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重庆]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下列描述的生活现象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火上浇油 B.燃放烟花 C.花香四溢 D.食物腐败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金刚石 B.氯化钠    C.干冰    D.铁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C.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二氧化碳与氮气──石灰水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其核电荷数为77,则这种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38 B.77 C.115 D. 192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和b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        B.d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6.64g       D.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B.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气体
C.10gNaCl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NaCl溶液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疏松的棉花
D.称取一定量的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NaClO是一种纯净物
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 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4月8日安徽省阜南县一所小学又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

A.SO2 B.NH3 C.N2 D.NO2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C.不同的单质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做法可用“饮鸩止渴”形容的是( )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C.加强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D.大量开办经济效益好但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FeO B.Fe2O3 C.Fe3O4 D.FeCl3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化学符号填空:
(1)n个铁离子                    (2) 4个过氧化氢分子       
(3)氢氧化铝                   (4) 碳酸钡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点燃的镁条可以在CO2气体中继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质的化学式为RCl2,相对分子量为M,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实验室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褪色 ,这一事实说明了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使自然界中的水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⑴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               作絮凝剂;
⑵ 在家庭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表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试管中的电极相连的是电池_______(填“正”或
“负”)极;检验乙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
(2)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________  ____________。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钙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填化学式)
__   ________。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物质用途与其对应的性质用线连起来:

(1)天然气用作家用燃料
a、还原性
(2)氧气用于炼钢、气焊
b、可燃性
(3)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
c、助燃性
(4)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水
d、吸附性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
不变浑浊,原因是                        
(3)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①中的现是         
(4)请写出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某课外研究小组向实验教师领取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要完成该实验,他们还必须向实验老师领取的仪器有镊子和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CO2时,他们如何检验已CO2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气体要选择适当反应物。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大量CO2气体不能用浓盐酸,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用稀硫酸,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对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条件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做了如下四个对比实验:
①取m g块状大理石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反应;
②取m g块状大理石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反应。
实验现象:产生气泡的快慢顺序为②>①
实验结论:影响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如果反应前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为3克,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4克。则:
(1)反应能制得氧气多少克?体积为多少升?(此状态下氧气的密度为1.43克/升)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保留2位小数)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