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吉林]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 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的人物是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她

①是“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   
②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③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④有否决或批准议会法案的实际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一位外务大臣难掩得意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我们的全部收入只有8000万日元,现在一想到有2亿3000万两白银滚滚而来,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日本人的富裕源于哪次战争的赔款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启蒙运动的领袖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巴黎公社如建立工农联盟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7年3月,彼得格勒的女工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这些女工在游行中高呼的口号是

A.“打倒战争!”“要面包!”
B.“打倒资产阶级!”“打倒战争!”
C.“要和平!”“要社会主义!”
D.“要面包!”“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导致1917年11月7日俄国革命时“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的原因有
①“四月提纲”指出了斗争的方向和策略,影响较大
②临时政府未能满足人民对和平和面包的渴望
③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④布尔什维克党日渐成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
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了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C.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践踏 D.国内阶级斗争的形势异常严峻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7月5日,以热比娅为首的“疆独”分子在乌鲁木齐制造了“7?5事件”。这一行径
①严重破坏了民族团结
②不利于新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③遭到了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的强烈谴责
④不会动摇党在新疆地区的民族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
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
②享有独立的立法权
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
④依法行使自治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选举法的修改列入2008年立法计划,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建议反映了

A.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B.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其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C.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D.人大常委会享有国家立法权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中国导报》刊载周玉埕《读近代史感言——兼谈中国统一》的文章,指出:“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窃感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够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愤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这充分说明

A.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 B.近百年来台湾屡遭欺凌
C.炎黄子孙渴望中国强大 D.台湾民众拥护“一国两制”的政策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会见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时,曾生动地讲到必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他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大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内,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好好加以整顿。等屋内打倒清洁了、干净了,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毛泽东所说的“打扫干净屋子”是指
①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
②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
④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苏建交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① 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 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政府对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其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改变世界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
B.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C.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赢得良好环境
D.进一步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图1毛泽东会见斯大林  图2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图3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月13日,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八名人员牺牲在海地的地震中。近年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①表明中国是一个勇于担负国际责任的大国
②说明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反映出中国已逐渐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④是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5月22—23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并在增强和深化双边经济关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这体现了
①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②中美两国存在合作的基础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④中美是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一体化发展  
②政治联合加强     
③法德实现和平    
④民族矛盾消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所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②宣告了美国霸权政策的破产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④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最后30年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样的制度不同的结局说明

A.资本主义仍处在上升时期
B.社会主义无法抗衡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自我完善
D.社会主义的实践必须要经历失败与挫折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A.欧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就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时至今日,两极格局虽然解体,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趋势,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新的政治格局形成如此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

A.新的形势下世界力量的分化组合需要较长的时间
B.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不利于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
C.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阻碍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
D.当今美国等势力极力阻挠建立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持有的任何政治活动。
材料二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和挨饿的工人陷入绝望的地步,以致发生公开的暴动……数以千计的人群涌到赛克斯公司的工厂,冲进室内,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同样在普雷斯顿、罗契台尔也发生了类似的捣毁织布机的风潮。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三 恩格斯生前第一次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自己帮助自己的。
工人阶级的政治活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恩格斯所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主要思想。
——列宁《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三分析圣西门等人与恩格斯思想的异同?并从社会经济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角度说明其不同的原因。
(2)材料三谈到的工人运动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工人运动有何区别。
(3)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之殇。
——于右任
材料二 “大家都知道,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都以中国的富强、康乐为目标,但是不幸的日本铁蹄的侵略阻碍了、终止了这个国家文明的建设以及现代化的进程。抗战胜利之后,国共两党对于国家所应该走的总路线又有不同的看法,它的结果是以内战的方式来解决。因此到今天,一个台湾海峡,一条海峡阻隔了两岸,不晓得阻隔了多少的家庭,造成了多少的不幸、哀怨,尤其还形成了若干民族之间的嫌隙,尤其到今天回荡不已。”
——连战北大演讲《坚持和平,走向双赢》(2005.4.29)
材料三 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4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人民网(2005.3.4)
材料四 台湾最新一期《投资中国》杂志的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年中,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家数累计已经有68115家,累计合同台资金额已达1295.4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金额773.57亿美元,已向800亿美元逼近。台商到大陆投资使两岸贸易额大幅增长,而台商目前在大陆雇佣的数万名台籍员工,也降低了台湾的失业人数,这些工作人员大部分的薪金也都由其家人在台湾消费。……台商的投资行为也增加了大陆的就业机会。因此,为台商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经营环境,对两岸是一种双赢结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二谈谈这个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2)新时期我党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3)结合以上材料说明问题的解决将有着怎样的伟大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发展与美国息息相关,日美同盟是日本对外关系的基石。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提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口号,其标志是1983年中曾根首相提出的“战后政治总决算路线”,即在“多边管理时代”日本要以经济力量为后盾,以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证,以外交为手段,辅之以输出日本文化,更多地参与决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成为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中曾根以后的日本历届政府都继承和发展了“政治大国战略”
-——《军事博览报 》
材料二 日本首相小泉日前表示,在9月下旬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他将表明日本在不修改宪法的条件下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向。和以前相比,小采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因此,日本能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环球》杂志2004年9月
材料三 福田康夫……在16日在自民党总部演讲时公布了自己参选的政策纲要:外交政策以联合国、日美同盟和成为亚洲一员为中心。争取根据《日朝平壤宣言》解决绑架问题和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支持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
——人民网东京2007年9月23日电
材料四 布什首先强调美日同盟关系是两国安全与和平的基石,表示要进一步强化这一同盟关系。布什肯定了日本在解决朝核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福田指出:“布什总统对日本支持国际社会反恐活动表示赞赏,他希望供油行动能够尽快重启。”他同时表态说:“……我将尽己所能,(敦促国会)早日通过恢复日本在印度洋上供油活动的法案。”
——人民网2007年11月19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出现了什么新特征?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新特征的国内和国际原因。
(2)上述日本社会的新特征反映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日美两国的关系如何?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日友好合作关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当前日本外交政策突出联合国和日美同盟的中心地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4)“成为亚洲一员”是福田康夫外交政策的中心之一。你认为日本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作出怎样的努力?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