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上海]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常温常压下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质量最接近…………(   )

A.2千克 B.20千克 C.200千克 D.2000千克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锅炉水位计 B.注射器 C.喷水枪 D.抽水机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大于R2。闭合电键后,通过R1的电流I1与通过R2的电流I2的关系是……………………………………………………………(   )

A.I1>I2 B.I1=I2 C.I1<I2 D.均有可能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块均匀的长方体砖块,分别按图2所示甲、乙、丙三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中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放置方式是…………………………………………………………(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无法判断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很多关于压力和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B.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C.把书包的背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D.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相同温度环境下,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的是…………(   )

A.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短的比长的电阻小
B.长度相同的铜丝,细的比粗的电阻大
C.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铜丝,铁丝可能比铜丝的电阻小
D.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铁丝和铜丝,铁丝比铜丝的电阻大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4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都相同且不变,电阻R的阻值均相等。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最小的是…………………………………………………………………(   )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静止在液体中,所处位置如图3所示且两液面相平。下列关于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P以及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FF的大小比较中,正确的是………………………………(   )

A.PPFF
B.PPFF
C.PPFF
D.PPFF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1)   伏,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2)  伏,家用电器之间是  (3)  连接的(选填“并联”或“串联”)。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的 (1) 实验向人们显示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是很大的;意大利科学家 (2) 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实验表明大气压强的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   (3)   (选填“大”或“小”)。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 (1) 。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水,它一定 (2) (选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如果用此杯子盛满浓盐水,则盐水质量一定 (3) 0.2千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ρ酒精ρρ盐水)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科学家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那么平均海拔只有1.5米高的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将在本世纪消失。10月17日,该国总统带领内阁部长戴上水下呼吸装置在海底召开了内阁会议,提醒人们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危险和困境。会议场景如图5所示。他们在入水过程中,海水对人体的浮力  (1)   ;当人体完全进入海水后,随着潜入的深度增大,海水对人体的浮力将      (2)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开会时离海面6米深处、面积为5米2的会议桌桌面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3)   帕。(海水的密度值取水的密度值)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1分钟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2库,那么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1)  安,此时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其电阻为  (2)  欧。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时,该导体电阻为  (3)  欧。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电阻R1为10欧,R2为5欧。电键S闭合后,R1与R2的连接方式是 (1) (选填“串联”或“并联”),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 (2) 伏,通过R2的电流为  (3)  安。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1的示数将 1,电压表V的示数跟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 2 
(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李同学利用若干节新干电池作为电源,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导体A、B进行实验,其研究过程如图8所示。请你仔细观察和比较图中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和电流表的偏转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⑴比较图8中的(a)和(b)两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           
⑵比较图8中的(b)和(c)两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9所示电路的“○”中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填上后要求灯L1和L2均能正常发光。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体积为4×10-43的小球全部浸入水中时,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为多少?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重力为0.735牛的实心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5×10-53。求:
(1)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2)物体的密度。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W  2A”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电阻R1的阻值为4欧。当滑片在滑动变阻器的最右端a点时,闭合电键,电压表的示数为1.5伏,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为了保证电路能正常工作及各电表不致损坏, 
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质量为0.12千克的圆柱体空玻璃瓶,按如图12所示方式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的底面积为2.94×10-32,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5千克,求:

(1)玻璃瓶内水的体积。  
(2)装满水后玻璃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在此空瓶中装入一些金属颗粒,测得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51千克。若再在这个瓶中装满水,此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79千克,求金属颗粒的密度。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测量不规则铜块质量的器材应选用图13中的     (1)     (选填“a”或“b”)。为完成该实验还必须要用的仪器是    (2)   。测定铜块密度的实验原理是  (3)    。 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4)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他们连接的电路如图14所示。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 (1) 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变阻器的    (2)    (选填“左”或“右”)。电流表左边接线柱的符号应是 (3)    (选填“+”或“-”)。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5所示,则测得此电阻的大小为 (4)  欧。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16“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实验目的是研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 (1)  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及记录的数据用图16中字母表示,其中物体受到的 (2) 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F1,物体受到的 (3)  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差(F1-F2)。若阿基米德原理成立,则(F1-F2)与(V2-V1)应满足的关系为     (4)        (均用字母表示)。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做“探究实心均匀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把由A、B、C三种不同材料制成的若干个均匀实心圆柱体分别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通过比较,发现沙面的凹陷程度有相同也有不同,实验序号1、2与3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大,4、5与6凹陷程度相同且其次,7、8与9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小。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材料
A
A
A
A
B
C
A
B
C
材料的密度 
(×103千克/米3
6
6
6
6
4
3
6
4
3
高 度
(×10-2米)
8
8
8
6
9
12
4
6
8
底 面 积
(×10-42
30
20
10
10
10
10
10
10
1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高度相同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也相同,与底面积的大小    (1)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高度越高,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   (2)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实心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并得出的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5)                                
(5)小明同学经过上面的探究分析及归纳,又进一步得出了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圆柱体的高度成正比,与圆柱体材料的密度成正比的结论。
你认为此结论  (6)    得出(选填“能”或“不能”)。

来源:2009-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