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名句积界与运用

(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2)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4)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杜甫在《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绵时盼望得到家人平安讯息的句子是: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句子是:    

(7)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    ”两句赋予山河以生命和情感,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仕途受挫却仍然要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句子是:    

来源: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   (人名)。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 陛下   

②悉以   

③苟 性命于乱世   

④以 其咎   

(3)参照示例,分析"诚"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示例:"诚宜开张圣听"中,"诚"是确实,的确的意思。强调了广开言路的必要性,引起刘禅重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诚"是确实,的确的意思。强调了   

(4)请从第⑦段中找出作者接受先帝"临崩"重托以后所做的事。

(5)本文言词恳切,感人至深。请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来源: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子经,尝作《通鉴续编》,书宋太祖废周主为郑王,雷忽震其几。子经厉声曰:“老天便打折陈桱之臂,亦不换矣。”后三日,子经因昼寝,梦至一所,类王者居。有人入报:“陈先生至矣!”其中坐者衣黄袍,起坐待之,曰:“朕何负于卿,乃比朕于篡邪?”子经心知其宋祖,对曰:“陛下欲臣死,即死耳。史贵直笔,不可易也。”遂惊寤。

(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有删节)

【注释】①陈子经:陈桱,明初史学家。②宋太祖废周主为郑: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取得政权,废周主为郑王。③比朕于篡:把我与篡位者等同。④史贵直笔:史官贵在秉笔直书,无所避忌。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子经因昼寝  

②不可易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陛下欲臣死,即死耳。

(3)这个故事借梦境塑造了陈子经怎样的形象?

来源: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

宗璞

       图书馆,在一座大学里,永远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里钻研学问,学子在这里发奋学习,任何的学术成就都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

       我结识清华图书馆是从襁褓中开始的。我出生两个月,父亲执教清华,全家移居清华园。母亲在园中来去,少不得有时抱着我,或用婴儿车推着我。从那时,我便看见了清华图书馆。我想,最初我还不会知道那是什么。渐渐地,能认识那是一座大建筑。在上幼稚园时就知道那是图书馆了。

       图书馆外面的石阶很高,里面的屋顶也很高,一进门便有一种肃穆的气氛。说来惭愧,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第一次走进图书馆。父亲当时在楼下,向南的甬道里有一间朝东的房间,我和弟弟大概是跟着父亲走进来的。那房间很乱,堆满书籍文件,我不清楚那是办公室还是个人研究室,也许是兼而用之。每次去不能多停,我们本应立即出馆,但常做非法逗留,在房间外面玩。给我们的告诫是不准大声说话,于是我们的舌头不活动,腿却自由地活动。我们把朝南和朝西的甬道都走到头,甬道很黑,有些神秘,走在里面像是探险。有时我们去爬楼梯,跑到楼上再跑下来。我们还从楼下的饮水管中,吸满一口水,飞快地跑到楼梯顶往下吐,听见水“啪”的一声落地,觉得真有趣。我们想笑却不敢笑,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被人发现。

       上小学时学会骑车,有时由哥哥带着坐大梁,有时自己骑,当时校中人不多,路上清静,慢慢地骑着车左顾右盼很是惬意。我们从大礼堂东边绕过来,到图书馆前下车,走上台阶,再跑下来,再继续骑,算是过了一座桥。我们仰头再仰头,看这座“桥”和上面的楼顶。楼顶似乎紧接着天上的云彩。云彩大都简单,一两笔白色而已,但却使整个建筑显得丰富。多么高大,多么好看。这印象还留在我心底。

       从外面看图书馆有东西两翼。东面的爬山虎爬得很高。西面的窗外有一排紫荆树。那紫色很好看,可是我不喜欢紫荆,对于看不出花瓣的花朵我们很不以为然。有人说紫荆是清华的校花,如果真是这样,当然要刮目相看。

       抗战开始,我们离开清华园,一去八年,对北平的思念其实是对清华园的思念。在清华园中长大的孩子对北平的印象不够丰富,而梦里塞满了树林、小路、荷塘和那一片包括大礼堂、工字厅等处的祥云缭绕的地方。胜利以后,我进入清华外文系学习,在家中虽然有一个小天地,图书馆是少不得要去的,我喜欢那大阅览室。这里是那样安静,每个人都在专心地读书,只有轻微地翻书页的声音。几个大字典架靠墙站着,字典永远是打开的,不时有人翻阅。我总是坐在最里面的一张桌上。因为出入都要走一段路,就可以让自己多坐一会,在那里看了一些参考书,做各种作业。在家里写不出的作文,在图书馆里似乎是被那种气氛感染,很快便写出来,当然也有时在图书馆做功课不顺利,在家中自己的小天地里做得很快。

       在这一段日子里,我惊异地发现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小,不像儿时印象中那样高大,但它仍是壮丽的。也常有一两笔白色的云依在楼顶。

