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福建]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联合命题考试历史试题

《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伏尔泰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如此推崇科举制是因为它
①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②有利于选拔科研人才
③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④有利于选拔优秀政治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①向中国倾销鸦片    ②掠夺中国原料   
③打开中国市场      ④向中国输出资本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0年到1900年列强的侵华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下列中国主权遭到破坏或丧失的先
后顺序是                                                      
①开放福州为通商口岸            ②帝国主义国家开始疯狂地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美国开始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  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日地方一有事故,内外衮衮诸公莫不函电交驰,曰:‘伤洋乎?’不问民。”,文中的“今日”最有可能是

A.《南京条约》签订之际 B.《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C.八国联军侵华之时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其中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
①不畏强暴的精神           ②团结一心的精神  
③敢于造反的精神           ④抵御外侮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这表明蒋介石已经认识到
①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         ②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来争取胜利
③民心团结的重要性                     ④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表明太平天国

A.实现了共产主义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巨大分歧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B.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时期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里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抗日战争的爆发
C.红色政权的建立
D.解放战争的胜利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下列中国共产党的会议主要讨论统一战线问题的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了四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成就,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美建交                        ②粉碎“四人帮”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香港回归。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①④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根本方针,其实施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近代历史的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B.大陆放弃武力采用和平统一方针
C.大陆与台港澳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 D.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公民法的颁布  B.万民法的实施 
C.《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D.《民法大全》的编纂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典的公民大会是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直接参政议政。近代英国不是全体英国公民都参加议会,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间接参政议政。造成这种重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后者

A.并非小国寡民 B.国王统而不治
C.民主程度更高 D.民主具有阶级性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取得巨大成就到遭遇重大挫折”,这一特点可以用来概括

A.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B.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                                          

A.实行军事援助 B.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施马歇尔计划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分子。由此可以看出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化社会的公敌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刹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己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冷战”局面。双方的敌对行动包括
①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    ②外交对抗和封锁禁运
③军备竞赛和组建军事集团              ④发动代理人战争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
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四 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意外发现了一份很多学者都未见过的“廷寄”。“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的密信,系用牛皮纸封制,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书写在信封两侧:“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创制”和秦朝以后的“变局”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结构图反映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它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体现了唐朝中央机构有何重大的调整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4)材料四体现的机构名称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是近代比较完整意义上的民主革命,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中国近代史参考》
材料四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1924年1月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
(1)据材料一,广州、武汉和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方面来分析材料二关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4)针对材料四中“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的局面,孙中山有何重大理论创新和政治举措?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
(1)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在哪里?在其民主制度达到“黄金时代”后,其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某政治文献
(2)材料二出自哪部政治文献?根据材料中的有关规定,该部文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主要意义?
材料三

(3)材料三“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这是哪部法律文献的规定?
材料四

(4)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根据材料四写出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的外交,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采取了什么外交方针?
材料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个战略的核心……
——张清敏《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2)材料二中“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是指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什么“作为”?
材料四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与本届世博会的,既有周边睦邻,也有远方来客;既有欧美发达国家,也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既有国家机构,也有国际组织。
材料五 内政决定外交。随着国内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相应地要求外交战略进行调整……改变长期奉行的“以政治划线”的外交思维,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目的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
——郭伟伟《新中国外交六十年——从创立走向辉煌》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四、五,概括指出新中国外交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决定这种变化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