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比较(jiào)记载(zǎi)惩恶扬善(chéng)
B.称职(chèn)处理(chù)情不自禁(jīn)
C.畸形(qí)庇护(bì)茅塞顿开(sè)
D.机械(xiè)强迫(qiǐng)轩然大波(pō)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泌——分歧
解说:两个“分”字意思相同,“把整体事物变成几部分”。
B.传奇——传媒
解说:两个“传”字意思不同。“传奇”的“传”是“情节离奇或超越寻常的人或事”;“传媒”的“传”是“传播”的意思。
C.情投意合——走投无路
解说:两个“投”字意思相同,都是“迎合”的意思。
D.满载而归——载歌载舞

解说:两个“载”字意思不同,“满载而归”的“载”是“装载”的意思;“载歌载舞”的“载”是“充满”的意思。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华大学的校训:       ,厚德载物。 这句话        ,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和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②在小明离家上大学的前一天晚上,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从明天起你就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了。你要记住:念名牌大学,并不意味着就是名牌大学生。         ,要永不骄傲,要抱着      的态度,刻苦学习,争做名副其实的名牌大学生。

A.①句填“再接再厉”“苦口婆心”②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①句填“再接再厉”“苦口婆心”②句填“玉不琢不成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①句填“自强不息”“言简意骇”②句填“玉不琢不成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①句填“自强不息”“言简意骇” ②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语境,将下列短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多彩的锦罗绸缎,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五光十色的花线,清澈透灵的少女,绣制出了苏绣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精致、针法活拨、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            
(选自《苏绣,江南女子的美丽情结》作者:彳亍虾)
①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
②楼阁具现深邃之体
③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④山水能分远近之趣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我想要吉姆的颜料,想要极了。几乎想得心都要疼痛了。
理解:划线部分用夸张修辞手法,突出了“我”想要得到颜料的迫切心情。
B.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理解:语段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征和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缚住悬崖迎风傲雪的松柏,启示我们只有不畏艰险,昂扬向上,才能尽显生命的意义。
理解:划线句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稻穗、蚂蚁抬骨头和松柏的特征以及给人的深刻启示。
D.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理解:划线句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所有宾客被我窗外奇景所倾倒,从而突出了窗外景色迷人。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从外面跑回来,听见有人喊‘黄涛没右手’,后来就打起来了!”
B.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C.下午去敬老院扫院子,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D.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陋室铭》中描写主人与外界交往的语句是: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战国策》简称《国策》,属国别体史书,是汉代  ①  根据历史文献整理编辑而成。
全书分西周、东周等  ②  策。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有文学价值。《邹忌讽齐王纳谏》生动地描述了邹忌  ③     的故事,刻画了邹忌这个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形象。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学校开展“建‘绿色北京’,做环保先锋”主题宣传月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依据下面提供的四个材料,请你说出学校开展“建‘绿色北京’,做环保先锋”主题宣传月活动的原因。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2011年2月24日电(记者殷丽娟)记者从24日召开的首都绿化美化总结表彰暨动员大会上获悉,北京市城市森林面积在“十一五”期间大规模增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2平方米提高到15平方米。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林地总面积达到104.69万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绿地面积达50平方米。
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说,2010年北京市新增造林面积1.07万公顷,新增城市绿化面积617.5公顷,改造绿地面积369.3公顷,义务植树400万株。
根据规划,到2015年,北京市将新增造林面积7万公顷,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三大绿色生态体系,实现城市绿化量明显增加。
【材料二】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2006-2009年空气质量的相关数据,绘制统计图如下:
【材料三】
2009年十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百分比统计表:

城市
北京
上海
天津
昆明
杭州
广州
南京
成都
沈阳
西宁
%
78
91
84
100
89
95
86
86
90
77

【材料四】
《“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全面投身“绿色北京”建设的进程中,首都青年必将锻炼成长、成才发展,为将北京建设成为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奉献青春和力量!”
根据下面材料,结合班内实际,请你为班级确定一个活动项目,提出三条具体活动内容。
【材料五】
《“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指出:青年绿色保护行动旨在针对首都生态环境建设
实际,通过开展节水护水、植绿护绿、抵制污染、美化环境等环境保护基础性实践项目,组
织广大青年投身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努力为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答:活动项目:                             
活动内容:                                                            
                                                                         
