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一)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熟石灰用作改良酸性土壤

B.

石墨用作电极

C.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

碳酸氢钠用作制发酵粉

来源: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世界充满着神奇的变化。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海水晒盐C.苹果榨汁D.棉花纺纱

来源: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湿衣晾干

B.

玻璃破碎

C.

冰雪融化

D.

纸张燃烧

来源:2021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工业制法的原理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工业炼铁

B.

工业制二氧化碳

C.

工业制氧气

D.

工业制纯碱

来源:2021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我国防控“新冠”疫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下列防疫相关措施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裁切无纺布制作口罩B.合成抗病毒药物

C.对消毒液加水稀释D.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来源: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蜡烛燃烧

C.

钢铁冶炼

D.

粮食酿酒

来源: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蜡烛液凝固

B.

肥皂泡破裂

C.

湿衣服晒干

D.

天然气燃烧

来源:2021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市即将正式跨入高铁时代。高铁钢轨制造使用的是含锰钢,轨道铺设时每段钢轨的长度达1~2千米,从而大幅减少了轨道接口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制造钢轨的材料是铁的合金

B.

钢轨制造时加入锰是为了增大硬度、增强韧性

C.

在钢轨接口处涂上油或扣上帽,可以防止接口锈蚀

D.

钢轨热胀冷缩、歪曲变形是化学变化

来源: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火箭转场

B.

燃料加注

C.

点火发射

D.

自动对接

来源:2021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B.

服用碱性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用粮食酿酒

D.

纯牛奶变酸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1)净水器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杂质,该净化过程主要涉及的变化属于    变化。

(2)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3)从元素组成种类上看,水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来源:2021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但是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成本较高。阿拉伯目前正在建设一面巨大的反射镜,这个装置会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钢制玻璃穹顶上,汇集后的热量可以使其中的海水蒸发。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此过程海水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防止全球变暖,我国承诺在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氢能,如图是利用太阳能制氢的示意图。

(1)如图实现了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其中电解水的过程是由电能转化为      (填“化学能”或“热能”)。

(2)从微观的角度讲,每2个水分子分解,会产生    个氢气分子。

(3)H2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3OH(甲醇)和H2O,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4)图中能够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来源: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1年3月,中央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根据图甲回答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2)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

①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②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图乙),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     能。甲醇合成时,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制取1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吨。

(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来源: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加氢几分钟,畅行数百里",这是2021上海车展上为氢能源汽车打出的标语。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氢离子,穿过电极A通过电解液移动到电极B与氧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而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 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

(1)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能。

(2)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原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网多余电能电解水来制取。已知1.2kg氢气大约可供某款氢能源汽车行驶100km,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1.2kg氢气至少需要电解多少质量的水。

(3)氢燃料电池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是:        

(4)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倒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可制得绿氢的是             

A.

水力发电制氢

B.

太阳能发电制氢

C.

火力发电制氢

D.

核能发电制氢


来源: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作为清洁能源,正逐步走进城乡居民生活。

(1)“西气东输”工程利于国家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极大改善了沿线居民生活质量。

①为防止传输天然气的钢管被腐蚀,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种)。

②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过程    (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③天然气的使用可有效减少酸雨形成。下列现象与酸雨有关的是    

A.石刻文物被腐蚀

B.全球海平面上升

(2)工业上以CH4为原料生产H2,制取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变换塔、洗涤塔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是:CO+H2OCO2+H2,CO2+H2O═H2CO3

①“转化炉”中有H2产生,参加反应的CH4与H2O的质量比   

②“洗涤塔”中气体从塔底通入,水从塔顶喷淋。这样操作的优点是        

③若有32g CH4参与反应(假设各步反应都完全转化),理论上可制得    g H2

(3)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是CH4被H2O分子形成的笼包裹,在海底低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结晶物质。

①可燃冰样品常存放于液氮储存罐中,其原因是                       

②可燃冰有多种结构,某H型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9H2O,分析其结构发现:平均34个H2O分子构成6个笼,每个笼只容纳一个CH4或H2O分子。这6个笼内容纳的CH4与H2O分子个数比是      (填最小整数比)。

