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安徽]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化学与生产、生活及材料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焰火与焰色反应知识有关,表明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呈现特殊颜色。
B.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的生活理念,倡导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O2、CH4等是常见的温室气体。
C.家庭燃气泄漏应开窗通风以避免爆炸发生。
D.滑石的组成是Mg3(Si4O10)(OH)2,可以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4MgO·4SiO2·H2O。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碳正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值为3:2
C.钙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比:1s22s22p63s23p6
D.NaHCO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H2OH3O++CO32-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1.0×10-12mol·L-1,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Na+、SO42-、Cl- B.Ba2+、K+、Fe3+、I-
C.Ba2+、K+、Cl-、NO3- D.Na+、Ca2+、Cl-、HCO3-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8gNH4+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B.5.6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若产生2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D.28gC3H6与C2H4的混合物完全燃烧可生成CO2分子数为2NA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除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C.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CuCl2:用足量铁粉,过滤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Al条投人NaOH溶液中:Al+OH-+H2O=AlO2-+H2
B.铜溶于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2H2O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
D.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与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醋酸:

CO32-+CH3COOH=CH3COO-+HCO3-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67kJ热量,生成1 mol N≡N键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4与N 2互为同位素
B.14N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4
C.N4沸点比P4(白磷)低
D.N4是一种比N2稳定的物质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AgNO3溶液,振荡,生成黄色沉淀,说明Ksp(AgI)比Ksp(AgCl)大
C.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熔点高于铝
D.SO2、Cl2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其原理是相同的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于连续的四个主族,如图所示。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3YO4
B.Y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弱碱性
C.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Z<Y<W
D.X、Z两种元素的氧化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gNO3溶液中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c(H+)+c(Na+)=c(OH-)+c(HA-)+c(A2-
B.一定量的(NH42SO4与NH3·H2O混合所得的酸性溶液中:c(NH4+)<2c(SO42-
C.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CH3COOH)+c(CH3COO-)="0.02" mol/L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HSO4溶液、②NH4HCO3溶液、③NH4Cl溶液中c(NH4-):①>②>③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致癌。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的反应方程式是:MnO4-+NO2-+口→Mn2++NO3-+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NO2-被还原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
C.生成1mol NaNO3需消耗0.4mol KMnO4 D.口中的粒子是OH-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Z均为气态
B.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
C.升高温度时增大,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D.使用催化剂Z的产率增加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新研究表明,咖啡中含有的咖啡酸是某种抗氧化剂成分之一,对人体中的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使人的心脑血管更年轻。咖啡酸的球棍模型如图,下列有关咖啡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咖啡酸的分子式为C9H8O4
B.咖啡酸中的含氧官能团只有羧基、羟基
C.咖啡酸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
D.是咖啡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1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3mol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质量为30g的Fe、Fe2O3混合物中加人250mL 4mol/L的稀HNO3恰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NO(标准状况)2.24L,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与上述混合物中铁元素质量相等的铁屑和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15.12L B.l0.08L C.2.24L D.3.36L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变化:

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少1个,B、C两种分子中的电子数均等于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分析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发现B、C物质沸点反常,这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之间存在                  
(3)①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W,C在适当条件下被W吸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pH<7,其原因是(写出离子方程式)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磷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分别为白磷(P4)、红磷和黑磷。
(1)白磷常温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在40℃左右自燃,实验室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2)白磷黑磷,黑磷比白磷稳定.结构与石墨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黑磷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                      B.黑磷能导电
C.白磷转化为黑磷为氧化还原反应               D.白磷转化为黑磷为放热反应
(3)红磷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两种氯化物,其中一种氯化物分子是每个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个电子的结构,则该氯化物的空间构型与下列     分子最相似(填选项字母)
A.H2O                       B.CCl4                                            C.NH3                                             D.CS2
(4)已知白磷、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P4(s、白磷)+5O2(g)=P4O10(s);△H=-986KJ·mol-1
②P(s、红磷)+O2(g)=P4O10(s);△H=-739KJ·mol-1
写出红磷转化为白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机物A(C10H20O2)具有兰花香味,可用作香皂、洗发香渡的芳香赋予剂。
已知:

①B分子中没有支链。
②D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③D、E互为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E分子烃基上的氢若被Cl取代,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④F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B可以发生的反应有          (选填序号)。
①取代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氧化反应
(2)D、F分子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依次是                
(3)写出与D、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请写出B+E→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某学生检验C的官能团时,取1mol/LCuSO4溶液和2mol/LNaOH溶液各l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 mL 40%的C,加热后无红色沉淀出现。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
①加入的C过多                                        ②加入的C太少
③加入CuSO4溶液的量过多                           ④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8月云南报道铬渣污染事件,铬渣中到含璃+6价的铬而使其毒性强利用钛铁矿(TiO2、FeO、Fe2O3)生产钛白粉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可以把其还原为+3价的铬,在碱性条什生成氢氧化铬沉淀。

(1)碾碎的目的是                       
(2)加入过量的硫酸除让铁矿充分反应外,还起到的作用是                    [
(3)第④步所加试剂是                   
(4)上述物质中可循环使用的试剂是(写化学式)                   
(5)写出滤液④与Na2CrO4在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6)第③步中加热的目的是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硫酸铜对硫酸与锌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测量在不同试剂用量的反应条件下获得相同量气体所用的时间。
(1)请完成下表(填写表格中的空白处)(假设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实验③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的锌粒表面呈                   色。
(3)实验表明②号实验最快,③号实验最慢,可能的原因是
                                                                

来源:201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