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休憩(qì)   阴霾(mǎi)    鸢(yān)飞戾天

B.迤逦(lī)    萋(qī)萋    君子好逑(qiú)

C.漫溯(sù)    容臭(xiù)    卞(biàn)和之玉

D.醴酪(lào) 如晤(wù)丽   韬(tāo)光养晦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困厄    停滞    新陈代谢    红装素裹

B.寒噤    骤然    磕磕绊绊    揠苗助长

C.累赘    倾倒    露出马脚    不一而足

D.抽像    坦露    相安无事    比比皆是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陋寡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B.无所适从:不知道跟着谁好;不知向哪个方向走。

C.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

D.今非昔比:现在不是往日所能相比的。形容变化巨大。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富于相像的人,会幸运地避免在个人的狭窄的情感角落里,把挫折与悲痛化作一柄银锄,不断拓展他的情感世界,从而去爱每一个善良的人,每一棵青绿的草,每一条伸向远方的路,并在这爱中,把善良撒播得更加善良,把青绿得更加青绿,把路伸向更远的远方。想象这种对心灵世界的无尽拓展,不是许多人都的魔力吗?

A.①关闭 ②滋生 ③孜孜以求

B.①幽思 ②温润 ③梦笔生花

C.①幽闭 ②滋润 ③梦寐以求

D.①幽静 ②湿润 ③求之不得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王爷庙修建在釜溪河边的石崖上,夏日的王爷庙是人们避暑喝茶的好季节。

B.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蓝天中学在2016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时间读书日”。

D.通过阅读《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作品,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从文段中抽出的句子,原来的顺序被打乱了,照文意排列,句序正确的一项是(  )

    人不能没有信仰。_______________事情就是这样:只有极度信服、尊重并为之奋斗的才能叫信仰。

①缺失信仰,精神就会空虚,灵魂就无所依存。

②有信仰就要精神专一,坚定志向。

③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

④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

⑤对于当代共产党人来说,信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⑥坚信黄河之水无论转多少弯、遇多硬的岩,照样奔腾到海不复还;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论路多远、道多难,一定能冲破关山重重最终实现。

A.①⑤②④③⑥B.①②④⑤③⑥C.②①③⑤④⑥D.②①③⑤⑥④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四个句子,其中与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  )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

①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的房顶或外墙壁爬满滕本植物。

②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变成绿色。

③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绿屋”,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变成绿色植物编织的城市。

④也有人提出下世纪要住在“摩天城市”,来解决越来越拥挤的人口问题。而堪培拉每个新建房住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绿色制服的志愿者帮助栽种。

A.①句B.②句C.③句D.④句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文段内容,对爬山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根据准确的一项是(  )

    爬山虎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它的叶片较大,呈广卵型,宽10至20厘米。炎夏,从根部吸收的水分经叶片蒸腾,可带走空气中的热量,降低环境温度。它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又可以使空气在叶片与墙面之间流动,因而降低室内温度。它的卷须式吸盘能吸收墙上的水分,有助于潮湿房屋的干燥;而干燥季节,有它遮蔽墙面,又可以保持房屋的湿度。它的绿叶能制氧,是空气中氧气的一个重要来源。它的枝叶攀援在围墙、房屋的墙面上,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还能吸咐飞扬的尘土。

A.有吸收水分、带走热量、降低温度、遮挡强光、保持湿度等多方面的环境保护作用。

B.有调节温度、降低四度、制造氧气、吸收噪音、吸附扬尘等多方面的环境堡作用。

C.有调节温度、降低湿度、干燥房屋、吸收噪音、吸附尘土等多方方面的环境保护作用。

D.有调节温度、遮挡强光、流动空气、吸收噪音、吸附尘土等多方面的环境保护作用。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本为楚地歌谣,战国时楚国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鸿篇巨制。后人效仿,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也作“楚词”。             

B.《与朱元思书》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文章作者吴均,为南朝梁文学家。             

C.安徒生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他在创作中的最大成就是为全世界儿童写了许多富于诗趣而又美丽的童话。             

D.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是《繁星》和《春水》的主题。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数学家富有创造力的一生,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②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我国科学家杨振宁则引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曾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大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③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④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粗略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

⑤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和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景象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的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

⑥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独立思考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把科学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如果在教育中,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挖掘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

        ,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1)给第七段文字中的空白处选句为本文的中心论点的话  

A.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来自对美的追求

B.科学美得要素

C.我们不应漠视科学美

D.科学本身就很美

(2)根据文章关于科学美的论述,下列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科学家探求科学真理对极深成理论架构的美的体会和感悟。

