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萝卜风干 B.凉水冻冰 C.葡萄酿酒 D.辣椒剁碎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离子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6 D.+7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元素原子序数为8 B.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
C.氧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氧元素在地壳的含量为16%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甲烷燃烧 B.酒的酿造 C.食物腐烂 D.动植物呼吸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铁、水蒸气
B.化合物:过氧化氢、水银
C.氧化物:二氧化锰、冰水混合物
D.混合物:高锰酸钾、澄清的石灰水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H2O2、C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氧气是一种常见气体,能与多种物质反应。有关氧气的现象或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氧气对于水中生命来说意义重大,通常氧气易溶于水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的氧气属于混合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CH3OH),若误食可能会中毒、致眼失明。关于甲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甲醇由四种元素组成   ②甲醇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③一个甲醇分子共含有六个原子  ④甲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4:1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等质量的下列金属,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Al B.Mg C.Fe D.Cu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与反应后生成的个数比

A.5∶1∶2 B.2∶3∶1
C.1∶1∶1 D.2∶1∶2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③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发生改变;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⑤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数字以及化学符号)填空:

①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②2个硝酸根离子             
③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分子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图1~2是教科书上有关实验的装置图:
①图1是利用足量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②图2是电解水实验。在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写出微粒名称,下同),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标明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1)某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           ,(      )反应;
(2)实验室用黑白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     )反应;
(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核电荷数为3~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 A
II 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电子。(填“得”或“失”)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___。
A.质子数不同      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如图,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当x—y=8时,该粒子符号为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2)实验室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装置通过排水法来收集氧气,F装置的处理                                          
(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在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必须                 ,目的是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③实验室用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反应物混合加热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组合可以选用         。小芳将收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
【定性探究】探究该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         ,理由是(从环保或操作角度分析)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小明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并且验证出该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通过实验验证,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
小明想对生成的气体成分判断,他提出了以下两种假设:①该气体是CO  ②该气体是O2你认为上述假设哪个更合理                     (填“①”或“②”)。理由是是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合理假设(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共2分)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分析】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定量探究】 78克过氧化钠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列式计算)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