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2010年高三新课标行星地球单元测试(1)地理试题

2010年初海地和智利先后发生地震。下表为两次地震的统计数据。

读上表,回答1~2题。
两国发生地震时,下列信息相同的是                                  

A.所处的季节 B.地球公转的速度
C.昼夜长短情况 D.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中国国际救援队于1月13日晚8时30分,乘专机从北京出发,途经温哥华飞赴海地,经过10个小时的飞行抵达温哥华机场(49°14′N,123°05′W),此时正值当地

A.清晨 B.午后 C.傍晚 D.深夜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3~4题。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A.66.5°N B.23.5°N
C.23.5°S D.66.5°S

旗杆影端位于 ② 位置时的日期可能为    

A.3 月 21 日 B.6 月 22 日
C.9 月 23 日 D.12 月 22 日

旗杆影端位置由 ② 变为 ③ 的过程中    

A.地球公转线速度逐渐加快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经纬网图,PQ表示晨线,回答8~10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南方,丙在乙的西南方
B.甲的地理坐标是(10°N,180°)
C.PQ线长度约为20000千米
D.甲在热带、乙在温带、丙在寒带

图中各点                                                      

A.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从大到小依次是:甲、乙、丙
B.气温年较差从大到小依次是:乙、丙、甲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从大到小依次是:甲、乙、丙
D.图示这天太阳高度变化从大到小依次是:甲、丙、乙

甲、乙、丙三点要全部进入新的一天,至少要过                    

A.14小时 B.18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图中虚线分别表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回答11~13题。

上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 A 点的日出时间为                  

A.北京时间 6 时 B.地方时 4 时
C.国际标准时间 6 时 D.纽约时间(西 5 区) 10 时

该日 A 地看到落日的方向为                                    

A.正西 B.西南 C.西北 D.无法判定

图中 A 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为        

A.46 度 52 分 B.23 度 26 分
C.43 度 08 分 D.66 度 34 分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4~17题。

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陡崖高于b处
B.a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
C.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
D.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30米以上

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图中d地植物比c地长势更好,最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坡度小
B.蒸发量小,土壤湿润
C.光照条件好,气温高
D.土层厚度大,地下水位浅

为了防止断面处山体滑坡,下列有效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                            ②修筑梯田 
③控制水流量                           ④整修加固裸露岩体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图中数字为经纬度),回答18~20题。

当北京时间是8月1日17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一个海峡附近             

A.甲海峡 B.乙海峡
C.丙海峡 D.丁海峡

图中四海峡附近既属于板块张裂地区又是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域分布的海峡  

A.甲海峡 B.乙海峡
C.丙海峡 D.丁海峡

人体健康与气候关系十分密切,四海峡所在地区的气候对人体健康比较有益是

A.甲海峡和乙海峡 B.乙海峡和丙海峡
C.甲海峡和丙海峡 D.丙海峡和丁海峡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21~22题:

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A.a B.b C.c D.d

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显示R冰山(69º24¹S,100º12¹E)已经从该地区厚厚的冰层中解体出来,它东西宽为13千米、南北长为24千米。目前,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慢移动。据此并读图完成23~24题。

图中j1与j2的经度有可能相差                                  

A.10º B.5º C.1º D.30¹

R冰山缓慢移动的海域分布在                                    

A.格陵兰海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在下图中甲、乙两县城之间修一条公路,从经济、社会效益综合考虑,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此刻“北京时间”为九点整,那么图中A地经度为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    ___。
(2)在此图所示时刻,赤道上属于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属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___________。

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0°

(3)图中B地在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        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      线。乙图此时 A 地的人发现天已经亮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        作用。
(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        。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3)据甲图分析, 30°N地区比 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              
(4)2009 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 1 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电。这种材料在我国的             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季节某日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表一),完成下列要求。

(1)该日太阳直射纬线的纬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图中虚线为南北极圈)



 

 

(3)该日,当太阳直射西10区的中央经线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
(4)若该日甲地(20,50)的昼长为13时13分,则乙地(20,130)的昼长为_________。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经纬度,设定了简易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测量。某方案及测量记录如下: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教学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图。测量日期:2002年12月22日。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58时角β最小,为52°56′;A为量角器中心O点的阴影,AB⊥PA。据此回答:

(1)当地的经度为             ,纬度为               
(2)当地该日的日出方向是           ,太阳直射地的日出方向应为          
(3)该地可能位于或最接近于长沙、重庆、武汉、西安四城市中的                
(4)该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大于、小于)南京。
(5)该地位于                                           
A.地势的第三阶梯                       B.地势的第二阶梯
C.湿润区                               D.暖温带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天文爱好者在某市旅游时,在A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是36°34′,在B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36°36',在游览完B山后,在山顶观测到太阳正好在正南方向时,他从收音机里收听到“BBC”播报国际标准时间为7月20日4点整。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A山的经纬线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A、B间的水平距离为5厘米,则上图的比例尺为                       
A.1:740000          B.1:74000                        
C.1:444000         D.1:44400
(2)为解决D处居民小区的吃水问题,建设单位原准备在D区就近抽取河水建一自来水厂,但被卫生防疫部门的否决。后有关部门经勘探决定在E地建一水库,E地水库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坝址造在该地的理由是                             
(3)为便于开发区的运输,准备从H地修建一铁路到火车站,在规划设计的K、Z两方案中应选择     ,理由是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单元验收(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