B.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和科学家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优越感。

C.促使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追求美、探索美的重要源动力。

D.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真理的内核。

(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科学成果的表述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B.欧几里德的数学专著《几何原本》具有音乐般的美妙品格。

C.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D. 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经实验证实出核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

(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文字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的是“虹与霓”

B.第③段文字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多方面写出了大科学家眼里的科学美。

C.第⑤段文字以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卢瑟福探索原子的结构和哥白尼观察太阳系运动三个事例论证了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的。

D.第⑥段文字论证了如果在教育中不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就不可能认识科学美。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比喻奔走效力。

B.夙夜忧叹

夙夜:朝夕,日夜。

C.至于斟酌损益

斟酌:反复思考,对比再三。

D.察纳雅言

雅言:正言,正确的言论。

(2)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把

B.卒不忍独善其身

其:他

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且:而且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鲁莽。

于:在

(3)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值倾覆

译文:后来遇到兵败。

B.临崩寄臣以大事

译文:(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C.庶竭弩钝,攘除奸凶

译文:愿意竭尽自己的力量,扫除奸诈凶恶的人。

D.咨诹善道

译文:询问率民从善的好方法。

(4)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面三段文字选自《出师表》.表,文章的一种,臣下给皇帝的奏章。

B.在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布衣”表示身份,为下文“卑鄙”做铺垫;以“躬耕”写淡泊的生活,以“苟全性命”“不求闻达”表明无意于功名利禄。

C.一、二段文字寓情于叙,字字句句都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知遇之恩和无限感激的情怀,也表达的作者尽心尽力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D.在第三段文字中,作者归纳了各方面的责任,先后都提出了“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的希望。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默写填空。

①《鱼我所欲也》的主旨是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②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气蒸云梦泽,  ”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气势,写得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③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上面两首词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戍:以兵守边。

B.鬓先秋:鬓早衰,鬓发早已白了。

C.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D.会:一定要。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千骑卷平冈”一句词的意思是: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诉衷情》这是一首抒写回顾作者当年慷慨从军的英雄气概,表达“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愤之情的词作。  

B.《诉衷情》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三个三字句,形式排比,步步紧逼,声调短促,意思贯珠,说尽平生不得志。  

C.《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诗人报效国家的壮志和豪放的气概,但其主旨是写一次出场面壮阔的出猎    

D.《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高度艺术化的语言,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气概。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菊痴

凌鼎年

    菊花种类繁多,黄白红紫中,品种也不胜枚举。唯绿色菊花极为少见,而绿色品种中,“绿荷”花朵最大,绿意最浓,一向被认为是菊之上上品。

    大凡名贵品种都娇贵,“绿荷”也极难培植,只少数大公园才有此品种,其珍其贵显而易见。私人有“绿荷”品种的更不多见,但老菊头有。

    说起老菊头这个人,可算一怪﹣﹣他一辈子单身独居,仿宋代名士林逋“梅妻鹤子”,自谓“菊妻菊子”,爱菊爱到如醉如痴的地步。

    他家屋里屋外全是菊。什么“帅旗”“墨十八”“绿刺”“绿水长流”“枫叶芦花”“凤凰转翅”“贵妃出浴”等等,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菊展。数百品种中,老菊头最宝贵的自然是“绿荷”。也真有他的,那盆绿荷被他养得高不盈尺,枝不过三,每枝一花,同时竞放;花绿如翡翠,花大似芙蓉。远观,花叶难辨,绿溢盆沿;细瞧,苍翠欲滴,绿意可掬。此花乃老菊头命根子也。据传闻:此绿荷品种出自清廷御花园。故老菊头一向以拥有“御菊亲本、正宗绿荷”而自傲。

    他脑子里只有菊花,别的一概不管不顾,他每见报上登有菊展消息,必自费前往。一到菊展,必先寻觅有无绿荷品种展出。若有,他必赏看再三,临走必甩一句:“非正宗绿荷!”言语间,洋洋得意之情难抑。回家后愈发对那棵绿荷爱护备至。

    老菊头虽爱菊,最烦别人要他参加什么花卉协会,似乎一入会,绿荷名菊就难保了。

    老菊头为了保存这棵正宗绿荷,可谓煞费苦心。这绿荷品种他每年只种一盆,决不多种。他年年插枝,成活后选取一棵最壮实的保留,其余的连同老根一起毁掉。以免谬种流传,正宗不正。

