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广东]广东韶关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试题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开幕举行。各个国家的展馆均反映了该国的特色。下列展馆最能反映其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去年开始国家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后,可更新老旧汽车100万辆、家电500万台,直接拉动市场消费1000-1200亿元;回收利用各种资源近230万吨;稳定和扩大就业近5万人。同时,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拆解行业属于

A.劳动力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能源密集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º43´N,12º34´E)开幕。此次大会持续11天,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回答1-3题。
1.各国政府和民众特别关注这届会议,电视台对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进行现场直播时下列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北京夜幕降临                          B.伦敦烈日当空
C.纽约旭日东升                          D.孟买夕阳西下
2.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对于减排有的国家或组织持消极的态度,而有的持积极的态度,参与行动意愿高。下列国家或组织对减排持消极态度的是
A.欧洲国家                              B.“岛国联盟”
C.俄罗斯                                D.“高山国家”(如尼泊尔)
3.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河流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坡坎)两个形态要素组成(如图)。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造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构造运动形成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
B.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C.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D.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首先在上游快速下切形成阶地
2.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作用力不一样,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流域内植被稀疏,风化强烈,碎屑物质丰富,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流域内植被茂密。则
A.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
B.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易形成坡坎
C.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床以下切侵蚀为主
D.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流不易形成阶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的移民潮。据史料记载,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先后有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移民,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不鲜见的,如两晋时期的客家人南迁,北宋末年的中原人南迁。下列四幅图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主要原因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

A.“闯关东” B.“走西口” C.“客家人迁徙” D.“下南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为台湾三种主要农作物分布图,甲、乙、丙代表的农作物依次为
 

A.茶、稻米、甘蔗 B.稻米、茶、甘蔗
C.甘蔗、茶、稻米 D.稻米、甘蔗、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习惯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观察天空的太阳(右图),图中SN为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若a、b为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相同时刻(北京时间7:00)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天空中的太阳位置。据此回答下题。

P点位于

A.南半球135ºE B.北半球105ºE C.南半球105ºE D.北半球135ºE

若该同学于某日(天气晴)早晨7:00(北京时间)到达P点时看天空,太阳还未从地平线上升起,请判断,此时右图中④地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干燥 C.温和多雨 D.高温干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共29分)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乙、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分别有哪些?(8分)
(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5分)
(5)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原因。(4分)
(6)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7分)
材料一  珠江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省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连旱,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3月10日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8%,干旱区土壤处于严重缺墒状况。目前干旱仍在持续发展,并已经演变为秋、冬、春连旱。据预测,全省大部自3月16日至4月15日间仍将持续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趋势。从目前趋势分析,雨季到来以前全省干旱解除的可能性不大,云南极有可能出现秋、冬、春和初夏连旱的局面。截至1月30日,云南全省作物受旱面积1755万亩,有385万人、20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城市供水主水源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城区供水困难,昆明、曲靖、香格里拉等地近日连续发生山火……
(1)试比较红水河段和珠江河段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异同点。
(2)除了干旱外,试列举红水河段和珠江河段的主要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3)据报道,蔗糖、云南特产药材、普洱茶和深圳等地的花市价格上涨。试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4)本次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将对珠三角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