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高中地理水平测试(必修Ⅱ)模拟试题(二)

关于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处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②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现代型” ③非洲国家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的典型代表 ④大洋洲的人口增长模式是“过渡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3题。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0.675%   C.0.885%   D.0.9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3.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表现为
①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矛盾 ②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③人口增长过慢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 ④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为“鲜花和蔬菜生产与销售的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2题。

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足

阶段Ⅱ甲地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地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资源的减少,是人口增加的必然
B.目前,世界人口数已经远远超出了人口容量
C.居住地的纬度差异,明显影响到了人口生育率
D.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环境问题,不是按地理空间划分的是

A.区域环境问题 B.农业环境问题 C.局部环境问题 D.全球环境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水体污染 D.土地荒漠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及某郊区土地利用图”。该城市位于116°E,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5°26′。据此回答1-2题。

1.该城市计划在①②③④处空白地上新建一些工厂,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考虑,其中布局合理的是
A.①处建机修厂   B.②处建水泥厂   C.③处建电视机厂 D.④处建化工厂
2.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该城市的郊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①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发展相关加工工业 ②实现农、林、牧、渔各业均衡发展 ③在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地区发展粮棉基地 ④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汉平原需要调出的主要农产品是

A.小麦、甜菜 B.粮食、棉花 C.林木、乳畜 D.玉米、花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商业网点组织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网点都应设置在经济发达地区
B.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几个较大规模的商业网点
C.人口稀少的地区,不便设置商业网点
D.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只受人口分布和交通条件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城市内的商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的商业中心往往是政府组织形成的
B.城市的商业中心都形成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处
C.城市的商业中心都是以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而建的
D.商业小区应建在居民住宅区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城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的景观图”,读图分析回答。

1.商店和住宅位于
A.D区和A、C区  B.A区和B、C区   C.C区和A、E区  D.B区和E、D区
2.图中B、C、D、E功能类型分别是
A.工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住宅区 工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
C.住宅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D.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商业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1-3题。

1.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彼得堡
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3.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9•11”恐怖事件后,其经济持续下滑,但“硅谷”经济保持了较强的走势,主要原因是

A.电子产品供不应求产销两旺 B.产业结构及时调整,受市场冲击小
C.军事订货猛增 D.远离事发地,生产未受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作物的生产,主要取决于灌溉条件的是

A.中国东北的大豆 B.埃及的棉花 C.古巴的甘蔗 D.马来西亚的橡胶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近我国决定在部分城市率先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即在现有汽油中混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可以降低汽油的消耗,节省外汇。据此回答。
1.使用乙醇代替汽油的前途广阔,其原因是
A.乙醇属再生能源,汽油属非可再生能源      B.乙醇是一次能源,石油是二次能源
C.乙醇可以改变石油的成分,提高能源利用率  D.汽油价格太高
2.使用乙醇代替汽油所产生的影响是
A.降低大气环境污染                        B.推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C.延长汽车的使用时间                      D.加快我国乙醇工业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

1.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2.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世界著名城市带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中纬度地带 B.都位于平原地带
C.都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起着中枢作用 D.都是在工矿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6年,我国北方地区苹果价格大跌,并且出现滞销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C.气候因素 D.交通运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把许多电子工业装配企业迁到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和住房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           ④传播新技术、工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三个年代的四项人口指标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共7分)

(1)1949年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2)1965年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
(3)1985年我国人口增长呈现________的特点,该年人口净增长____________万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模式与农村人口增长模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城市为________,其优势区位是________。
(2)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在我国,与该城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
(3)________是古代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因此,________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工业布局,该地主导风向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工业区位除考虑风向外,还具有两个特点:
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处建有一大型服装批发城,这里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市计划在B处建该市商业中心,是否合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1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
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布局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发展到图2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对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吉林省西部改造沙漠荒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化的系统框图”。该系统的目的是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图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增加粮食产量 B.喂养牛羊 C.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D.提高经济效益E.粪肥

(2)以该系统的农业产品为原料,可以发展_______、________等加工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