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B.

服用碱性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用粮食酿酒

D.

纯牛奶变酸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pH

B.

闻气体气味

C.

读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宏观一微观一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图表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乙图A、B、C表示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据图所得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

镓是一种金属元素

C.

图C表示的是一种阳离子

D.

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 2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将零碎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下列归纳都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材料

1、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2、衣服上的油污用洗涤剂和汽油都能除去,其去污原理是一样的

3、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化学肥料

1、涤纶衣服的优点是吸湿透气性好

2、Fe 2O 3、CuO属于合金

3、鸡蛋提供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环保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2、煤矿井中一定要通风,严禁烟火

3、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1、为防止温室效应推广使用脱硫煤

2、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

3、废旧电池可以随手丢弃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学习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有(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0

5

12

20

反应后质量/g

8

5

30

x

(1)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8

(2)x=4

(3)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4)乙可能是催化剂

(5)若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16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杂和提纯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加入的试剂和操作

A

CO 2

CO

点燃

B

N 2

O 2

灼热的铜网

C

CuCl 2溶液

FeCl 2

加入适量铁粉,过滤

D

CaO

CaCO 3

适量的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

NaOH、Ca(OH) 2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向等质量的Zn、Fe中滴加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从H、O、C、N、Cu、Na六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    

(2)铵根离子       

(3)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4)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      

(5)属于有机氮肥的是      

(6)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化学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但是硬水不仅对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和诸多危害,生活上可以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精准扶贫使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地区也使用上了清洁的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使用后关闭阀门即可灭火,其原理是       

(3)2021年1月1日起,全国餐饮行业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禁管令"就此诞生。"禁管令"可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A.

白色污染

B.

酸雨污染

C.

臭氧空洞

D.

噪声污染

(4)"辣条"等劣质食品中常添加过量的"甜蜜素",有害人体健康。工业上由环己胺(化学式是C 6H 11NH 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环己胺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应用较为广泛,中国制造,让世界瞩目!

(1)航天: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    (填“高”或“低”)。

(2)交通:制造港珠澳大桥需要大量的钢铁,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3)冶炼:我国湿法炼铜很早就有记载,东汉《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则滤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是       

(4)应用:随州编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代表了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较高水平,青铜是铜锌合金。现有铜锌合金质量20克,与1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2)在t2℃时,将30克甲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    克。

(3)在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所得的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I是氧化物,I是一种有毒气体;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C由三种元素组成;G为紫红色。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   

(2)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图中各物质之间反应和转化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g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4)如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进入。(填"a或b")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来源于生活,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实验活动:

活动一:红砖粉末能做催化剂吗?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小明

A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

B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a克的红砖粉末。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产生的气体是    

(2)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小红

待反应停止时,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

(1)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红砖粉末的      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反思】小明和小红通过上述实验,一致认为红砖粉末可以做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但小强认为小明和小红说法不严谨,理由是                         

活动二:水壶内部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溶于水中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

【假设与猜想】

猜想Ⅰ:CaCO3

猜想Ⅱ:Mg(OH)2

猜想Ⅲ:                      (填化学式)

【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现象:白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Ⅰ正确。小雪却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谨,经过两人反复讨论,进一步设计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猜想Ⅰ成立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Ⅲ成立

验证猜想Ⅲ成立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活动三:验证NaOH变质有方法?

【方法归纳】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认为验证氢氧化钠变质可以从验证反应后的生成物入手,例如:加足量稀盐酸等出现气泡,加氯化钙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等来判别;也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强等变化来判别。

【学科渗透】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               

据此,小明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小红认为小明结论证据不充足,理由是                       

【再次实验】同学们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水或等量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甲图和乙图所示。图乙中      (填“Ⅰ”“Ⅱ”)表示等量NaOH溶液吸收CO2的曲线。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