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蓄 (zhú)     案(dǎng)      口头 chán)     转弯 角(mò)

B.

扰(sāo)     装 (dìng)     豁出去(huō)       心贯注(qián)

C.

芽(pēi)     霹 (lì)     颤巍巍(chàn)    巧妙绝 (lún)

D.

散(huàn)      开(piě)     痒 酥(sū)      相得益 (zhāng)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中国是互联网发展迅速的闻家,除了阿里巴巴,百度与腾讯在中国也 家喻户晓

B.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技术过硬, 无微不至,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力求成为行家里手。

C.

文艺晚会上,越南艺术家用竹笛演绎中国乐曲《鸿雁》,令人 耳目一新

D.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习惯使用布口袋,"谁来维护环境的问途"或许会 迎刃而解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修改:将“能否”删去。

B.用户和主播实时交流互动是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上最常见。修改:在“最常见”后加上“的情景”。

C.联邦调查局为打开恐怖分子的手机密码,向专业黑客支付了大量酬金。修改:将“打开”改为“翻译”。

D.人体依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维持机体运转,供給能量。修改:将“维持机体运转”和“供给能量”调换位置。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也可作为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关雎》是其中的一篇。             

C.《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是词牌名。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对王维的《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  )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诗人用“属国”指自己的使者身份,写诗人轻车简从慰问边塞将士。

B.颔联以“征蓬”“归雁”自喻,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作者身为使者的自豪感。

C.颈年富有画面感,构图讲究,线条简约,色彩丰富,描绘了雄浑辽阔的塞外风光。

D.尾联写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行程是否还要延续下去。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斗法车迟国”等故事都写的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童年》中的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不仅在生活上关心阿廖沙,还教他识字读诗,是她的知心朋友。             

C.《琐记》中描绘了作者兴致勃勃阅读《天演论》的情景,《天演论》这本书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进化论的观点。             

D.鲁宾逊流落荒岛后想办法种植大麦、制作器具,修筑居所、驯养山羊,28年后设法回到英格兰,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语境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海燕搏击风雨,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翱翔出坚守的信念;    ;白莲笑迎骄阳,赤日炎炎的酷暑中绽放出坚守的信念。坚守信念,我们将心灵丰盈收获的土地;坚守信念,我们将生命吟唱成动人的诗篇。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语文老师让学生每天坚持背古诗,你的朋友小岳抱怨说:“都网络时代了,还背那些老掉牙的东西有什么用呢?”请你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写一段话劝说小岳,50字左右。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5)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6)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7)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10)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1)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言:“    。”《论语》

(12)有一种送得是长久的伫立,无言的凝望。“    ”描绘的就是这种意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

孟子对(齐王)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①;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②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①耨(nòu):除草。②制梃:拿起木棍。③彼:这里指秦、楚两国。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故患有所不 也:   

②地方百里而可以   

(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 以事其父兄

则无法家拂士

B.王如施仁政

皆以美 徐公

C.王 征之

朝而 ,暮而归

D.壮者以暇日 其孝悌忠信

邹忌 八尺有余

(3)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4)甲乙两文分别体现了孟子怎样的观点?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灿烂的红柳花

①戈壁沙漠中的红柳开的最灿烂的夏日里,我们去新疆最边远的且末县。

②走到半路,轮胎被锐物扎破,我们只好换上唯一的备用胎。这时,距离我们抵达的目的地还有几百公里,如果路上再有点问题,就没有办法了。

③我们把车开到人居集中的路边,正要找个人打听修轮胎的地方,一位大约五十岁的汉子骑着摩托车驶过来。我们刚一张口,那个汉子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可以用摩托车驮着坏轮胎去修理,修好了就给你们送回来。”他的干脆利落,反而让我们起了疑心,万一是个骗局,轮胎可就有去无回了。我们迟疑地打量着他,只见这个汉子民工打扮,两道浓眉下一双眼睛清澈透亮。我虽然心里有些不踏实,但和司机交换了一下眼神,还是同意了那人的做法。

④我们在路边等了两个多小时,不见那人回来,心里有些发毛。忽然,摩托车的轰鸣声,打断了我们的猜测,那个汉子真的回来了。轮胎拴在摩托车后座上,那个汉子满头大汗,路上飞扬的尘土把他的脸弄得灰蒙蒙的,但那双眼睛依然清澈透亮。

⑤他下车后,有些气喘地说:“让你们久等了,修理铺的人吃饭去了,找了一阵子,这才修好。”说着他把修好的轮胎递给我们,又递给我们一只半新的充气筒。我们要给他修理费和充气筒的钱,他执意不要,若无其事地说:“修理铺是我亲戚开的,只是花了点工夫,材料不值钱。那只充气筒放在家里也没什么用,送给你们应急吧!”反复推让之后,他还是没有收下我们的钱。

