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云南省下学期高三理综模拟试题(4)

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藻细胞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有些细菌能抗青霉素,其根本原因是拟核中有与抗青霉素有关的基因
C.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产生的ATP,都可以用于主动吸收Mg2+
D.动物细胞也能渗透吸水或失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提取细胞核DNA常用鸡血细胞作实验材料
②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常在该植物分布密集的区域取样
③调查人类色盲遗传病常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花传粉
⑤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
⑥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若用15N标记一个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则形成的精子中,含放射性的精子占的比例为1/2
②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等代谢产物均不具有菌种特异性
③某植株在黑暗处每小时释放0.02molCO2,而光照强度为a的光照下(其它条件不变),每小时吸收0.06mol CO2,若在光照强度为a/2倍的光照下光合速率减半,则每小时吸收CO2的量为0.03mol
④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⑤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与酿脓链球菌的一种抗原决定簇相似,人在清除抗原的同时也攻击了心脏瓣膜,这种情况称为免疫缺陷病
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将大熊猫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家兔的卵细胞中,成功的培养出大熊猫的早期胚胎……这属于细胞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某人感染SARS后体温和体内抗体的变化情况 (体温单位为℃)。下列说法错误是达式(   )

日期














体温(℃)
37
37
36.3
36.8
36.5
37
37.5
38.5
39.5
39
37
37
36.9
37
抗体水平变化















A.该病毒使人体产热增多和散热不畅,在这个过程中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病毒的衣壳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等功能,而核酸控制着病毒的一切性状
C.当人体被病毒侵入后会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播撒
D.此人感染了SARS 病毒却能很快痊愈,那么体内产生的抗体一定能免除再次被感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表现出的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就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为了验证“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材料和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柳树幼苗若干,不含和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1)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
(3)实验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学家发现:当一种毛毛虫咬食植物时,就会引发植物体细胞专一的产生一种挥发性物质(引诱剂),而这种物质会引诱胡蜂。于是飞来的胡蜂将卵产在毛毛虫体内,孵化的幼虫吃掉毛毛虫。但人工损伤或摘去叶子后植物就没有像虫咬伤那样的反应。据此,请回答:
(1)毛毛虫与所食植物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生物的基本特征上看,植物对毛毛虫危害发生生理反应的现象属于___________
(3)在上述现象中存在的能量流动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人工损伤或摘去叶子相比,只有受虫咬伤后的植物细胞才会产生引诱剂,试猜想发生这种反应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设计一个思路来证明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干扰机制——双链RNA沉默基因”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NA干扰的机制如下:双链RNA一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l~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双链RNA

 

 
(1)RNA干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时,可以根据乙肝病毒基因中的碱基(脱氧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与之相应的_______________,注人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达到抑制乙肝病毒繁殖的目的。
(2)根据RNA干扰机理,RNA干扰能使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______过程受阻。有科学家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结果却没有引起RNA干扰现象,请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如果有一亲本的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而其子代的性状却没有发生改变。请给出4种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CO2缓冲液能维持装置内CO2浓度恒定),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如乙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乙中的气体是在叶绿体内的________上生成的,可以在线粒体中与______结合。
(2)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1%的NaOH溶液,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中C5含量将_____,产生NADPH的速率将_________
(3)若将图甲中完全培养液换成换成钙元素不足的培养液,植物的新叶是否表现缺钙症状?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变光照强度,直至液滴不再移动,保持此光照强度下,将图甲中的阳生植物换成阴生植物,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有色液滴将如何移动?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