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江苏]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MN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图,回答问题。

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等值线a和b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为

A.2600 40 B.3000 50 C.3400 50 D.3000 60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世界地图的一段纬线。P以东是海洋,Q以西是海洋,S和T点之间是海域。回答各题。

S-T之间的水域是

A.台湾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莫桑比克海峡 D.英吉利海峡

P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地质学家估计,北冰洋海底储藏着全球四分之一未勘探的石油和天然气,很可能是个“大油库”。近年俄、美、加等国纷纷在北极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北极形势骤然紧张。下图为“地球极地投影图”,读图回答各题。

按最短的飞行距离,一架飞机从A到B飞行的方向为

A.沿AB所在纬线,向正东方向 B.沿AB所在纬线,向正西方向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近年北极地区争夺日益激烈,其原因不可能是

A.北冰洋海底储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B.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海底出露引发领土争夺
C.气候变暖将使北冰洋航海线日益繁忙
D.近年自然资源价格的提升将使资源的竞争愈加激烈

关于丙、戊两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②都在一个国家境内 ③两端都直接连接大洋 ④都是石油的重要运输通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为指标

甲湖泊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实地考察

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曲线a、b、c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中a、b线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c线是南、北方界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关于三大自然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距离海洋远,降水少,昼夜温差大,风能资源丰富
B.乙区因海拔高,太阳辐射弱,气温低
C.乙区与周边区域的界线a大体通过天山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D.界线b作为两区域之间界线明确

有关界线c及其南北方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界线c大体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B.界线c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界线c大体与冬季0℃等温线分布一致
D.界线c以北耕地均为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黄河中游山西省某地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示意图”。据图回答各题。

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铁矿石 B.石油 C.天然气 D.石灰石

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A.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B.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C.有利于缓解水资源不足的压力
D.促进第三产业合理发展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不合理的开矿、轮荒以及直接破坏植被,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下列有关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有计划地开展复垦工作
B.退耕还林还草,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
C.小流域综合治理,包括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
D.控制人口数量,实施大规模人口迁移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下列有关三种不同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B.观点一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C.观点二的结果是人地关系严重对立
D.观点三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地矛盾会自然消除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 “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据此回答问题。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好的区域是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西南区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大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面积大,人口少
B.西部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C.东部地区科技力量弱
D.东部地区的河流多注入北冰洋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棉花分布示意图”和“某国棉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发展棉花生产的区位条件,正确的是

A.两地光照充足,有灌溉水源
B.两地水热组合好,土壤肥沃
C.甲与乙相比,不利条件是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
D.甲与乙相比,有利条件是劳动力价格低,政策扶持力度小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各题。
资料一:2009年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召开了全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促进产业和劳动力积极、稳妥转移的政策与措施。2010年广州亚运会1200多亿的总投资,用于城市面貌和环境改善的资金占去了1090亿元。
资料二:广东省产业转移方向图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一些突出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滞后,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B.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地矛盾加剧
C.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腹地小,受世界经济危机冲击大
D.城镇数量增长快,但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且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

下列有关珠三角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叙述正确是

A.由于经济发展和当地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变小
B.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C.产业的转出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但也会造成该地区经济明显下滑
D.珠三角人口的转入势必造成更加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许多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衡,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因此需要大规模的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读“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资源类型,其中序号③、④分别为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序号对应调配的资源类型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①——西电东送,北、中、南三线均为水能发电
B.②——南水北调,其东线工程水量最丰富,但全程需抽水北上
C.③——西气东输一线,西起新疆轮南,东至长江三角洲
D.④——西气东输二线,主气源地来自中亚国家,目标市场以珠三角为主

下列有关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黄淮海平原缺水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南水北调的唯一受水区
B.黄河、长江和珠江(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将资源优势可转化为经济优势
C.西气东输二线可增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实现共赢
D.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只能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各题。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季风风向 D.纬度位置

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 花……”足见其土壤肥沃。但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A.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B.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C.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岛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在岛上从甲地到乙地修建铁路。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条较合理的线路。用图例“”画在图上。
(2)丙地比乙地降水量____(多或少),原因是____
(3)甲、乙两个港口筑港条件较好的是____,理由是____
(4)图中丁处地形为_____;A河上有瀑布分布,其顶端海拔高度范围是____
(5)有关于B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双选)
A. 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小
B. 不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
C. 该河干流全程长度约为300千米
D. 该河所在的岛屿位于西半球
(6)根据该岛的自然条件,适合在该岛发展的经济部门有____(双选)
A.生态旅游      B.小麦种植业      C.畜牧业     D.电子工业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我国东北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表明,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下列四个选项中,符合该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是     。

(2)若阶段二时期该地域原有的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结合阶段二图中信息,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3)为促使该地区经济复苏,阶段三中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
①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运用新技术,改造并减少煤炭、              和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大力发展电子等       产业。
②加强环境保护,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建立       和营造          
③其他方面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麦哥本哈根地理位置简图。

材料二: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

资料三: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1)据资料二分析,CO2主要是由        (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排放的,美国人均CO2排放量约为中国的          倍。
(2)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约为美国的六分之一,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3)2009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和     原则。
(4)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据图19并结合所学知识,甲、乙所代表的子系统分别是       系统、      系统;在可持续发展中        发展才是目的。
(5)丹麦拥有众多风力电站,结合材料一中相关信息简要分析其风能丰富的原因。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高。但是1998-2005年东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了686.7万公顷,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为影响全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主要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和内蒙的部分,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林木生产基地,但不合理的农业发展也带来了农业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资料二:中国部分地区行政区示意图

资料三: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与黑、吉、辽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2006年)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2006年)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资料四:东部地区各省市农业结构变动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江苏
福建
山东
种植业比例



-+



林业比例
-+






牧业比例



+-
+-●


渔业比例






+●
农业结构变化率(℅1978~2005年)
36.3
35.19
56.95
20.9
16.37
14.45
52.05

注“+”代表上升  “-”代表下降 “●”代表稳定。农业结构变化率数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
(1)在上图中用已有斜线图例描绘出东部地区未描绘省区的范围。
(2)依据资料三,东北地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黑龙江省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浙江 __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
(3)资料四中,反映出同一年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 _________(大于或小于)南方;种植业几乎都呈 ______趋势;牧业、渔业大致呈上升趋势;林业变化不大。
(4)A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______生态系统。黑龙江农垦局做出不再开垦三江平原荒地的决定,其生态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山脉东西两侧地形区的农业结构应分别以 _________ 业、
业为主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_“我国北方沙漠沙地分布图”和“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统计图中反映20世纪30年以来,西北地区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北地区容易出现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西北地区荒漠化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_________

A.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 B.过度农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 D.工矿开发不注意环境保护

(4)治理该地区漠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