请你为班级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答: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指出与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弄虚作假  B.假人假义   
C.假戏真唱  D.假公济私   
(2)走送之
A.飞沙走石  B.走南闯北
C.走马观花  D.走投无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                                
(2)不敢出一言以复         翻译: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填空
选文从借书抄录之劳,     ①       , 百里投师之艰;        ②      四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年时代求学的艰苦。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有删改)
梁衡
①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但没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
②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榕为屏,一对古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进门是一庭院,满院绿树披道,杂花映目,一条五十米长的甬道直达二门,路两侧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这绿阴的清凉和古碑的幽远先教你有一种感情的准备,我们将去造访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
③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晋,以后多有变迁。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诸葛祠前香火旺,刘备庙前车马稀。到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君臣合庙,刘备殿在前,诸葛亮殿在后,并正名为昭烈庙(刘备谥号昭烈帝)。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直到今天。
④诸葛亮殿,殿柱矗立,贯大地正气,殿门前敞,容万年之情。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kān)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掩遮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         (甲);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       (乙)。透过他深沉的目光,看到他a在国乱家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心系天下;b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八十万曹兵灰飞烟灭;c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浊泪;d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一颗坦然无私的心。
⑤一千七百年前,诸葛亮输给了曹魏,“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唱出了这个悲剧的主调。诸葛亮殿南面东西两廊的墙上嵌着岳飞草书的前后《出师表》,笔走龙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长夜闪电;读着“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读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看那墨痕如涕如泪,笔锋如枪如戟,仿佛听到了这两位忠臣良将遥隔九百年的灵魂共鸣。这座天井式的祠院一千七百年来就这样始终为诸葛亮的英气所笼罩,并慢慢积聚而成为一种民族魂。
⑥历史早已过去,我们现在追溯旧事,对诸葛亮倍觉亲切。在他的一生中,诸葛亮实践自己做人的规范,尝试着把聪明才智发挥到极限,努力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他借此实现了作为一个人,一个历史伟人的价值,从而得到永恒。
阅读文段④,将下面两句话,放回原处(只填序号)。(2分)
A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     B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
甲:        乙:        
文段③交待武侯祠变迁的目的是什么?
答:                                                   
文段①中“深深的遗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文段④中划线的句子,写了有关诸葛亮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话分别说出四件事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品格。(4分)
答:a          b           c             d           
阅读文段⑤,结合“岳飞草书的前后《出师表》”的描写,说说你对“仿佛听到了这两位忠臣良将遥隔九百年的灵魂共鸣”的理解和评价(5分)
答: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共8分)
琴里知闻唯绿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
选自《人民政协报》2010年3月2日A4版(有改动)
①虎年春节前夕,蒙顶山绽放新绿,春茶已开始采摘。来自浙江、江苏等地的茶商顾不上过节,跑到雅安抢购蒙顶山名茶。随即2010年第一杯蒙顶山名茶最早面世于京、沪。
②蒙顶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2000毫米以上,故称“西蜀漏天”。蒙顶山下的雅安市则有“漏城”之名;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说。雨多而形成云多、雾多的景象。雅安地处北纬30度,位于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西进为青藏高原,向东是成都平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常年雨水充沛,四季云雾缭绕。这里的海拔高度、土壤、气候等,最适于茶叶的生长。
③蜀中三大名山中,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蒙顶山下茶。追溯蒙顶山茶的历史,起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事记”载:“西汉时,甘露祖师吴理真结庐蒙山,亲植茶树。”公元前53年,吴理真在蒙顶山驯化野生茶树,研究制茶工艺,开始了世界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据此蒙顶山成为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
④蒙顶山茶品质特佳。到了唐代,备受珍视。饮一杯蒙顶山茶,滋味清甘醇厚,唇齿留香,回味悠长。在常璩(qǘ)《华阳国志·巴志》中,我们可以寻找到蒙顶山茶最初的故迹。当年周武王会合四川的少数民族共同伐纣,巴蜀之茶就有进贡之记载——“园有芳翦香茗”。
⑤最让人称道的史实则是,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上开始了他一项传奇的植茶之行。7棵仙茶“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唐代《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到清代时,蒙顶山五峰被辟为禁地,七珠仙茶用石栏围起来,命名为“皇茶园”。现今,皇茶园遗址仍矗立在蒙顶山之巅。
⑥在我国,赞茶的名联佳句首推以民谚方式流传甚广的“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则更为丰富。当代诗人、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吟诵蒙顶山茶的华章佳句,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顶山茶文化。
⑦如今,“蒙山茶”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蒙顶山茶”证明商标批准注册。2008年,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⑧在蒙顶山天盖寺,有一块清代的石碑——《天下大蒙山》,上面记载的史实都已经远去,但茶文化早已深深植根于蒙顶山的泥土中。2004年9月,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蒙顶山下的雅安举行。来自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同发表了《蒙顶山国际茶文化宣言》——“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茶文明发祥地,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
阅读文章③——⑧段,完成下面表格。

