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辽宁]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图为某经线圈上部分地区纬度与太阳高度关系图,其中X为90°。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4:00,则Y的经度为

A.90°E B.150°E C.90°W D.150°W

若Y点在赤道上,则下列所描述的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正值我国“雪龙”号南极考察季节
B.华北地区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C.“黄梅时节家家雨”
D.天山四季牧场上牲畜所处海拔最高

若不知X的值,且M点在赤道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两点之间的经度差为180° B.Y点可能为极点
C.X的最大值为66.5° D.此日可能昼夜平分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乙图为“此日P地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P点的地理坐标为

A.70°S,90°E
B.70°N,90°W
C.70°S,90°W
D.70°N,90°E

此时北京时间为

A.m日22时 B.m日16时 C.(m+1)日14时 D.(m+1)日8时

此日后一周内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P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D.P地日出的时间变早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30°N地区几种朝向的窗户内每天可能受到太阳直接照射的时间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住宅窗户的下列朝向能使室内冬暖夏凉的是

A.南 B.东南 C.北 D.东北

如果该地区住宅窗户朝向西北,室内受到太阳照射时间最短的季节,游客可在

A.新疆摘葡萄 B.浙江采梅子
C.江西观桃花 D.重庆赏腊梅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气象台2009年2月22日6时继续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未来两天,新疆东部、西北地区大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将有5-7级偏北风,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四川盆地北部将有4-6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6-8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四川盆地北部将有4-6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6-8级,原因是

A.江河湖面摩擦力小   B.江河湖面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C.江河湖面气压梯度力大 D.江河湖面地转偏向力大

下图为该天气系统略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的交界,有关锋面L1、L2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冷锋、冷锋 B.冷锋、暖锋 
C.暖锋、暖锋 D.暖锋、冷锋

未来两天,图中N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前者升高,后者变大 
B.前者降低,后者变小
C.前者升高,后者变小 
D.前者降低,后者变大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两个城市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城市


平均气温
(℃)
1月
5
11
7月
29
27
平均降水量
(mm)
1月
47
75
7月
150
5

 
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哽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图,完成下列各题。

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

A.位于背风坡
B.地势高
C.西南季风影响大
D.相对高度变化大

甲地蒸发量最大的月份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4月――太阳高度增大,气温回升快
B.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大
C.8月――受副热带控制时间长,气温高
D.10月――受大陆气团控制,空气湿度小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就像一池子灰水上面浮泛的一只破旧篮球。而西山呢?大概那里盘古尚未开天,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于是,我感到:北京,需要风;北京昐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大气污染严重 B.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严重
C.大气中酸性气体比例过大     D.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气温升高

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C.湿度增加,产生降雨 D.气温降低,有风沙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所示区域中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a气候的雨季均在11月至次年4月
B.c气候在6-8月期间温和多雨
C.d气候的形成原因是该地远离海洋
D.e气候分布在纬度10°-20°的大陆东岸

关于甲、乙两地气候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甲、乙两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C.乙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有关
D.乙地气候的形成与沿岸暖流有关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区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河水补给潜水
B.潜水补给河水
C.河流东岸潜水补给河水,西岸河水补给潜水
D.河流西岸潜水补给河水,东岸河水补给潜水

若图中等潜水位线的等高距为5米,那么A、B两地的潜水水位差可能为
A、15米       B、20米
C、25米      D、30米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R为河流,H为山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图中洋流自南向北流,则R河流的汛期出现在

A.12月至次年1、2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若图中山脉的雪线7月份最高,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河流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
B.图中洋流可能是秘鲁寒流
C.图中洋流自南向北流
D.该地降水1月份比7月份多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按哥伦布的最初计划,他将一直沿

