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   )

A.①地—华北平原 B.②地—云贵高原
C.③地—塔里木盆地 D.④地—海南省

表中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

A.热量不足;春小麦 B.水源短缺;棉花
C.光照不足;水稻 D.降水少;甜菜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参考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承载力最高
C.中部地区人口、面积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优
D.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最高,发挥内引外联和对内对外两个辐射作用

关于东部地区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中西部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B.短期内可能引起东部地区失业人口的增加
C.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D.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A.库布齐沙漠 B.土默川沙漠
C.呼和浩特市 D.阴山山脉

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湿地破坏 B.土壤盐渍化
C.水土流失 D.森林锐减

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海拔
C.水 D.热量

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

A.地质条件稳定 B.年降水量增多
C.灌溉条件改善 D.黄河水量减少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波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波联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 ②河流上游地区
③盆地中央      ④绿洲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解决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的最适宜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B.大规模植树造林
C.合理放牧,保护和恢复植被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河流域开发的中心环节是(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 (    )
①扩大了耕地面积   ②稳定了灌溉水源
③避免了洪涝灾害  ④增加了土壤肥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为有效控制田纳西河流域的洪水灾害,田纳西河流域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建设和完善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兴建大坝,疏通河道
D.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

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种植园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发展该农业的好处是(   )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四分之一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东北地区今春耕地过湿的原因(    )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雪量比常年多
②低温持续时间长,土壤解冻慢
③气温低,蒸发弱
④土壤粉沙性能强,含水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东北地区耕地过湿加重了春涝程度,因为(   )

A.土壤含水已经接近饱和状态
B.山间多洼地,排水不畅
C.降水过多,地表径流增加
D.多条河流发生凌汛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城市化速度缓慢 B.重工业比重太高
C.能源、水源严重缺乏 D.产业升级困难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30年离,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 B.交通条件
C.著名侨乡 D.国家政策

深圳在“而立”之年又在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  )

A.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B.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C.走生态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道路
D.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就业问题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不同时期建设的甲、乙两个钢铁基地,两个钢铁基地都符合当时工业布局的原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钢铁基地靠近铁矿区
B.乙钢铁基地附近原料和燃料丰富
C.甲钢铁基地建设的时间比乙钢铁基地早
D.甲钢铁基地不能形成工业城市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喀什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个重要城市。喀什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资源。2014年是国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第四年,现在喀什正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喀什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   )

A.资金、技术 B.原料、劳动力
C.动力、土地 D.市场、设备

我国沿海大型纺织集团在喀什建设“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应
B.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C.享有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完善
D.喀什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优势突出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

A.甲国→乙国→丙国 B.乙国→丙国→甲国
C.丙国→甲国→乙国 D.丙国→乙国→甲国

该产业转移对三国的影响是(   )

A.第三阶段乙国就业机会增多
B.促进了甲国城市化的发展
C.丙国污染加重
D.三个国家第二产业的比重都在不断增加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该产业转移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
D.第一阶段丙国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5月18日,广东省推进珠三角“九年大跨越”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胡春华作讲话,强调要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总抓手,推动珠三角转型升级优化发展。据此完成下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
①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②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
⑤劳动力明显减少
⑥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甲图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________________(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扩展趋势?
(3)从总趋势看,图乙所示南部地区河流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西省主要旅游景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牯岭是庐山风景区的中心,海拔1167米,是独特的“云中山城”,面积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3万,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在地。
材料三  2013年,庐山景区接待游客达10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42.9%。
(1)图中仅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_________。

A.庐山 B.三清山
C.云居山 D.井冈山

(2)在庐山观赏云海,选择_________的时机最佳;从观赏角度来看,三叠泉瀑布宜在适当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庐山风景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就井冈山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1)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图示输水干线为_其中的_______工程的主体;a河是_________。
(2)分析该输水干线调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结合该线工程分析南水北调调入区的影响?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