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沸腾B.动植物的呼吸

C.石油炼制D.海水晒盐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粉末B.读取液体体积

C.过滤D.稀释浓硫酸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2H ②H2O ③

A.①表示两个氢原子

B.②可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③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D.⑤中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元素

B.化学与环境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②食用奶制品可补充钙元素

③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①二氧化碳、甲烷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②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多可能导致酸雨

③白色污染的消除办法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材料

①室内喷洒酒精消毒易引起爆炸

②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

③霉变的大米蒸煮后可以食用

①棉花、羊毛都属于天然纤维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③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大

A.AB.BC.CD.D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反应前的质量(g)

9

X

7

6

反应后的质量(g)

1

2

29

24

A.x的数值为32

B.若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1:9

D.若丁为水,则甲或乙必定为酸或碱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B

鉴别NH4Cl溶液和K2SO4溶液

滴加NaOH溶液或Ba(NO32溶液,观察

C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MnO2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NO3

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A.AB.BC.CD.D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则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一定能够燃烧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原子核中都有质子和中子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

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D.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H、C、N、O、Na、K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单质  

(2)电子数为10的原子团  

(3)小苏打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4)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盐  

(5)一种常见液态燃料的燃烧  

(6)有复合肥生成的中和反应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2020年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氧乙酸是一种有效的新型冠状病毒消毒试剂,教室里喷洒后,同学们能够闻到特殊气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2)最近我国多地遭遇强暴雨天气,居民生活用水受到很大影响。我市自来水厂在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①过滤 ②吸附 ③消毒 ④蒸馏,其中没有用到的是  (填序号)。

(3)今年我国四川凉山州发生森林大火,消防官兵在扑灭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  

(4)我国口罩日产量从2月初到2月底实现了由不足千万到亿的突破。医用外科口罩以聚丙烯[(C3H6n]为主要原料,对细菌、病毒有很强的阻隔作用。聚丙烯[(C3H6n]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的原因是  

(2)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和铜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3)某同学称取黄铜(铜锌合金)样品2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剩余物的质量为119.8g,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A物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t1℃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且b、c中所含元素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  ;b的用途  (只写一种)。

(2)e﹣f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一个即可)。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CO2,装置C与B相比,其优点是  ;若用G装置收集CO2气体,气体应从  (填“c”或“d”)端进入。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活动一

甲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他们停止了滴加稀盐酸。经询问老师得知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活动二

乙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了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含有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CaCl2

猜想二:溶质有CaCl2和Ca(OH)2

猜想三:溶质有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方案设计】

方案

方法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不变色

猜想一正确

酚酞变红色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猜想三正确

【方案评价】小组同学通过讨论后认为:

(1)方案一能证明猜想二正确,但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

(2)方案二可行,但小组同学在记录时未记录完整,请你替他们补充完整。

【方案反思】(1)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

(2)某同学提出将方案一中酚酞溶液换成  (填写一种试剂即可)同样可以得出猜想二正确。

活动三

甲、乙两组同学将各自烧杯内的剩余物倒入同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大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再探究。

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为了进一步验证可能存在的溶质,请你帮助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任写一种可能情况):

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滤液中可能含有  

  

  

猜想正确,滤液中含有该物质

来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