⑥我们在向他表达谢意时,问了他的尊姓大名,他只说姓王,说完骑上摩托车调头就走了,消失在飞扬的尘土里。我忽然想到,在整个过程中,他并不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何处去,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好像我们曾经相识……

⑦真是“祸不单行”,返程的那天,在茫茫胡杨林里,汽车在一个急转弯处失去了控制,四轮朝天。我和另一位轻伤的同事拖出了另外两位伤势较重的,拦住一辆车,车上的人二话没说,就把重伤员送往油田医务所急救。但由于我们所处之地偏僻,手机没有信号,剩下我们两个人只得托过路人捎信求援。晌午的胡杨林异常闷热,地上的小虫子爬来爬去,蚊子似乎铆足了劲,成群结队地“问候”我们,风好像睡着了,一点动静都没有。偶尔路过的车辆,临近出事地点,放慢一点儿速度,又疾驰而去。

⑧太阳移到了西方。我们坐在地上,背靠着树干,呆呆地任凭塔里木的热浪蒸煮和蚊子亲吻。就在我们又累又饿昏昏欲睡的时候,一辆半旧的北京吉普鸣着喇叭,停在我们附近。一位扎着花头巾,上穿粉红色花格短袖上衣,下着花裙子的中年维吾尔族大嫂从车上下来,一名汉族司机帮她从车上拎下两包东西,向我们走来。

⑨那两包东西摊在一块树荫下的平地上,一盆拉条子面,一盆香味扑鼻的炒菜,一壶茯茶,几个盘子和茶碗,几双筷子。维吾尔族大嫂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一边招呼我们吃饭,一边回答我们的问题。原来,她是路边开饭馆的,听过路的人说这里出了车祸,就做了饭菜,拦了养路段的车,和司机一起给我们送来了吃的。吃完饭,那位大嫂嘱咐我们不要担心,她已经托人送信到县政府,会有人来救援我们的。

⑩说罢,她和司机上车,我们诚恳地躬身谢别。吉普车拐了个弯儿,消失在一大片开得正艳的红柳花丛后面。我们张望着那簇红柳,目光久久不愿移开。

⑪红柳在戈壁大漠无人栽培,独自生长的灿烂的红柳花自由绽放,丝毫没有取悦于人的意思,它的美是自然流淌的,让我总是想起那些在沙漠中帮助过我们的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第二至六段所写的事件。(3分)

(2)选文第三、四两段两次写汉子的眼睛“清澈透亮”,请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这样写的用意。(3分)

(3)选文第七段画线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下面A、B两句的表达效果哪句更好?说明理由。(4分)

A.那两包东西摊在一块树荫下的平地上,一盆拉条子面,一盆香味扑鼻的炒菜,一壶茯茶,几个盘子和茶碗,几双筷子。

B.那两包东西摊在一块树荫下的平地上,有吃的,有喝的,还有碗筷。

(5)结尾段有什么含义?(4分)

(6)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

A.选文以“灿烂的红柳花”为线索,讲述了我们去且末县途中的见闻。

B.选文第二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起因,为下文写我们出车祸做了铺垫。

C.选文的第五段中对那个汉子进行了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了他的细心周到。

D.选完第七至十段写了维吾尔族大嫂和路人帮助我们,有详有略,突出了中心。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了解自己的大脑吗

①世上的人时时刻刻,事无巨细都要用到自己的大脑。但是,人类了解自己的大脑吗?

②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也是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虽然只有1.5 千克左右的重量,但神经细胞的数量有1011~1012个,相当于整个银河系星体总数。大脑的复杂性还在于神经细胞在形状和功能上的多样性,以及神经细胞结构和分子组成上的千差万别。在脑中还存在数量更为巨大的角质细胞,对其作用人类至今仍然所知甚少。另外,大脑并不只是一团相互纠缠、杂乱无章的细胞,它具有高度的自组织性。例如:大脑可储存的信息总量相当于50 亿册图书,大脑神经细胞之间每秒钟可以完成信息传递和交换1000 亿次。

③作为人体的神经中枢,大脑是掌管人体感觉和运动的“司令部”,也是思想活动的“指挥中心”。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脏器的活动、肢体的运动、感觉的产生、机体的协调以及说话、识字、思维等,都是由大脑支配和指挥的。人类智慧也主要是由大脑完成的。

④大脑是迄今所知结构最复杂,组织最精细的物质,又是宇宙中进化最完美、功能最奇妙的系统和生命表现的最高形式。对大脑工作原理的认识最为肤浅。如果将大脑比作一个城市,那么目前的技术只能使人们看到城市的大概轮廓,却无法了解里面发生了什么。因此,大脑之谜与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并称人类面临的四大科学难题,而大脑之谜是四大科学难题之最。

