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金华,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

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 6H 6)、六氯苯(化学式C 6Cl 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

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

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代表非金属单质汞

B.

此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

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D.

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所给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就能顺利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选项

相应实验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A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量筒

B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C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的溶液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D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烧杯、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

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CH 4•nH 2O)

(1)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反应:CH 4•nH 2O═CH 4+nH 2O,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 2),再制成甲醇(CH 3OH),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由合成气制甲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O+2H 2 CH 3OH,由甲烷制成合成气有两种方法:

①CH 4+H 2O CO+3H 2

②2CH 4+O 2 2CO+4H 2

从原料配比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更适宜用于合成甲醇的方法是   (填序号)。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   (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字母)

A.碳酸钠   B.硫酸钠   C.硝酸钡    D.氢氧化钠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混合气体由CO、CO 2、SO 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S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SO 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 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 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 2的现象是   

【反思与评价】

(3)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   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   %。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药,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已知:NaHCO 3+HCl═NaCl+H 2O+CO 2↑,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科认为,要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中需要采集两个数据:一是测出碳酸氢钠片样品的质量;二是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测出反应生成的   质量。

(2)小科按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来采集实验数据,同学们认为,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3)为减小实验误差,小科又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了三次实验,采集的实

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碳酸氢钠样品质量/克

3.0

3.0

3.0

反应前总质量/克

193.8

194.6

193.6

反应后总质量/克

192.6

193.6

192.5

二氧化碳质量/克




请计算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拓展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颈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

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