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浙江]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红花A×白花B
全为红花

红花C×红花D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可由一对基因控制也可由多对基因控制
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不能得到表现
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奶牛毛色黑白斑对红白斑是显性,要鉴定一头黑白斑公牛是否为纯合子,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研究其双亲的表现型 B.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
C.与纯种红白斑母牛交配 D.与杂种黑白斑母牛交配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番茄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紫茎缺刻叶植株和绿茎马铃薯叶植株杂交,获得的F1再自交,在2400株F2植株中新类型大约占
A.1 500株       B.900株        C.300株      D.150株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但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①初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 ②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③卵原细胞和卵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 ⑤体细胞和极体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⑤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结果的实质是
D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再让其侵染细菌,则可以在子代噬菌体的

A.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DNA中找到15N和32P
C.外壳中找到35S D.DNA中找到15N、32P、25S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肺炎双球菌进行下列实验:在培养基①中加入R型活菌和提取的S型菌的DNA,在培养基②中加入R型活菌和提取的S型菌的蛋白质,经过一段时间适宜条件的培养后发现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是
D

A.①上长出光滑菌落,②上长出粗糙菌落
B.①上长出光滑菌落,②上长出光滑菌落和粗糙菌落
C.①上长出光滑菌落和粗糙菌落,②上长出粗糙菌落
D.①上长出光滑菌落和粗糙菌落,②上长出光滑菌落和粗糙菌落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组成肺炎双球菌、噬菌体和豌豆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分别有
D

A.4、4、4 B.8、4、8 C.5、4、5 D.8、8、8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0.4,则其互补链、整个DNA分子中,这比值分别是
A.0.4和0.4    B.0.6和1     C.2.5和1    D.0.4和1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15N标记,然后置于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当DNA分子复制N次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数为

A.2 B.2N C.2N-2 D.2N-2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
C.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D.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生理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③转录 ④翻译 ⑤逆转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的的血管假血友病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长度为180Kb,目前发现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A.多方向性 B.可逆性 C.普遍性 D.有害性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是

A.白化病 B.血友病 C.苯丙酮尿症 D.猫叫综合症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植株,当该植株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正常联会,此时该细胞内共有12个四分体。据此推知,正常马铃薯体细胞内共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A.2个 B.3个 C.4个 D.6个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理论上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 B.四倍体×四倍体→四倍体
C.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X射线处理蚕蛹.将其常染色体上带有斑纹基因的片段易位于性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这种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均无斑纹。最后去雌留雄,可提高蚕丝的质量。雌蚕的这种变异属于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基因重组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的曲线是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他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没有进化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遗传方式及优生指导,其中有关优生指导错误的是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妻、夫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XbXb×XBY
选择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 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位置盆栽的蚕豆幼苗,一段时间后根仍向下弯曲生长,茎则向上弯曲生长。这是因为
①重力影响,使生长素移到近地侧   ②光线影响,使生长素移到近地侧
③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④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B.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由传出神经传至相应的反射中枢
C.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
D.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将双向传导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该图可以是膝跳反射示意图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是双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
红种皮
抗病
白种皮
感病
红种皮
感病
白种皮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各分裂期的细胞来自同一种生物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
B.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若发生基因突变,则图②细胞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细胞大得多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图①~图⑤所示分裂期细胞的器官是睾丸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马的生活史,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   ②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
③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之间       ④Ⅱ→Ⅲ和Ⅲ→Ⅳ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
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一基因中发生了替换一个碱基对的基因突变,那么对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造成的影响可能有:①肽链没有变化  ②肽链中改变了一个氨基酸  ③肽链中改变了多个氨基酸  ④肽链变长,增加了若干个氨基酸   ⑤肽链变短,减少了若干个氨基酸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已知翅型、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由同一卵原细胞产生的极体,其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正确的是(有关基因:A-长翅,a-残翅,B-红眼,b-白眼)

A.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在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是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转运RNA上三个相邻核苷酸排列而成的三联体叫遗传密码
④染色体中DNA碱基的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畸变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21年Ottoloewi利用心脏灌流装置,研究神经与效应器之间的信号传递。他让灌流液先流经供液心脏,再流入受液心脏,刺激供液心脏的迷走神经后,首先引起供液心脏搏动受到抑制,随之受液心脏搏动也受到抑制。分析该实验的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A.该实验中应该用灌流液直接灌注受液心脏,作为对照
B.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是通过直接接触来传递信号的
C.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末梢释放一种抑制性物质,这种物质使供液和受液心脏搏动受到抑制
D.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产生双向传导的神经冲动,其一传递给受液心脏,另一传递给供液心脏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某研究小组最近发现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使细胞癌变,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完成过程②直接有关的核酸,除了mRNA外,还有___________。
(2)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___________。如果细胞中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被沉默,此时[    ]___________(填过程的序号和名称)过程被抑制。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寻找人类缺陷基因时,常常需要得到有患病史的某些近亲结婚家系的系谱进行功能基因定位。科学家在一个海岛的居民中,找到了引起蓝色盲的基因。在世界范围内,每10000人中有一名蓝色盲患者。下图为该岛某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缺陷基因是     (显或隐)性基因,在     染色体上。
(2)若个体Ⅳ—14与岛外其他地方的某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预测他们后代患蓝色盲的几率是     
(3)现需要从第Ⅳ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该缺陷基因,提供样本的较合适个体有           ,不选择其他个体的原因是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计划在5年之内要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右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          ,原理是        
(2)过程④、过程⑤的技术方法分别是                       
(3)该育种计划能否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     。原因是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从而引起的变异叫缺失,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
(1)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AY与一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结果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通过下列方法进行探究:
(2)选该白眼雌果蝇与     雄果蝇杂交;
(3)若杂交子代中                                                                ,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4)若杂交子代中                                                                ,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
(5)更为简单的判断方法是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顶端优势现象在植物界普遍存在,即顶芽正常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为了探究顶端优势的原理,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下面的实验组合:
A组:观察某植物的长势良好、带有多个芽的枝条,保留顶芽,发现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B组:将同种的长势相同、带有等量芽的枝条,去掉顶芽,结果发现侧芽萌动,加快生长。
(1)实验中     组为对照组,自变量是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请你以上实验基础上增加C组:将同种的长势相同、带有等量芽的枝条,         (保留/去掉)顶芽,并                                
                                        ,结果发现
                                                ,即可证明顶端优势的原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3)一般情况下,顶芽和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分别大致位于右图中的         (选择图中字母填空)。

来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