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海南]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在下列细胞或生物体中,能独立进行“翻译”的是
①甲型H1N1病毒        ②乳酸菌         ③酵母菌     ④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⑤人体成熟红细胞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牛的摄入量为100%,其中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牛的同化量为

A.84% B.64% C.52% D.16%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一个多肽中a的种类肯定有20种
B.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a的工具都是RNA
C.b的结构简式是—NH—COOH—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该种群在两年内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
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会不停地分裂生长。此时这些细胞

A.两组中心粒会分别移向两极 B.有K+穿过原生质层进入大液泡
C.染色体数目不断减少 D.保持着全能性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不生长
B.植物在逆境条件下,脱落酸和乙烯含量降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
C.生产啤酒时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降低成本
D.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
B.维生素D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
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D.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右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大草履虫的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
B.大草履虫放入瓶内第三天时增长速率最大
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D.该瓶内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为大约400只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以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B.NaOH溶液中的琼脂块的体积越小,NaOH在其内的扩散速率越快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插条不能带有芽与叶
D.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以避免层析液挥发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 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
C.食物残渣形成粪便被排出体外 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在家族中世代相传
C.II7与II8再生一个孩子是患甲病女儿的概率为1/8
D.已知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遗传方式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B.给豚鼠的胰腺细胞注射用3H标记的亮氨酸,一段时间后,可依次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检测到放射性
C.小白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
D.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后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有机物总量均不断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与北极苔原相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进入人体细胞的葡萄糖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分解成CO2和H2O B.合成糖原
C.转化成脂肪 D.分解成酒精和CO2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一性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或生理过程的一种特性,下列物质或细胞参与的过程或反应不具有专一性的是:

A.洋葱根细胞膜上的载体 B.限制性内切酶
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神经递质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B.线粒体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碘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将酶解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涨破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科学家Paul Clauterbur和英国科学家Peter Mansfield发明了核磁共振技术(MRI)、MRI可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因为许多疾病会导致组织和器官内水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恰好能在核磁共振图象中反映出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含水量是不同的
B.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是不会相互转变的
C.组织发生病变,会影响组织内的化学变化
D.发生病变的器官,新陈代谢速率往往会发生变化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清除感冒病毒只需通过非特异性免疫
B.艾滋病病人的免疫系统受损.可能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C.预防接种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机体内产生特定的抗体
D.抗体与某单细胞的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的繁殖属于细胞免疫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推断他们的孩子性状表现是

基因控制的性状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红细胞形态
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Rh血型
D:Rh阳性
d:Rh阴性
能否产生淀粉酶
A:能产生淀粉酶
a:不能产生淀粉酶

A.3/4为椭圆形红细胞 B.1/4为Rh阴性
C.3/8为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 D.3/4能产生淀粉酶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假设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如图①,则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若图①是某植物的体细胞分裂图像,则该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所代表的植株常采用                     的方法来获得。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如图②,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所示,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图②对应于图④中的          段。
(3)假设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如图③,则该细胞的名称是              ,在分裂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          个四分体。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甲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下丘脑、垂体及甲状腺进行的生理活动过程,a、b、c分别代表图中所示的三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乙图表示垂体所分泌的TSH作用于甲状腺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请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写出冷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2)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过程        产生的激素增加,可作用于肝细胞和骨胳肌细胞等,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3)图中正常人体血液中a的含量变化对①②过程起调节作用,此种调节机制属于    
调节。
(4)如果用激素a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小白鼠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5)某疾病的病因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         ,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         
疾病。
(6)图中的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若胰岛B细胞受损,人会得糖尿病,这主要是因为                
(7)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结合所给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甲图):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实验还发现,不仅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番茄植株的生长也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番茄生长的调节方式是          ,与番茄果实发育最密切的激素是            
(2)实验二(乙图):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a点条件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低于b点的主要原因是              
(3)实验三(丙图):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           。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理由是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植物育种过程中,可用不同化学物质(如EMS、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新品种。
I.甲磺酸乙酯(EMS)能使DNA序列中G—C碱基对替换成A—T碱基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EMS溶液处理获得性状变异的水稻,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          
(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            ,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的特点。
(3)经EMS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其是否携带有害基因,可进行基因检测,通常,该植株的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                                                   
Ⅱ.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呢?请通过实验探究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
材料器具:长出根的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或广口瓶若干、清水、冰箱、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
(1)实验假设是:                                                            
(2)实验设计方案:
①前期准备:用清水培养洋葱,待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可进行实验。
②分组处理:甲组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乙组放在              下、丙组放在室温下进行培养。
③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内的
               
(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低温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同,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明食品发酵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如今形形色色的发酵食品在食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1)人们喜爱的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腐乳制作的原理是:                                           
(2)右下图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请分析回答:
①葡萄酒是一种很容易消化的低度发酵酒。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       ,通过出芽生殖方式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进行发酵获得葡萄酒。在葡萄汁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                。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来检验。工业生产葡萄酒时,为有利于葡萄的压榨出汁、葡萄汁清澈透明,可加入                     酶。
②喝剩的葡萄酒放置时间长后酒味变酸的原因是                            
③制作葡萄酒,需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制作葡萄酒后制果醋,应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
④甲装置中,A液体是       ,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若用乙装置酿制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⑤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是因为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Ⅰ.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实质是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植物收获后进行妥善处理,就可将重金属移出土体。目前科学家正尝试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符合植物修复技术要求的转基因植物。
(1)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2)获得目的基因后可采用            技术进行扩增。大部分物种的基因能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都是           结构。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植物细胞,可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3)将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Ⅱ.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大会宗旨是如何减少CO2的全球排放量。生态学家研究出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CO2的排放,“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粪便中的臭味主要来自氨,在沼气池中,经        的作用,可以形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利用。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能否循环利用?          。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                                         
(3)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                                           
(4)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具有                          等特点。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