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挨近(āi)逮捕(dǎi)绊脚石(bàn)好逸恶劳(wū)
B.恫吓(dòng)妩媚(fǔ) 我们俩(liǎ)逡巡不前(qūn)
C.急遽(jù)迷惘(wǎng)颤巍巍(chàn)乘人之危(chéng)
D.轻蔑(mì)中风(zhòng)处方药(chǔ)缠绵悱恻(fěi)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的明星真的活在真空里么?今年央视春晚开场是众星诵高铁,殷桃穿“高姐”制服,韩庚、董洁、周冬雨等走下高铁唱啊跳。老艺术家阎肃拔高声的那句“都到家了吗?”现在思来,震聋发聩。
B.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只有图书市场却没有文学界,这样的观点或许过于武断,但面对着秘史、耍酷文学的喧嚣,厚重原创作品的凋零,文学式微的呼喊已然绵亘多年。
C.“直通现场”是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夏翼和主持人搭档,负责评论各类新闻事件。因为言辞犀利,点评泼辣,时常针贬时弊,所以节目在当地收视率不错,个人也比较有名气。
D.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19日通过媒体向公众致谦,并承认展品被盗案和瓷器损坏等事件,暴露了平时管理工作的缺陷、漏洞和不到位。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真诚地在日子里游走,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潺潺的乐曲在呢喃絮语,无处不在的温暖绚丽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B.上市公司的老总,如果不虚心学习,与时俱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担当好现代企业领导重任的。
C.面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冬天”,我们不能杞人忧天,更不能坐以待毙,而应该积极调整经济政策,拉动国内消费。
D.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编造了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B.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成平今日表示,更换高速标志将本着节约为原则,至于更换标志的数量和费用要等到各地工作完成以后才能够汇总得到。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D.海明威曾以“冰山”来比喻创作,意即作者只需写出事物的八分之一,其余部分应留给读者去想象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①这并不是说国人对于渗透自身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皇权缺乏体认。
②东晋的鲍敬言,唐时皮日休、无能子,直到晚明的黄宗羲,激辩皇权之恶的声音不绝于耳。
③与皇权逆现代性之影响形成对比的是,至今我们仍鲜见有深入系统地反思皇权的著作。
④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质疑皇权的思想。
⑤但不能不承认这些抨击对于我们认识皇权本质助益有限。
答: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说明语段中对作家富豪榜的态度。(不超过40字)
郭敬明再次赫然排在富豪榜NO.1的位置上,看上去十分怪异。放下入榜的那些网络写手不说,郭敬明压过一批文坛大腕和实力作家成为首富,让人怀疑中国文学的论价原则。购买日常消费品还有“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难道文字是特殊商品,可以随意脱离合乎常理的定价体系?当然,去年余秋雨待在这个位置,看上去也不是很合情合理,余本人对这个“首富”的不置可否,舆论的诸多质疑,证明作家富豪榜只不过为速生速朽的中国榜单文化又增加了一个例证而已。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明就餐是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下面是“某校餐厅学生文明就餐个人信息统计表”读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文明就餐情况
  
A
 
B
 
C
取用餐具情况
人手一份67.16%
偶尔多拿几份24.51%
抓一把8.33%
自觉回收餐具情况
每次都会20.4%
基本上会42.29%
不会37.31%
自觉排队就餐情况
每次都排队47.3%
基本上排队23.5%
看情况29.2%
饭菜剩余情况     
每次剩余28.4%
从来没有8%
不一定63.6%
开关水龙头情况
每次都会关37.9%
不会关6.8%
不一定55.3%

