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上海]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两方
是指

A.地主、农民 B.贵族、平民
C.平民、奴隶 D.奴隶主、奴隶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

A.法官 B.陪审法庭成员 C.公诉人 D.律师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世纪左右,欧洲“绅士”(gentry)阶层大多住在乡间宅第,喜爱田猎,坐享田租。他们拥有政治、法律的特权,并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这些“绅士” 获取其身份主要依靠下列哪一途径?

A.经营工商,累积财富  B.应征从军,建有军功
C.拥有封地,身份世袭 D.通过考试,获得资质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教徒”“Protestant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rotestari”, 意指 “抗议”和“宣称”,其抗议的主要对象是

A.罗马教皇  B.世俗君主 C.封建领主 D.天主教徒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如果当初火星上有一位观察者,在观察约1500年前后的世界,那么,给他印象更深的将是伊斯兰世界而不是基督教世界。”其中“伊斯兰世界”是指

A.拜占庭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蒙古帝国 D.阿拉伯帝国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
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因素在于   
①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成为世界性宗教而得到了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
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明朝 B.宋朝 C.唐朝 D.西汉初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帝国的行为表现在

A.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B.北讨匈奴、南征北战 、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A.民族融合的作用 B.分裂中孕育的统一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君主专制逐步的加强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A.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C.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也 D.中古史证明国家合则利分则弊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后,中央地方矛盾始终存在。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中国古代两本史学名著的篇目,与这两书体例相同的著作分别是

继乱之世:鲁莊公
莊公元年
莊公二年
莊公三年
莊公四年
莊公五年
……
卷十:孝文帝纪第十
……
卷第四十一:勾践世家第十一
……
卷第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A.司马光《资治通鉴》/希罗多德《历史》
B.司马迁《史记》/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C.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迁《史记》
D.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材料跟科举制相关的是                                           

A.“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C.“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严从简在《殊域周资录》中描述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朝贡贸易 B.民间贸易 C.互市贸易 D.市舶贸易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以下能体现这一主题精神的是

A.基督教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后来最受益的国家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意大利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
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
材料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         ②联邦共和          ③权利平等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图)。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

A.劫富济贫 B.公平公正
C.倾向权贵 D.崇尚峻法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它超越了英国1689的《权利法案》
B.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C.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D.对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人“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主要表现在
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引进机器创办近代工业
③发动太平天国运动                    ④签订了《南京条约》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0年《北京条约》签定后,咸丰皇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对咸丰皇帝这一认识分析正确的是   

A.把维护国家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B.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
C.认识到列强驻京给人民的危害 D.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为北京贡院遗址,是明清两代举行会试的地方。它见证了我国选官制度的衰
败,该贡院的历史使命终结于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的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该文针对的是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变革思潮
C.全盘西化思潮 D.民主主义思潮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提出史家“三长”说。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把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还为匈奴列传,这主要反映了他的

A.史德 B.史才  C.史学 D.史识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在的影视作品有一股“戏说”历史之风,真正的历史真相被掩盖。如何来判断历史资料的真伪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以下选项中你认为最具史料价值的是

A.当时的历史文献 B.当时的文学作品
C.当时的传说 D.后人的研究资料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足以不同,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一重祸。……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呼?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身为戮没矣。”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诏曰:“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汉书• 文帝纪》
问题: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认为秦亡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叙述汉文帝“无为而治”的内容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 世纪中叶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中国与日本同属非西方文明, 对于现代化这种 “舶来品” 的抗拒是难免的, 这也是很多非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 但在不断抗拒、不断遭受挫折以后, 两国一个是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继续对抗现代化的目标,一个是改变态度转而接受现代化。
——刘金源《关于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
问题:
(1)你认为19世纪中叶中日的现代化道路各符合材料中的哪种观点?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阐述。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起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未成年人也不得参与公务。
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一一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二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之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
一一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问题:(10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罗马法中所体现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观念。(6分)
(2) 根据材料二,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西塞罗自然法观念?(4分)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惟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下“1500年以后的世界”
问题:
(1)材料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2分)
(2)根据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在19世纪60年代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 (4分)
(3)材料中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如何?(4分)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
——叶凤毛《内阁小记·自序》
材料二 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宪庙(指雍正帝)设立军机大臣,择阁臣及六部卿贰熟谙政体者.兼摄其事。
——《啸亭杂录·军机大臣》
材料三 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谕:“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皆遵办,而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并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恭敬)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一一《枢桓记略》卷一
材料四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奏议。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院撰拟。是时南书房为最亲切之地。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薝曝杂记》卷一
问题:(10分)
(1)雍正朝以前,清朝有哪三个重要的中央政治机构? (3分)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销和“军机处”设置的原因 (7分)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耶稣会士相继来华,利玛窦是其中最成功者之一。在传播基督教神学的同时,利玛窦也带来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等等。
材料二:李善兰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曾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后9卷,完成了明末徐光启、利玛窦未竟之业。
傅兰雅是英国传教士,1861年来华。先在北京同文馆、上海英华学堂任教,后入江南制造局译书馆为译员,在那里工作了28年之久,独译或合译的西书共有129部,并参与创办上海格致书院,主编《格致汇编》,致力于普及科技知识。 1896年,傅兰雅辞去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职务、受聘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汉学教授之后,还为江南制造局再译成西书14部。
材料三: 最早的中文报刊,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1815年于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此后,传教士和外国商人在中国陆陆续续创办了许多中外文报刊,如《上海新报》、《万国公报》、《申报》、《新闻报》等,都比较有名。在西人的影响下,中国人也开始办报。早期国人自办的报刊,如汉口的《昭文新报》、上海的《汇录》、《新报》等。
材料四:清咸丰三年(1853)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他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当地官府和土豪,欺压人民,强奸妇女,无恶不作。新任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材料五:在殖民地修建教堂、驻扎传教士,就象在殖民地修建兵营、驻扎侵略军一样必要。“一个传教士抵得上一营军队”。“与其设立九个军事据点,不如设立九个教堂更为有效。”传教士受教会派遣,要将自己在中国内地的所见所闻汇报回国去。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荣振华、方立中、耿昇《16-20世纪入华天主教传教士列传》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世纪中期开始的西学东渐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后来中断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传教士在近代中西交往过程中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西学东渐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你是怎样看待传教士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来源: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