则溶液的pH会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 常温下,用该NaOH溶液滴定25.00 mL—定浓度的某稀H2SO4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5.00 mL,则该稀H2SO4溶液的pH=____。

来源: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分别是两种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它们广泛存在于地壳中,均不溶于水,且都有如下相同的转化关系,不同之处是乙对应的转化过程中需控制盐酸用量,若盐酸过量则得不到白色沉淀B。

(1) 写出甲、乙的化学式:甲________,乙________;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别写出甲、乙对应的A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将5.1g乙溶于适量的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后,再加入175 mL的2 mol.L-1 NH3H2O溶液,得到沉淀___________g

来源: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硬质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及尾气处理过程均略去)并回答:
(1)如图所示,通入C12—段时间后,观察A、B、C三个棉球的变化,并补充完成下表所示的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棉球上滴加试剂
A
KBr溶液
棉球变为___________色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B
_____溶液
棉球变为棕黄色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C
淀粉溶液
①棉球变为蓝色;
②待试管冷却后,在B、C之间的玻璃壁上有_____色固体产生
②的原因:__________

(2)实验室里,氯气通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可以用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氧化剂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气并模拟盐酸工业合成氯化氢(金属网用以防止气体在燃烧过程中发生爆炸)。

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一先通入氢气,验纯后点燃;
步骤二:待氢气稳定燃烧后,挤压软塑瓶,将浓盐酸加入锥形瓶中,氢气持续安静燃烧。
请回答:
①步骤二完成后,火焰的颜色由淡蓝色变为__________色,燃烧管的上方可观察到_____现象;
②先通氢气并点燃,再通氯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③采用外管通氢气、内管通氯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芳香烃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合物Y的分子式为,它们能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生成某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方框内物质均为有机物,无机产物已略去)。其中,E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分子中有1个甲基;G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31倍,且分子中无甲基,1 molG与足量金属钠作用产生H222.4 L(标准状况)。

已知:
(i)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
请回答:
(1) 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H分子中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反应①可否调至反应②、③之后进行?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一种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D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 1个分子中含3个含氧官能团
c.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2种      d. 1mol有机物最多可消耗2mol NaOH
(4)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 阿司匹林、有机物F和G嫁接形成某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它能持续缓慢地释放出乙酰水杨酸,使人体能长时间存在乙酰水杨酸,用于抗血栓治疗。写出该长效缓释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