(1)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答: ①                                                                      
                                                                      
(2)针对就餐中的浪费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近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我国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并抓获3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此案的侦破揭开了食用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六大环节——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每年有数以万吨的地沟油流向国人餐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沟油问题屡禁不止?除了需要反思地沟油背后的行政管理缺失问题,还应看到围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各个环节折射出的立法空白和司法盲区。
  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油脂约2200万吨,其中15%约330万吨成为废弃油脂。地沟油本身并非完全有害、无用的物质,经过合理的加工程序,地沟油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如加工成生物燃料。
记者注意到,我国对餐饮业废弃油脂——即地沟油原料的处理回收还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立法方面亦存在空白,导致本应发挥“余热”的地沟油流向餐桌。
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对餐厨废弃物的排放、回收、运输等内容提出了要求。这表明,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地沟油供应链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上述意见并非法律、行政法规,也非部门规章,其内容的具体落实还需各地方政府细化为当地的规章制度。
根据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地沟油的回收需要政府在适当运用经济杠杆的同时,制定“泔水回收”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泔水”的流向,并配以行政、司法部门的严格执法,多管齐下,才能将地沟油重新扳回正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人们吃的每10顿饭中,可能就有一顿用的是地沟油。
在地沟油流通过程中的关键“黑手”是粮油供应商。他们从地沟油生产企业处甚至许多“黑作坊”收购加工过的地沟油,然后再销往食用油批发部,甚至假冒成名牌产品后直接销售给各个餐馆、饭店。
在此过程中,由于粮油供应商与各个买家之间都是买卖合同关系,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无从直接介入进行监管。同时,各大食用油批发部和餐馆、饭店的经营者又非地沟油的最终食用者,因此,在巨大的利润空间面前,他们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外,由于我国在对地沟油的检验方面存在漏洞,让地沟油很容易蒙混过关。以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为例,按照国标,食用油检验通常都是检验酸价、苯并芘、农药残留等9项指标。如果仅检验这9项,地沟油也可能合格。比如,警方日前在浙江宁海查获了大量地沟油并向有关部门送检,按照现行的国标检验,送检的10个样品中,只有两个样品不合格。
据专家透露,地沟油生产者会根据《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火碱之类的东西,把地沟油中不合格的指标掩盖住。
然而,面对“人人喊打”的地沟油,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并非易事,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成了“拦路虎”。首先,地沟油的使用范围太广,消费者难以确定侵权主体。根据公安机关破案的情况,购买地沟油用于烹饪的餐馆、饭店无法统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次数大大多于从前,消费者极有可能在多家餐馆就餐时都遭遇到地沟油,因此侵权主体的确定成为一大难题。
其次,地沟油对人体的伤害并非显而易见,消费者举证证明损害后果十分困难。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权责任的构成需要有损害后果作为要件,而地沟油对人们健康的伤害并非一蹴而就,甚至多年之内无法显现。
根据文中信息,对地沟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地沟油事件涉及面极广,全国已有14个省发现地沟油流回餐桌的现象。
B.地沟油危害极大,其中包含的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砒霜的100倍。
C.食用人数极多,人们吃的每10顿饭中,就有一顿用的是地沟油。
D.地沟油并非无用的物质,可以变废为宝,加工成生物燃料。

对地沟油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沟油生产企业——粮油供应商——食用油批发部和餐馆、饭店的经营者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利益产业链,都是买卖合同关系,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无从直接介入进行监管。
B.由于对地沟油的检验方面存在漏洞和地沟油生产者会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一些化学物质,导致地沟油在检验中常常检不出不合格的指标。
C.地沟油对人们健康的伤害并非一蹴而就,甚至多年之内无法显现,导致民事诉讼证据不足,从而使消费者无法维权。
D.除了行政管理缺失,还有在打击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时存在立法空白和司法盲区。

从本文看,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地沟油问题?
答: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先辈胡翰、苏伯衡亦自谓弗如。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空印”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后为仇家所连,逮至京。太祖见其名,释之。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每见,陈说道德。王尊以殊礼,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燕王不听。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时六月乙卯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之孙镛与其弟铭,检遗骸瘗聚宝门外山上。
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永乐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门人王稌潜录为《侯城集》,故后得行于世。                     
(选自《明史》,有删改)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人目为“小韩子”目:示意
B.父克勤坐“空印”事诛坐:由……而获罪
C.此庄士,当老其才老:用……到老
D.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尤:怪罪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礼遣还”中的“礼”相同的一项是

A.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B.读书日盈寸
C.当死社稷 D.成祖颔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孝孺自幼聪颖,读书特别多,被称作“小韩愈”。
B.宋濂门下有名的人后来都向方孝孺学习,以他为师。
C.因为姚广孝的求情,成祖也认为方孝孺是著名的才子,所以没打算杀他。
D.方孝孺的文章很好,但在明朝永乐年间,他的文章被官方禁止。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下划线的部分断句。
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人性质长短,岂责具美于六途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2)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浣溪沙①
姜 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②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③。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 ①离除夕还有五日时,作者返家,途中过苏州,经吴松,遂 作此词。②石塘:苏州之小长桥。③头:指船头。恶:猛,厉害。禁持:摆布。
(1)作者说“画船愁过石塘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既是归家,你认为作者为何而“愁”?
(2)上片和下片的写景基调有什么不同?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论语》的思想对后人影响深远。下面两个人名,取自《论语》,请你引用《论语》中的相关话语,对名字的含义加以解释。
(1)韩退之(韩愈)                                                          
(2)董乐山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四围山色中,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5)            ,荒于嬉;            ,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 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栀子花开》、《我们的纪念册》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惘,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镜头三: 时至今日,广告已呈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 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 ③ 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