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山西]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北美洲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  )

A.非洲的大部和南美洲北部 B.拉丁美洲的北部和南部
C.亚洲的大部和北美洲南部 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北美洲东部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世界各大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波斯湾、苏伊士运河
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地形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的变化全部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C.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海底地形是稳定的
D.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地(70oN,80oE)到乙地(70oN,150o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90oE,80oN B.80oW,50oS C.10oWo1oN D.160oE,70oS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若两人前进方向各自保持不变。则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点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则该地的经纬度是(  )

A.00180o B.0020oW C.0000 D.0020oE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该宗教是( )

A.基督教 B.天主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等高线图中MN处、HI处、C处、D处的地形名称是

A.山谷、山脊、悬崖、鞍部 B.山脊、山谷、悬崖、鞍部
C.山谷、山脊、鞍部、悬崖 D.悬崖、山谷、山脊、鞍部、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MN处、HI处、C处、D处的坡度由大到小的是

A.山谷、山脊、悬崖、鞍部 B.山脊、 山谷、悬崖、鞍部
C.山谷、山脊、鞍部、悬崖 D.悬崖、山谷、山脊、鞍部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A.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9月30日印度尼西亚发生了7.0级地震。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图示正确的是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降水的多少取决于大气环流条件,而大气状况又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容易降水  ②从高空流向地面的气流容易降水
③从地面流向高空的气流容易降水  ④从海洋吹向大陆的气流容易降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冬季广州气温比北京气温高,可能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                              ( )

A.东非裂谷带 B.喜马拉雅山地带 C.环太平洋地带 D.大西洋海岭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上大河中下游的地形主要是    (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平原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界线是:( )
A 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 南极圈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 高山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幅地图中,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世界地图 B.亚洲地图 C.北京地图 D.中国地图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方乡村房屋斜顶大窗可能为适应:               

A.夏季高温多雨 B.夏季凉爽干燥
C.冬季温暖少雨 D.春秋凉爽干燥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A.作物的生长发育不会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不能呈现“蓝天碧水”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体泥沙含量变大
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流
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放出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的大气和水体污染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主要分布在松辽、海河、淮河等河流的发源地,地面组成物质是石多土少,石厚土薄,地面土质松散,夹杂石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北方土石山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盐碱化 D.洪涝

关于北方土石山区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A.土石山区全部封山育林 B.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修梯田,植树种草
C.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D.引进南方速生树种,尽快恢复植被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完成下列各题。
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A.钢铁 B.机电 C.纺织 D.电子

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

A.煤市场 B.碳市场 C.石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轮廓图,据图中标注的位置和范围判断,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8分)

(1)以甲为代表的所示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人为原因主要有                                                    
(2)丙所在地形区是            ,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                    ,当地能源结构特点是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                       等不合理的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4)图中各城市生产与生活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                ,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5)图中A—F各城市由于能源结构以       为主,冬季采暖季长,重工业集中,所以环境污染以             污染最为突出。
(6)从以上事例,可以总结得出,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明显的          性特点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四幅图中,全年降水稀少的是   ,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的是      
(2)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3)四种气候类型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4)终年高温,一年之中有明显旱雨两季的气候类型是      图。
(5)北京的气候与      相似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