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福建]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下图表示不同的区域,实线表示明显的区域界线。虚线表示不明显的区域界线。ABC所表示的区域界线可能是:

A.中国、福建、福州
B.中国、季风区、福建
C.中国、季风区、外流区
D.中国、长江流域、闽江流域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多种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D.数字地球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某专题研究所选取的GIS图层,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学校分布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耕地分类和评价

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交通线路 ④地下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基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发展加剧加速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灌溉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矿产资源开发 D.气候异常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
①在农区改善耕作与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②在牧区增加水井数量,保障牧草有充足水源
③在缺水的流沙地区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

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得快
B.植物生长速度慢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

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已认识到热带雨林保护的意义,因此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
B.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矛盾的,不可调和
D.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是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 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

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资源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尘暴增加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四个国家2003年能源消费构成图。回答下列各题。

数字代表的四个国家中,能源消费以水电、核电为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原料工业 B.加工工业
C.采煤业 D.冶金业

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② ④ D.③ ④ 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2000年比1995年增加了10%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业占到主体地位
D.冶金、建材、化学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描述中能正确反映该河流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 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
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D.气候高寒,冬季断流

受长江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该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重点开发旅游业
B.中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发展工农业生产
C.下游疏通河道,改善水运条件
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日报》2006年7月27日报道: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珠三角面向内地的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新一轮转移的产业绝大部分属于

A.劳动密集型 B.知识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动力指向型

这样转移的结果是

A.转移了工业污染,减轻了就业压力
B.增加了生产成本
C.使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双赢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1为一幅我国山东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米,图中r表示河流,s表示林木,h表示住房,f表示耕地;下图2数据表示相应区域内各方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该河流的流向是            。   (2)该处的森林覆盖率为        
(3)耕地面积为         2,其海拔高度为        米。
(4)从地形看,此住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容易遭受        灾害。
(5)为配合区域荒山绿化,该地区准备栽培一批水果。请列举比较适合的水果品种(至少两种)。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新疆和田地区的有关材料和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材料一

年平均蒸发量(mm)
2600

 

年平均降水量(mm)
33

 
材料二
 

 
人口(万人)
耕地(万公顷)
20世纪50年代
50
12.7
20世纪90年代
150
18.1

 
(1)和田地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___;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___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2)三道防线中,林带主要发挥了____________、           _的功能;因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_________;蒸发量比沙丘地区___________
(3)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相应的字母填入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影响的关联图中(每个空格内限填一项,有的选项可不选用)。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
C.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D.绿洲沼泽化

E.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图,分析完成问题:

(1) 判读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A     河  C     省   D      
      铁路, ⑤        
(2)该区域的特色能源矿产是          ,其分布特点是                 ;                 ;
               ;                    。
(3) C省所处的地形区是         , 为了充分发挥该省的特色资源优势,加快特色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该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步伐,表现在
                    ;                    ;                    。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A处是田纳西河的发源地,此处地形为山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______    
_______
(2)在A、B、C三处中,人类活动的比较集中地区是_____ (填字母),该处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
(3)在A、B、C三处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好植被生态的是____ ,应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C代表田纳西河,这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             
               
(5))简要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发展水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⑴.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
⑵.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              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         业部门最为突出。
⑷.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             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⑸.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多项选择)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