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北京卷)

表示放射性元素碘衰变的方程是(

A. I53131S51127b+H21e B. I53131X54131e+e-10
C. I53131I53130+n01 D. I53131T52130e+H11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卷(北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增大 S1S2的间距 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 将绿光换为红光 将绿光换为紫光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卷(北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A. 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 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 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 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振动频率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卷(北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u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卷(北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g 2g 3g 4g
来源:2012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发验证断电自感现象,自己找来带铁心的线圈L,小灯泡A,开关S和电池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S1,小灯泡发光;再断开开关S2,小灯泡仅有不显著的延时熄灭现象。虽经多次重复,仍未见老师演示时出现的小灯泡闪亮现象,他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未闪亮的原因是(

A. 电源的内阻较大
B. 小灯泡电阻偏大
C. 线圈电阻偏大
D. 线圈的自然系数较大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卷(北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之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V(伏)与A(安)和Ω(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W(瓦)、J(焦)、C(库)、F(法)、A(安)、Ω(欧)、T(特),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都与V(伏)等效的是(

A.

J/CN/C

B.

J/CT.m2/S

C.

W/AC.T.m/s

D.

W12Ω12T.A.m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卷(北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1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和两个部件ST
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

①旋动部件,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
②将K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
③将插入"+"、"-"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使指针对准电阻的(填"0刻线"或"刻线"。
④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
A. 将K旋转到电阻挡"×1K"的位置
B. 将K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
C. 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
D. 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
(2)如图2,用"碰撞试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试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②图2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④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3所示。

碰撞前,后m1动量分别为p1p1 ,则p1:p1=: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   
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p1p1+p2为          
⑤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撞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④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撞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cm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卷(北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长度为l的轻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的大小可以忽略)。

(1)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小球保持静止,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图,并求力F的大小。
(2)由图示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求当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及轻绳对小球的拉力。不计空气阻力。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卷(北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电场和磁场,可以将比荷不同的离子分开,这种方法在化学分析和原子核技术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如图所示的矩形区域ABCDAC边足够长)中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A处有一狭缝。离子源产生的离子,经静电场加速后穿过狭缝沿垂直于GA边且垂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运动到GA边,被相应的收集器收集,整个装置内部为真空。

已知被加速的两种正离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1>m2),电荷量均为q。加速电场的电势差为U,离子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可以忽略。不计重力,也不考虑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1)求质量为m1的离子进入磁场时的速率V1

(2)当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时,求两种离子在GA边落点的间距s

(3)在前面的讨论中忽略了狭缝宽度的影响,实际装置中狭缝具有一定宽度。若狭缝过宽,可能使两束离子在GA边上的落点区域交叠,导致两种离子无法完全分离,设磁感应强度大小可调,GA边长为定值L,狭缝宽度为d,狭缝右边缘在A处,离子可以从狭缝各处射入磁场,入射方向仍垂直于GA边且垂直于磁场。为保证上述两种离子能落在GA边上并被完全分离,求狭缝的最大宽度。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卷(北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x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φ0d为已知量。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以x=0为中心,沿x轴方向做周期性运动。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A(0<A<qφ0),忽略重力。求

(1)粒子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2)粒子的运动区间;
(3)粒子的运动周期。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卷(北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