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个存在本质区别的是(  )

A.

瓷碗破碎

B.

金属生锈

C.

动物呼吸

D.

醋的酿造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青铜

B.

棉花

C.

涤纶

D.

羊毛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液体体积

B.

测溶液pH

C.

熄灭酒精灯

D.

蒸发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C 6 H 12 O 6

B.

K 2 C O 3

C.

C 2 H 5 OH

D.

C H 3 COOH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可燃冰”开采中,如果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

臭氧空洞

B.

酸雨

C.

温室效应增强

D.

白色污染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

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C.

原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不能转化为原子

D.

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相同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是由 H O 两种元素组成的

B.

生铁的硬度小于纯铁

C.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D.

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生活中要适量补充碘元素

B.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许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

C.

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所以二者性质都相同

D.

CO 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 O 2 中少量 CO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甲醇( C H 3 OH ),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X的数值为3

B.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易与空气中成分反应而变质

B.

蚊虫叮咬后涂抹 NaOH 溶液减轻痛痒

C.

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

NaOH 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魅力化学,多彩世界。

【资料】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是通过两个化学反应形成的:①石灰岩中难溶的 CaC O 3 遇到溶有 C O 2 的水生成可溶的 Ca HC O 3 2 ;②溶有 Ca HC O 3 2 的水遇热或压强变小时会分解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

(1)请写出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溶有较多碳酸氢钙的水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用    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3)要去溶洞探险,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照明方式最好选用    (填“手电筒”或“火把”),原因是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相关信息。

(1)每一小格可以提供的基本信息有    

(2)表中蕴含的递变规律之一是    

(3)铝由    构成,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未看到明显现象,猜测其可能原因是    ,实验后将铝片回收再利用的意义是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溶液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34.0

40.0

45.5

51.1

56.7

KN O 3

31.6

63.9

110

169

246

(1)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2)40℃时,能否配制质量分数为35%的 KCl 溶液,原因是    

(3)为除去 KN O 3 中混有的少量 KCl ,将固体样品加水溶解,然后加入适量的    溶液,过滤、蒸发即可。也可以用    的结晶方法。在实验中,常将固体样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的目的是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活动。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于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3)向装置A中加入少量氧化铜作催化剂,再向其中加入68g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结束后,共产生1.6g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实验小组同学用石灰石和6%的稀盐酸制取 C O 2 时,发现固体仍有大量剩余,但不再产生气泡,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5)以下反应均可生成 N H 3 (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 N H 4 Cl + Ca OH 2 ¯ ¯ CaC l 2 + 2 N H 3 + 2 H 2 O

N H 4 HC O 3 ¯ ¯ N H 3 + C O 2 + H 2 O

CaO + N H 3 H 2 O N H 3 + Ca OH 2

结合以上装置,适合作为实验室制取 N H 3 的反应原理有    (填序号)。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探究是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近年来,自热食品种类繁多。只需将撕去塑料膜的发热包放入凉水中,就能享用美食,很受年轻人的追捧。实验小组同学买来一份自热食品进行以下探究。

【资料】Ⅰ.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钠、铝粒。

Ⅱ.铝能和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NaAl O 2 )和氢气,偏铝酸钠溶于水。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小组同学取出发热包,撕去塑料膜,放入适量凉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迅速膨胀,同时还可观察到发热包内固体变硬结块,其可能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使用发热包过程中,禁止明火的理由是    

探究二:反应后混合物中部分成分的探究。

根据以上操作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3)操作Ⅰ的名称是    

(4)根据现象①得出:滤液A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根据现象②③分析得出:固体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综合分析得出:现象③中产生的气体,其成分的组成可能为    

(5)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进行反思总结,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

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

B.

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C.

禁止用湿手接触发热包

D.

使用过程中应保持通风

来源: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