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主要放射性物质131  53I,下列有关131  53I叙述正确的是

A.131 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131 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C.131 53I核外电子数为131 D.131 53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5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32 B.+4 C.+8 D.+18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KBr B.NaOH C.HBr D.N2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

A.合金 B.半导体 C.催化剂 D.农药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且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10。该元素为

A.锂 B.铍 C.氧 D.钙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价呈周期性变化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A.CO2 B.H2O C.N2O D.CH4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③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④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⑤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⑥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⑤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短周期元素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只有1个或2个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B.16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四倍
 
C.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
D.136C表示的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两主族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它们的原子能以共价键结合成化学式为AB2型分子,A、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可能为
A.ⅠA、ⅤA         B.ⅠA、ⅦA       C.ⅣA、ⅥA          D.ⅡA、ⅦA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B.石油是二级能源
C.电能是一级能源 D.水力是一级能源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C.生物体内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
D.燃料燃烧,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平衡状态时,这个反应的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
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 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N2+3H22NH3的反应。现通入4 mol H2和4 mol N2,10 s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 s后容器中N2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3.2 mol D.3.6 mol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应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更大,而且没有铅污染。其电池反应为:2Zn+0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质和空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 B.负极反应为Zn-2e-=Zn2+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液肯定是强酸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同时消耗n mol Y
B.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
C.X、Y、Z的浓度相等
D.X、Y、Z的分子个数比为3:1:2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为1:3,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a和b的关系可能是
①a=b+3;②a+b=8;③a+b=30;④a=b+8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分)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2H2O2H2↑+O2↑。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试完成下列问题:
太阳光分解海水时,实现了从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二氧化钛作________。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实现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有________,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利用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式。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填“同周期”或“同主族”)。
(2)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           ,②           ,③           ,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F)
 
 
 
 
 
 

                                ,②                                     
(4)实验结论: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由铜片、锌片和200 mL 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反应,则当铜片上共放出3.36 L(标准状况)气体时,H2SO4恰好完全消耗。求:
(1)反应中消耗的锌的质量是多少?(Zn:65)
(2)有多少个电子通过了导线?
(3)原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