来源: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中,   是身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水是生活中常见的溶剂,消毒用的75%酒精溶液是由无水酒精和水配制而成的,在抗击新冠病毒的疫情中,许多场所采用酒精溶液消毒,在喷洒酒精溶液进行消毒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                    

(3)水的硬度过大,饮用时不但口感不好,而且对健康有害,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降低水的硬度实质上就是减少硬水中               的含量。

(4)通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通电分解水来探究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   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由此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

来源: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气候变化中的海洋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有超过25万种生物生活在其中,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和交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忠实“朋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热量不断增加。海洋吸收了绝大部分全球变暖的热量,还“消化”了2~3倍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速度及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海洋变暖的速度增加了1倍。在过去的20年里,所有大洋盆地都观测到了持续数天到数月的极端海洋高温天气,即“海洋高温热浪”,它可以延伸数千公里的范围,深达数百米。热浪频发,易引起更强烈的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现象等。2006~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约3.6mm,为1901~1990年期间上升速度的2.5倍。海洋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强,会影响牡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有      (举1例,下同),能源有      

(2)海洋吸收热量发生的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海洋高温热浪”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              。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来源:2021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美湿地,水城绿都﹣﹣生态新盐城的美好画卷正在黄海之滨徐徐铺陈。

(1)保护沿海湿地,擦亮生态名片。

①湿地旅游要做好垃圾分类,野营产生的厨余垃圾应该投放到印有        (选填“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标识的垃圾箱。

②保护湿地,从我做起。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禁止围猎捕食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滩涂湿地大量植树造林,改善海边空气质量

C.就地焚烧枯枝、落叶,防止植物腐败污染水体

D.组织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宣传系列活动

E.沿海区域建设核电站,便于向海水中排放核废水

(2)瞄准低碳目标,发展生态能源。

①目前,我市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      等。

②风从海上来,电在风中生。我市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常选用具有良好      (填写具体性质)的铜质或铝质电线、电缆进行电力传输。

(3)治理串场水系,打造生态盐城。

如图是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一种装置。

①厌氧池中厌氧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并生成水和CO2等;有机物降解过程中      (选填“吸收”“放出”)能量。

②砂石层所起的作用是      

③植物浮床系统可吸收污水中的N、P、K等营养元素,既能防止水质富营养化,又能减少植物生长所需肥料的施用。请列举一例复合肥:      (填化学式)。

④到达出水口处流水,   (选填“能”“不能”)达标排放,理由是              (写出一条即可)。

来源: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1年5月29日,中国第二艘货运飞船“天舟二号”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直击长空”!令人骄傲的是“天舟二号”的关键铠甲—高精度铝合金材料为“哈尔滨造”。

(1)哈尔滨造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    (填字母)。

A.密度小、强度高

B.硬度小、易加工

(2)铝除了用于制造合金,还可以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时通过置换反应制取铁,同时生成氧化铝。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但储运困难。我国化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唐从辉,在中学时受化学教师所讲述的化学故事的影响,决心从事化学研究。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就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取得了氢能储运的重大突破。相信氢能源广泛应用后,我们的天空将更蓝、大气将更清新!因为,氢能的优点之一是:燃烧产物为水,      。氢气作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量由    能转化为内能。

来源: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钢铁是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英国学者R•坦普尔论证了我国古代冶铁技术世界第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已广泛利用铁矿石与木炭生产生铁,并加入“黑土”以降低生铁的熔化温度;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充氧”等炼钢法。

①“黑土”含有磷酸铁(FePO4),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生铁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炼钢中“充氧”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    ,获得性能更好的钢。

(2)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

①“发蓝”过程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致密氧化膜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                 

来源:2021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中放出热量的是       (填字母)。

A.

碳与氧气的反应

B.

乙醇与氧气的反应

C.

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D.

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做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填字母)。

A.

积极植树造林

B.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D.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来源: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