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四川]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下列各项中,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膀胱腔内的尿液 D.心室腔内的血浆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从下列哪些选项中直接获得氧气和养料?( )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④血液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n,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

A.小于m B.小于n
C.大于n D.大于i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合成除草剂,可清除农田和园林杂草或抑制杂草生长
B.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C.在进行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
D.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可能的是(   )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的(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多
C.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也增多 D.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减少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调控机制中,不能使胰岛B细胞兴奋的是(   )。

A.血糖含量过高 B.有关神经兴奋
C.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 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胰岛素注入人的血液中,会(   )。

A.减少糖元生成 B.增加血糖含量 C.加强糖元分解 D.增加肌肉消耗葡萄糖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气候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量增多,人体内下列哪种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多?(   )

A.卵巢 B.睾丸 C.胰岛 D.甲状腺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B.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C.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独立,没有联系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得到番茄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滴在雌蕊的柱头上。处理的时间和条件是

A.花蕾期,不去雄蕊 B.花蕾期,去掉雄蕊
C.开花期,不去雄蕊 D.开花期,去掉雄蕊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选项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

A.警犬嗅寻毒品 B.蜜蜂跳舞
C.蝙蝠捕食 D.花香引蝶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全部是捕食关系
B.一个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储存有最多的能量
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D.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决定着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   )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处理抗原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为记忆细胞  ⑤分化为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 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  )

A.100 kg B.44.5kg C.25 kg D.15 kg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生态系统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  )
①呼吸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化能合成作用 ④蒸腾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
B.能量伴随物质而循环流动
C.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B.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表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电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b是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
B.刺激b点,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C.刺激c点,电流表的指针只会偏转一次
D.若ab=bd,则兴奋由a到b和由b到d的传递速度相同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实验浓度梯度位于2ppm至6ppm之间
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ppm
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
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稻田中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要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看这是为了

A.保持生态平衡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 D.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个食物链(网)中鹰的个体数量最多
A.草→昆虫→青蛙→蛇→鹰           B.草→昆虫→田螺→食虫鸟→鹰
C.                                D.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O2浓度最高的是B
B.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缩手反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表示的结构是       ,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______电位。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位于______________中。
(3)图2是图1中B的一段,如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________次方向________(相同/相反)的偏转。
(4)如果某神经元的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下图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d为________细胞.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__免疫。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______。
(3)参与Y合成并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效应细胞去裂解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4个暗箱中,如下图所示。其中第2和第4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请分析回答:

(1)用______(填序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2)用______(填序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3)装置4中的蚕豆幼苗,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

(1)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则甲、乙、丙分别对应上图中的________。

(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示类型。
(3)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_______所示类型。
(4)假如图C代表的种群是某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应该特别保护________(年龄段)个体。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_____   ______。
(2)图1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_______。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
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
(4)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