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5年氰化物成为热议话题。氢氰酸的结构式为H─C ≡ N,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1 C.+3 D.+5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联,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的氧化性的是

A.SO2漂白纸浆 B.纯碱清洗油污 C.Na2S除污水中的Cu2+ D.漂白粉漂白织物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NH4Br的电子式:
C.对羟基苯甲醛的结构简式:
D.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钙和钠相似,也能形成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2O2
B.1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钙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
C.过氧化钙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2:1
D.过氧化钙中只含离子键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X和Z形成的化合物能溶于NaOH溶液
C.Q和X形成的化合物不能与酸反应
D.R元素的含氧酸和W元素的含氧酸,酸性一定前者强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装置所示的分离提纯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

A. B.
C. D.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冶炼锌的工艺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

A.该冶炼锌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C.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Zn+3CO↑
D.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调控动物机体的植物性神经功能,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C8H10NO3
B.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反应
C.该有机物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D.该有机物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

A.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
B.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
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石墨与O2生成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金刚石、石墨与O2反应,均可生成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C.从能量角度看,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D.C(金刚石,s)===C(石墨,s)△H=E3—E1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溴酸银(AgBr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右上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不利于溴酸银的溶解
B.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C.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D.60 ℃时,将0.04g溴酸银加入到10g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电离常数K1
电离常数K2
H2SO3
1.54×10-2
1.02×10-7
H2CO3
4.3×10-7
5.6×10-11

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Na2SO3;②Na2CO3;③NaHS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H:Na2CO3溶液小于Na2SO3溶液
B.结合H+能力:CO32¯弱于SO32¯
C.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NaHSO3="==" Na+ + H+ + SO32¯
D.①与②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SO32) > c(CO32) > c(HCO3) > c(HSO3)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其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NH3产生
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反应中有H2产生
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
溶液中OH¯氧化了Mg
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2FeO4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Na2FeO4消毒、杀菌时得到的Fe3+可以净水,Fe3+能产生净水物质的原因是:
Fe3++3H2O Fe(OH)3(胶体)+3H+
B.工业上可用FeCl3、NaOH、NaClO三种物质反应制得Na2FeO4,化学方程式为:
2FeCl3+10NaOH+3NaClO ="==" 2 Na2FeO4+9NaCl+5H2O
C.Na2FeO4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与水反应生成Fe3+和O2,离子方程式为:
4FeO42+10H2O ="==" 4Fe3++20OH+3O2
D.工业上可用铁做阳极,电解浓NaOH溶液的方法制Na2FeO4,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Fe-6e+8OH="==" FeO42+4H2O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分子化合物PTT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纤维,是当前国际上最新开发的热门高分子新材料。PTT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


(1)已知A→B是加成反应,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C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
(2)用系统命名法给有机物D进行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芳香烃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E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则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合成PTT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有机物I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种,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①含有苯环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知识的梳理和感悟是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某学习小组将有关“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如下问题(显示的电极均为石墨)。
          
(1)图1中,电解一段时间后,气球b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U形管__________(填“左”或“右”)边的溶液变红。
(2)利用图2制作一种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电解可制备“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则c为电源的________极;该发生器中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该工艺的相关物质传输与转化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图3
①燃料电池B中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
②分析图3可知,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a%、b%、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铝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研究其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图2
① 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该工艺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分别有_______________(填“什么能转变为什么能”)。
③ 该工艺过程总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往0.2 mol/LAl2 ( 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解释c→d过程中pH增大且幅度较大的原因(请结合必要的化学用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某科学小组进行O3与含I¯溶液反应的相关研究。
(1)O3将I¯氧化生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① I¯(aq)+ O3(g)="==" IO¯(aq)+O2(g)  △H1
② IO¯(aq)+H+(aq)HOI(aq)  △H2
③ HOI(aq) + I¯(aq) + H+(aq)I2(aq) + H2O(l)  △H3
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O3氧化I¯生成I2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2)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时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已知:O3的起始浓度为0.0216 mol/L。


3.0
4.0
5.0
6.0
20
301
231
169
58
30
158
108
48
15
50
31
26
15
7

 
① 在30℃、pH=4.0条件下,O3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mol/(L·min)。
② 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
③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40℃、pH=3.0      b.10℃、pH=4.0      c.30℃、pH=7.0
(3)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反应I2(aq)+I(aq) I3-(aq)的ΔH>0
B.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C.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D.25℃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
     
图1                        图2
(4)将I2溶于CCl4中,得到紫红色的溶液,再加入一定浓度的KI溶液,现象如图2所示:
①上层溶液中含碘元素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②由实验现象可推测关于I2溶解性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是以游离SO2的含量计算,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规定葡萄酒中SO2的残留量≤0.25g/L。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对葡萄酒中SO2进行测定。
Ⅰ.定性实验方案如下:
(1)将SO2通入水中形成SO2 饱和H2SO3溶液体系,此体系中存在多个含硫元素的平衡,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2)利用SO2的漂白性检测干白葡萄酒(液体为无色)中的SO2或H2SO3。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定量实验方案如下(部分装置和操作略):

(3)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4)A中加入1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B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除去B中过量的H2O2,然后再用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除去H2O2的方法是__________。
(6)步骤X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__________g/L。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6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