    老菊头的这盆绿荷犹如邮票中的孤票、古籍中的善本,使得许多菊花爱好者垂涎欲滴,好多人千方百计想得之,但任是软的硬的,一概碰钉子。

    多少年来,他家的菊花只准看不准要。谁若不识相,开口向他要一盆,或想动脑筋分个根、剪一枝什么的,那他必不给你好脸色看,随你是什么人,一律如此。

    秋天的时候,老菊头的侄女带着一英俊潇洒的青年来看望他。老菊头向来把侄女当亲女儿待的。见侄女有如此一表人才的男友,自然欣慰万分,于是不免多看了几眼。这一多看,老菊头发现这青年很面熟,想了很久,他终于记起来了,这青年就是曾劝他加入县花卉协会最起劲的那位,对了,好像记得他是公园的什么技术员。想到此,老菊头立即警觉起来,连神经末梢也像长了眼睛似的,防贼似的注意起了这青年的一举一动。

    好啊,耍手段耍到我侄女身上来了。看来和我侄女谈朋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了这想法后,老菊头对侄女也有了三分戒心。

    有一天半夜,老菊头被风声雨声惊醒,他放心不下那盆绿荷,披衣到天井里把绿荷搬进屋,不料地湿,脚下一滑跌了一跤,老菊头怕跌坏绿荷,倒地时硬是护住了绿荷,故而跌得很重,痛得爬都爬不起来,过后一检查,是尾骨骨折,需卧床静养。

    于是,照顾老菊头,照顾菊花的责任,义不容辞地落到了他侄女身上。

    老菊头对侄女的热心生出了几分怀疑,他怕有意外,索性叫侄女把绿荷搬到他床前。

    慢慢地,这盆绿荷不如先前精神了。

    第二年春上,虽然窜出了几个新芽,但嫩嫩的、弱弱的,侄女几次提出搬到天井里照照阳光,老菊头终因放心不下,坚持不肯。后来,眼看这盆绿荷要活不成了,老菊头才无可奈何地同意搬到天井里。可刚搬出去,他就本能地感觉到侄女的男友也在天井里,急得大叫搬进来,慌慌地细数着那仅有的几个芽,看缺了没有。

    终于,绿荷一缕芳魂去矣。老菊头倾注一生心血养护的所谓“御菊亲本、正宗绿荷”就此绝种。

(1)小说一开始不写老菊头对菊花的痴心,而是介绍“绿荷”,结合全文看,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按要求填空。

①“绿荷”是贯穿小说始终的  

②“绿荷”是作者的  的主要凭借。

③“绿荷”是小说  的依托。

(2)小说中画横线的第4自然段写菊老头的屋里屋外,通过典型的  来刻画其菊痴的形象。

(3)小说中画横线的第6自然段用四个“必”字,写出了老菊头怎样的心理?四个“必”连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①怎样的心理:

②表达效果:

(4)小说结尾说“老菊头倾注一生心血养护的所谓御菊亲本、正宗绿荷就此绝种”,这一结尾和前文中“绿荷”的茁壮美丽形成强烈的  ,含蓄地提示了正是老菊头偏执的喜爱、狭隘的占有,才导致了绿荷绝种这样的悲剧,引发出人们对  的思考。

(5)对小说主人公老菊头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菊成痴,近乎病态  B.自私保守,心胸狭隘

C.疑心太重,不信他人。 D.摔跤卧床,绿菊绝种

(6)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那盆绿荷被他养得高不盈尺,枝不过三,每枝一花,同时竞放;花绿如翡翠,花大似芙蓉。

仿句: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菊花历来是高洁、孤傲、坚强的象征,老菊头一生爱菊,把菊当作自己的亲人,爱的如痴如醉,小说以菊花象征老菊头,表现了他洁身自好、孤高傲世的品格。

B.小说开头两段写菊花,而后由菊引出主人公老菊头,这是一种由物及人的写法。

C.老菊头侄女的男友曾经劝老菊头加入花卉协会,但没有成功,后通过老菊头侄女来的老菊头家中,但其想得到“绿荷”目的立马就被老菊头看穿了。

D.老菊头之所以特别偏爱“绿荷”,不仅因为它极为少见,是菊中的上上品,更因为它出自宫廷、属于正宗,老菊头是“绿荷”正宗传人。

E.这篇小说的内容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多方面概述了老菊头对菊花的痴爱;后一部分则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活动片段刻画人物,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人物形象丰满,作品意蕴丰厚。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你的笑容最灿烂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XX”代替。③不得抄袭。④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风景就迥然相异;对一个人,角度不同,评价往往就不一样;生活中的问题呢,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得出的结论也就不止一个……请以“角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