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某种集市的时空分布图。该区域行政隶属关系长期保持稳定,地名中的数字表示“日历逢几”,如数字2表示每月的2、12、22日人们在此赶集。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公路的分布和走向推测,该区域的河流

A.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B.呈向心状在甲处向北流
C.干流由东南向西北流向
D.泥沙含量上游大于下游

该区域最高一级的中心地是

A.甲 B.丙
C.丁 D.戊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1870年至2050年全球主要能源的生命周期变化趋势。完成下列问题。

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其

A.储量较小 B.开发成本高
C.输能难度大 D.环境污染重

从全球能源生命周期的变化过程,可以说明

A.人类对能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B.能源利用种类逐渐减少
C.人类利用能源总量逐渐减少
D.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宁夏以县级为单位的“十二五”时期生态移民工程格局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生态移民主要由南向北迁移,是因为宁夏

A.北部地区草场资源更广
B.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C.南部地区年降水量小
D.南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南部山区少数民族的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
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沉积岩进行研究,可推测古地理地质作用过程和古地理环境的变迁。下图为中南半岛某地拍摄到的一河相沉积(河流环境)的地质剖面景观。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示景观,可推测该岩层

A.形成时该地为干旱环境
B.形成时该地为森林环境
C.形成后发生断裂错位
D.形成后发生褶曲变形

该沉积岩在各地质年代的岩层厚度和组成颗粒差异很大。这能推测说明该地地质历史时期的

A.降水变化 B.风向变化
C.气温变化 D.植被变化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格陵兰自然资源研究所给7只来自冰岛和格陵兰岛的北极燕鸥装上GPS定位器,根据定位器的飞行轨迹,绘制出了北极燕鸥的完整飞行路线(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北极燕鸥如图的迁徙路径,迁徙过程中可以

A.利用洋流顺行 B.利用盛行风顺行
C.获得充足的日照 D.获得淡水补充

北极燕鸥越冬期间,与甲地相比,其繁殖地的

A.昼夜温差较大 B.白昼时间更长
C.太阳辐射更强 D.平均风速更大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基流是地下水补给进入河水中的部分,其径流量较为稳定,为河川的基本流量;它在维持河道生态、提供枯水季节供水中作用显著。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表为40年间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的相关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
降水量(mm)
平均气温(℃)
基流(108m3
基流指数
1961~1970年
638
-0.98
136
0.64
1971~1980年
649
-0.61
138
0.66
1981~1990年
681
-0.40
150
0.63
1991~2000年
642
0.11
116
0.67

 
根据表中数据的相关性判断,黄河源区河流径流量大小主要取决于

A.气温变化 B.降水量变化
C.基流指数变化 D.植被变化

40年间,气温升高对黄河源区基流和基流指数的影响明显。因气温升高

A.蒸发量增大,地下水补给增大,基流减小
B.冻土融化多,地表水下渗增多,基流减小
C.冻土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
D.冰川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4月11日,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的HIRISE相机拍摄到了火星北部平原的霜冻(干冰二氧化碳)沟壑。完成下列问题。
火星上有该霜冻沟壑,说明火星具备生命存在的

A.大气 B.合适的质量
C.合适的温度 D.水

沟壑地区易形成霜冻,是因为沟壑地区
①水汽多    ②冬季温度低    ③风力小     ④二氧化碳易积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咸海1989、2014年间湖面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989年,南咸海水域水深的比较及成因正确的是

A.西部水深大于东部河流径流
B.南部水深大于北部泥沙淤积
C.西部水深大于东部地层陷落
D.北部水深大于西部水分蒸发

根据咸海湖面的变化,推测咸海所在的中亚区域的聚落

A.呈点状或带状分布
B.呈环状分布于咸海周围
C.主要分布于大平原地区
D.受交通线的影响明显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处理措施①比较,该实验结果表明

A.②措施使土壤有机质多,利于水土保持
B.③措施使土壤酸性增大,有机质含量高
C.②措施使水土流失较多,土壤酸性增大
D.③措施使水土流失较少,土壤呈碱性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年平均气温5.6℃,年均降水量625毫米,一年中雨雪天气多达250天左右;是数百万企鹅的繁殖地。读其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符合该群岛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A.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B.多沼泽、有机质积累
C.河湖众多、冰川广布 D.阔叶树木、高大浓密

图中岛屿海岸线曲折,其成因最可能是
①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形成岛弧  ②冰川侵蚀
③海浪侵蚀                   ④流水侵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初,北美东北部遭受严重的暴风雪袭击,同时有大面积冻雨灾害。下图为2015年1月20日某时的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冻雨以液态降落的雨,与地面或暴露物体接触时冻结所致。此时,最可能出现冻雨天气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甲地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青海省玉珠峰2号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及1069至2009年间冰川缩减和新增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2号冰川主体的流动方向是

A.向南 B.向西
C.向北 D.向东

到2009年,玉珠峰2号冰川的

A.面积缩减了约3平方千米
B.面积缩减了约0.9平方千米
C.甲缩减处以冰川侵蚀为主
D.甲缩减处以风化作用为主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O点为10°S纬线和某条经线的交点,此刻,O点的太阳高度为90°,P、Q两地的太阳高度都为0°。完成下列问题。

P地此刻日影方向是

A.正东 B.东北
C.正北 D.西南

Q地

A.此刻的地方时为6时
B.与O点球面距离大于与P点的距离
C.位于P点的西北方向
D.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23.5°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博茨瓦纳地处非洲内陆,境内马卡迪卡迪盐沼(图甲中甲)属沙漠中的凹陷低地,曾是非洲最大咸水湖,现为世界最大盐碱滩。1991年博茨瓦纳政府和南非政府合资开发盐碱,产品主要通过图中铁路输往南非。图甲为博茨瓦纳区域图,图乙为奥卡万戈河三角洲。

(1)简要说明甲地盐碱的主要来源。
(2)图乙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遥感图片。分析该内陆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3)指出图中东南部铁路线建设施工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失联,之后,研究人员确定了搜寻该失联飞机的区域(下图);搜寻过程中曾因该海域多雾被迫中断。2015年7月29日,在非洲法属留尼旺岛发现了该失联飞机的碎片。

(1)指出影响流经马达加斯加东海岸附近海域洋流流向的因素,并简析其对该岛气候的影响。
(2)分析搜寻区域海面多雾的原因。
(3)在留尼旺岛发现MH370航班飞机碎片后,搜寻专家认为当初确定的搜寻区域是正确的。请绘制该海域大洋环流示意图,并据此论证搜寻专家的观点。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个省市,城市带众多,为国家级新区建立和发展提供社会经济支撑。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要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材料二 图甲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新区分布示意(截止2015年),图乙的甲、乙分别为近十年间江西省、江苏省耕地减少比例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要说明图示七个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
(2)指出长江经济带的东、中部城市带区域经济合作的各自优势条件。
(3)与江苏省比较,江西省耕地减少的显著差异是          ;请分析原因。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