       四年级时,便要做毕业论文,可以进入书库。置身于书库中,真像是置身于一个智慧的海洋,还有那清华图书馆著名的玻璃地板,半透明的。让人觉得像是走在湖水上,也像是走在云彩上,真是祥云缭绕了。我的论文题目是托马斯•哈代的诗,本来我喜欢哈代的小说,后来发现他写诗也是大家,深刻而有感染力,便选了他的诗做论文题目。导师是美国教授温德。在书库里留恋徜徉真是乐事。

       那时,图书馆里有教室。我选了邓以蛰的美学,便是在图书馆里授课,在哪间房间记不起了。这门课除我之外还有一个男生。邓先生却像有一百个听众似的,每次都做了充分准备,带了许多图片,为我们放幻灯。幻灯片里有许多名画和建筑,我在这里第一次看见蒙娜丽莎,可惜不记得邓先生的讲解了。这门课告诉我们,科学的顶尖是数学,艺术的顶尖是音乐。只是当时没有音响设备,课上没有听音乐。

       从清华图书馆里走出来的还有少年闻一多和青年曹禺.闻一多一九一二年入清华学堂,在清华学习九年中,少不了要在图书馆读书,在九年中他课余写的旧体诗文还自编为《古瓦集》。去年经整理后出版,可惜我目力太弱,已不能阅读,只能抚摸那典雅的蓝缎面,让想象飞翔在那一片彩云之上。

       曹禺的第一部剧作《雷雨》是在清华图书馆里写成的。我想那文科的教育,外国文学的熏陶,那祥云缭绕的书库,无疑会影响着曹禺的成熟和发展。我们不能说清华给了我们一个曹禺,但我们可以说清华有助于万家宝成为曹禺。我想,演员若能扮演曹禺剧中人物,是一种幸运。他的台词几乎不用背,自然就会记得。“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头,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上中学时,如果有人说一句“太阳出来了”,立刻会有人接上“黑暗留在后头”。“我的中国名字叫张乔治,外国名字叫乔治张”,短短两句话给了多么宽广的表演天地。也许这是外行话,但这是我的感受。

       从图书馆走出的还有许多在各方面有成就的人,无论成就大小,贡献大小,都是促使社会进步的力量,想来,在清华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教职员工都会感到安慰。

       今年夏天,目疾稍稳定,去清华参观新安排的“冯友兰文库”,便也到图书馆看看。大阅览室依旧,许多同学在埋头读书,安静极了。若是五年换一届学生,这里已换过十届了。岁月流逝,一届届学生的黑发变成银丝,但那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在。

(选自《烟斗上小人儿的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有删节)

【注释】①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出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②曹禺:本名万家宝。

(有删节)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缭绕  ②告诫  ③刮目相看  ④流逝  

(2)首段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3)“说来惭愧,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惭愧”?

(4)请写出作者在清华图书馆中亲身经历的事。(两件即可)

(5)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我们不能说清华给了我们一个曹禺,但我们可以说清华有助于万家宝成为曹禺。

(6)请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情感?

(7)作者为什么将清华图书馆称为“祥云缭绕的地方”?

来源: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甲】那宝玉本就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今日得了这句话,越发得了意,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一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不过每日一清早到贾母王夫人处走走就回来了,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

【乙】宝玉道:“也不用摆,咱们且作诗。把那大团圆桌就放在当中,酒菜都放着。也不必拘定坐位,有爱吃的大家去吃,散坐岂不便宜。”宝钗道:“这话极是。”湘云道:“虽如此说,还有别人。”因又命另摆一桌,拣了热螃蟹来,请袭人、紫鹃、司棋、待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处共坐。山坡桂树底下铺下两条花毡,命答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只管随意吃喝,等使唤再来。湘云便取了诗题,用针绾在墙上。众人看了,都说:“新奇固新奇,只怕作不出来。”湘云又把不限韵的原故说了一番。宝玉道:“这才是正理,我也最不喜限韵。”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1)以上两则选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清代明代小说家  (人名)。

(2)请写出【乙】文中加点“这话”指代的具体内容。

(3)【甲】【乙】两文共同体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来源: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实践

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棋盘上的中国智慧

【横生妙语】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共同进入学校围棋大赛决赛,主持人夸奖他们说“你们两位争夺冠军,真是  啊!”

(1)根据语境,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应该是  

A.天壤之别    B.棋逢对手    C.半斤八两

【棋传雅趣】棋是古代文人雅士的爱物,经常出现在文人笔下,传情达意,平添雅趣。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请你找出诗人巧借棋子描写等待友人的情景的句子,准确、工整地抄写下来。

【缘棋悟理】围棋中蕴含着深邃的人生道理,如孟子以弈为喻指出①“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又如苏轼在谈下棋的感受时说:②“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3)请从以上画线处任选一句,写出这句话带给你的思考。(不少于50字)

来源: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来源: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每个向上的民族都需要英雄精神的滋养。

       一代代英雄人物身上闪耀着坚守理想、挑战困难、勇于担当、敢于胜利的精神光辉,这些精神在英雄的血脉中流淌,陪伴着他们一路前行。

       请在这些英雄精神中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出你的理解和感受。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

来源: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