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广东]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央电视台对发射实况进行了全球现场直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嫦娥一号”所绕探的天体属于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月球在内的是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在美国洛杉矶(西八区)美籍华裔商人万先生十分关注祖国的“嫦娥奔月”,热心的他决定观看这一实况转播,他应该在当地什么时候收看

A.10时05分 B.2时05分 C.5时05分 D.12时05分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时间2001年8月18日、26日和9月24日,太阳先后3次出现特大耀斑活动,大量x射线和质子爆发。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耀斑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这几次太阳活动造成的影响最可能是

A.引起电离层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B.使达到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指南针照样能够正确指示方向 D.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惟一有水的行星 B.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适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度相同的地方

A.地方时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日出时间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时间”不是

A.东八区区时      B.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C.120°E的地方时   D.东8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莞和纽约地方时不同,主要是因为

A.两地地理纬度不同  B.两地地理经度不同
C.两地自转线速度不同  D.两地自转角速度不同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四幅物体水平运动图,正确表示北半球的是(虚线表示物体原来受力方向,实线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运动方向)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西边铁轨磨损较重 B.对东边铁轨磨损较重
C.两边铁轨磨损一样重 D.对两边铁轨都无磨损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该沙岛最后将与河的哪岸连接在一起

A.M岸 B.N岸 C.沙岛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 D.不能确定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
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若黄赤夹角变大,则

A.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
B.温带的范围变大
C.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小
D.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C.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D.昼夜交替周期为23时56分4秒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在中国广州开幕,本届亚运会开幕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线速度:北京>上海>广州   B.夏至日昼长:北京>上海>广州
C.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广州>上海>北京  D.地转偏向力:广州>上海>北京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旦这天,下列城市中白昼最短的是

A.广州 B.哈尔滨 C.北京 D.上海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21°N B.45°S C.0° D.70°N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日期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是   

A.3月21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区            

A.高纬地区 B.温带地区 C.赤道地区 D.回归线附近地区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A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B.从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C.从赤道向南北递减 D.从南纬30°向南减少

图B中,反映的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内部由外向里的分层依次是

A.地幔、地壳、地核 B.地核、地幔、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岩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面辐射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弱
B.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有保温作用
C.蔚蓝的天空呈现蓝色是因为可见光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大气吸收
D.臭氧强烈吸收可见光,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不具有选择性的是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折射作用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气的保温作用体现在

A.短波辐射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大气逆辐射作用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深秋时节,我国北方菜农用浓烟笼罩大白菜预防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减少受害面积 D.浓烟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使保温作用更明显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幅图反映某地白天和夜晚的天气状况,其中气温变化最大的是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名称:A            ,C         带,D          
(2)图中的天体系统中包含有地球的是          ,其中最高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3)据图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原因是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上用→标出太阳光线。
(2)图示的是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        点(填近日或远日)附近。
(3)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此时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        值。
(4)C点的昼长是    小时,A点此刻位于       线上(填晨线或昏线)。
(5)A、B、C、D 四点的白昼长度由长到短排列是                             。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层(填字母),其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电离层位于_____层(填字母),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2)B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使该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_______,对流不明显,以_______________运动为主,天气晴朗稳定,利于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

(1)标出图中②③三个箭头的名称:
②            ;③            。
(2)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成分是平流层中的    和对流层中的      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     光。
(3)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       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