 
品质特佳
茶祖吴理真植仙茶
 
蒙顶山茶
传统制作技艺
蒙顶山茶崇高地位
最早
 
不生不灭
皇茶园
特色独具茶文化
开发保护
 

阅读下面材料,从“蒙顶黄芽”中选择最突出的两点,具体说明蒙顶山茶的特征。
答:          
顶黄芽:是黄茶之珍品。宋代诗人文彦博《蒙顶茶诗》称“旧谱最称蒙山味,露芽云液胜醍醐”。蒙顶黄芽自唐至清皆为贡品。蒙顶黄芽采用早、嫩、鲜、壮独芽为原料,沿袭传统“包黄”独特工艺,精心制作而成,每千克蒙顶黄芽约8万粒茶芽组成。其形嫩芽肥壮,扁平匀齐;色黄润隐毫;汤黄透碧,香甜而鲜嫩,味甘醇鲜爽;冲泡品饮时,叶态似嫩笋,直立起伏。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苦乐年华是职业生涯第二定律》,完成下列各题。(共8分)
苦乐年华是职业生涯第二定律
史宪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的东西不是最好的选择范围,要进一步缩小到爱好的范围,再进一步缩小到能乐在其中的范围。成功者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本质,乐在其中是根本。所谓乐在其中就是别人看他在吃苦,而他自己却感到十分快乐。所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的东西”不是最好的选择范围,要进一步缩小到“爱好”的范围,再进一步缩小到能“乐在其中”的范围。
  成功者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本质,“乐在其中”是根本。所谓“乐在其中”,就是别人看他在吃苦,而他自己却感到十分快乐。
  所以,我们把“苦乐年华”列为生涯规划的第二定律。
  毛泽东乐于做教师,最终成为革命导师。基辛格乐于做会计,最终成为了美国会计——他象做会计那样算计着美国该不该从越南撤军——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美国的战略利益。亨利·福特乐于拆装机械,最终以生产流水线的强大优势缔造了汽车王国。
  怎么才算乐呢?著名的孔子学琴故事告诉我们:【甲】是知之,【乙】是好之,【丙】是乐之。所以,第二定律的第一推论是:获得知本是乐在其中的标准。
  把苦乐年华落实到具体的创业项目分析中,就是第二定律的第二推论:三环定位。
  分别画三个圈:自我所乐、市场所需、对手所苦,三个圈交集就是创业立项之地。
  你的所乐就是产品,客户所好就是市场,对手所苦就是对手因不能吃苦而逐步退出竞争。
  苦乐年华告诉我们,苦是乐的外包装,能吃得了那个苦,就能打开那个甜乐世界。所以,追求享乐的最佳方式是探求那种没有苦感的吃苦。
  知本主义时代,诞生了一个大行业——经验再造或称知识管理。
  在这个未来极大的就业与创业战场上,谁将如鱼得水?是那些乐于思想交互的人。
  乐于思想交互——不仅自己热爱思想,更热爱别人的思想。
  要知道,能够静心倾听、理解、分享别人的思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那些天生就爱听别人讲话,那些总是给下属充分发言机会的领导,那些总是关注领导意见的下属……,用别人的思想去指挥别人,这是新一代成功者最强大的秘密武器。
  
文章划线段落引用毛泽东、基辛格、亨利·福特三个事例意在表明       。(不超过20个字)
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出“在这个未来极大的就业与创业战场上,谁将如鱼得水?是那些乐于思想交互的人。”的理由。(用原文回答,不超过30字)
答:                                           
将下面三个短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
熟练弹奏、魂识作者 、理解内涵。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和谐”是幸福的源泉,是个人和集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家庭和谐给人以幸福和激励,班级和谐谐给人以欢乐和鼓舞,师生和谐给人以智慧和启迪,朋友和谐给人以力量和勇气……请以“和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