⑤加强脑科学研究将有助于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医学研究已经发现了超过500 种脑部疾病,包括偏头痛、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2008 年的一项统计表明,全世界有20 亿人罹患与脑有关的疾病,为此耗费超过 20 万亿美元。在欧洲,约三分之一 的人口会患上与脑有关的疾病,几乎影响所有的欧洲家庭。加强脑科学研究可以揭开大脑高智能、高效率、低能耗之谜,对人工智能、行为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发展都有重要带动作用。同时,脑科学研究属于高科技附加值项目,在加强脑科学学研究的过程中,基于基础性研究而诞生的新学科和新产业将大量的涌现,并将产生众多的就业机会,以此为基础的产业必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有研究报告显示,自2009 年以来,人脑工程领域的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12 年相关产业规模约为10 亿美元,2020 年有望增长至60 亿美元,脑科学领域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⑥我国虽在脑科学领域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并且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尚缺乏统一的规划和不同学科与技术之间的系统集成,应着眼于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军事、安全发展,形成满足国家意志和发展需求的国家目标,组织优势研究单位联合攻关,积极抢占脑科学战略制高点,同时引导脑科学研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作出贡献。

(1)阅读选文第二段,说说大脑为什么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4分)

(2)第三段中划线的语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请概括选文第五段的说明内容。(2分)

(4)选文第六段加点词语“一些”,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分)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我们读书写字,唱歌跳舞都是由大脑支配和指挥的,我们的智慧也主要是由大脑完成的。

B.大脑结构复杂、组织精细、进化完美、功能奇妙,是大脑之谜成为四大科学难题之最的原因之一。

C.目前脑科学研究的技术已经很发达,这些技术是人们对大脑的工作原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D.我国在脑科学领域开展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今后的发展要注意形式统一的规划和不同学科与技术之间的系统集成。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民信”比天大

①子贡问孔子怎样理政。孔子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果要去掉一项,先去哪一项?孔子答:“去兵。”又问,再去一项呢?答曰:“去食。”可见,在孔子看来,“民信”比天大。所谓“民信”,即取信于民。可以说,只有取信于民,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

②孟子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国共产党正是取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才缔造了共和国。无论古今,只要能获民心,便能得天下、治天下。相反,即便是高城深池,坚甲利兵,也不足恃。历史的常态就是这样:人心不摇,莺歌燕舞;人心不附,鸟散猿吟。

③欲民信之,先要“修己”。这里的修己,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让百姓信任的修己。这种修己,要习惯于晚上“过电影”;想想当天为百姓做了哪些事?还有哪些事没做好?第二天应该怎么干?也要习惯于听取“谔谔之音”。毕竟,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唐太宗即位时,曾下诏全国免征银免调一年。但不到4个月,便下诏要征集16﹣18岁身强力壮的男子入伍。魏征得知后,两次抗旨,并谏言唐太宗:朝令暮改,怎能让百姓相信?魏征的“谔谔之音”,让李世民顿悟,下令停征。正因李世民此后的纳谏修己,进而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盛世。

④欲民信之,还要“正己”。老百姓信谁,常常不是听他讲得多动听,而要看他做得是否能够服人。隋朝的赵轨,任齐州别驾时,看到邻居家的桑甚落到自己家,他不是捡为己有,而是“遣人悉拾还其主”;做原州总管司马时,一次夜行,身边人的马不小心跑进农田,踏坏了老百姓的庄稼。他立即下马,等到天明,找到庄稼的主人,偿付了钱才离开。他的行为,让老百姓深为叹服、信服。他被调离齐州时,父老乡亲挥泪说:“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原州的百姓官吏更是对其由信而学,“莫不改操”。

⑤欲民信之,更要“后己”。人,皆有个人私事。但当了“官”,做了“公仆”,就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凡事先人而后己。只有“先人”,才能得人,得心;只有“后己”,老百姓才会自动跟上来、聚过来。

⑥总而言之,只有为民着想者,才能使民信之,民服之,民从之。

⑦每名官员都要时时牢记“民信”比天大,处处践行“民信”比天大。只有聚焦于民,百姓才能拥护政府,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

[注释]①谔谔:形容直话直说。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4分)

(2)选文第二段中画线句子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选文第三四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4)选文第七段有什么作用?(2分)

(5)选出下列事例中不适合充当第五段论据的一项  (3分)

A.曹刿不顾乡邻的劝阻,主动去见鲁庄公,与庄公共谋克齐大计。

B.郑板桥未经上级批准,自己做主打开官方救助难民,后来因此被革职。

C.贪官刘**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利,为自己谋取利益,沦为人所不齿的“阶下囚”。

D.焦裕禄不顾自己身患重病,兰考县人民治沙脱贫,赢得了兰考人民的爱戴。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就这样长大了

(二)        之间

要求:①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