A.4°34′N航行 B.28°N航行
C.41°34′N航行 D.62°N航行

为加快航速,下列洋流中哥伦布航海时可利用的是

A.加那利寒流 B.拉布拉多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东格陵兰寒流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的丙、丁两洲的B、C两海域附近许多地理现象有明显的可对比性。有关B、C两海域附近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洲B海域附近的陆上区域都很湿润,C海域附近的陆上区域都较干旱
B、两洲的B海域附近丰富的渔业资源得益于离岸风引起的上升流
C、两洲的B海域洋流是寒流,C海域的洋流是暖流
D、B海域均有大河注入,盐度低于同纬度本大陆东岸
被索马里和也门环抱的亚丁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世界14%的海运贸易和30%的石油运输要经过此地。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7日12时43分,中交集团“振华4”号轮从苏丹返回途中,在亚丁湾遭遇海盗袭击,4小时后获救。“振华4”号轮从苏丹返回途中遇到海盗时(乙图),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A.当时,天气晴好,能见度很好,船员可拍下海盗袭击的清晰过程
B.为避免海盗登船,轮船向也门海岸靠近,轮船是顺风逆水而行
C.此时,海上多刮东北风,人影朝向东南
D.轮船吃水变浅,船体比两小时前有点上浮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积近240平方千米,由火山喷发、湖盆相对下陷而形成的达里诺尔湖,位于我国某省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图示是该湖及周边的水系图,分析以下描述完全符合该湖泊所处的地理环境的是

A.处于辽宁省的北部,丘陵地形,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是淡水湖
B.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高原地形,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是咸水湖
C.位于山西省,地形黄土高原,地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和大理岩,是淡水湖
D.位于河北省,太行山麓,地表多盐碱低洼地,是华北平原面积较大的淡水湖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但现在已经消失。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灌溉用水过多,植被被破坏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图中N为塔里木盆地的一内陆湖,M为湖边的一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A.地下水 夏季 B.冰雪融水 春季 C.冰雪融水 夏季 D.地下水 秋季

塔里木盆地的北部有炽热的阳光和洁净的空气,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下列关于该地区农业与农产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用水量大,单产高 B.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C.土壤贫瘠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D.蔬菜、瓜果含糖量特别大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A海域沿岸的地貌,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
B.轮廓破碎,不利于发展渔业生产
C.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
D.多港湾,主要由古冰川侵蚀形成

图中B山脉东、西两侧的水系特征不同的是

A.流域面积西大东小 
B.流量季节变化西大东小
C.河床坡度西陡东缓 
D.西侧为外流河,东侧为内流河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涌泉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涌泉水质变坏,最有可能是

A.图中城市排放的废水下渗所致
B.游客向涌泉乱丢垃圾所致
C.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
D.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

前些年,涌泉一度断流,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①在城市上空进行人工降雨                    ②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   
③限制城市地下水的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      ④绿化南部山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能体现森林→草原→荒漠的自然带更替的是

A.丙乙丁 B.丁丙乙 
C.甲乙丙 D.乙丙丁

和甲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暖流 B.大气环流
C.山脉迎风坡 D.寒流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为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某地水热状况与C和⑤地区相似,则该地

A.可能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B.土壤为肥沃的黑土
C.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水稻种植业 D.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下列水热状况的组合所对应的区域中,适合发展绿洲农业的一组是
A、D、②  B、E、⑤  C、B、⑥  D、C、④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甲图所示范围全部为昼半球,N点为北极点,B点为90°E经线与南极圈的交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
(2)A、B两点昼长相差__小时
(3)A点在C点的__方向
(4)根据甲图条件在乙图中绘出这一天的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5)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折线,并简述其规律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9月初国际奥委会公布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四个候选城市:芝加哥、马德里、里约热内卢、东京。最后巴西里约热内卢获得举办权,这也是奥运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里约热内卢在四个城市中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2)里约热内卢所在国拥有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该河流水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3)常以“三月如冰九月如烘”来形容马德里季节分明的气候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4)日本气候具有典型的海洋性,试分析其原因
(5)日本是世界上多火山、地震国家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

表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离海岸距离/km
0
52
104
208
312
416
520
624
728
水温/℃
14.7
16.4
17.4
18.4
19.1
19.7
20.3
20.8
21.2

(1)结合表,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
(2)图乙中M海域所在的纬度带为_____,该地一年中有__次太阳直射
(3)图甲所示区域位于___气压带与___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___,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在甲图中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
(4)根据前面的探究,判断该洋流的性质为___,并在乙图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
(5)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测量位置
距地面的高度(m)
测得的气压(hPa)
测量时间(格林尼治时间)
A
1.5
1036
2005.01.17.14:00
B
1.5
1004
2005.01.17.14:00
C
5500
506
2005.01.17.14:00
D
5500
512
2005.01.17.14:00

(1)四点气压差异由热力原因形成,在下图中相应位置上标出C、D两点并画出热力环流圈。

(2)若此热力环流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引起的,且位于北半球,则A可能为___(陆地、海洋),此时我国山东半岛多吹__风
(3)测量时,北京时间为___,此季节是否适合南极考察?___。原因是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