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一小物块以初速度v0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滑,斜面的倾角为θ,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下图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其中大致正确的是(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使其中的一个力的大小在一段时间内均匀减小到零,然后又在相同的时间内从零均匀增大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此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此过程中物体加速度和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物体A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力压物体A,使A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所加力F的大小和运动距离x之间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应该是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 = 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 = 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

A.弹簧秤的示数是25N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F作用于滑块.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滑块速度为v1,木板速度为v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F做功大小为
B.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到达右端所用时间越长
C.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越大,s越小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B为竖直圆轨道的左端点,它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一小球在圆轨道左侧的A点以速度v0平抛,恰好沿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
 

A. B.
C. D.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浙江省2012年2月四校联考)2012年初,我国宣布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商业运行。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B.卫星l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C.卫星l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完全相同的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滑轮并分别挂上装有不同质量砝码的盘,两小车尾部细线水平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细线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实验中:

(1)应使砝码和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时可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的大小等于    
(2)若测得小车1、2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小车1、2的加速度之比    
(3)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做小车所受的________,用DIS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有无必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_______ (选填“需要”“不需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 — 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选填A、B、C、D其中一项)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轻绳上端系在车的左上角的A点,另一轻绳一端系在车左端B点,B点在A点正下方,A、B距离为b,两绳另一端在C点相结并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绳AC长度为,绳BC长度为。两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求:

(1)绳BC刚好被拉直时,车的加速度是多大? (要求画出受力图)
(2)在不拉断轻绳的前提下,求车向左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要求画出受力图)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2月华师精英班检测)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长L=4m,倾角为θ=53°,将一小球A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sin53°=0.8,cos53°=0.6,g取10m/s2

(1)求小球A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
(2)若在释放小球A后,经过适当的时间间隔△t,以适当的初速度v0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另一小球B,结果两小球恰好在斜面底端相遇,请求出△t和v0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长12m、质量为50kg的木板右端有一立柱,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质量为50kg的人立于木板的左端。木板与人都静止。当人以4m/s2的加速度向右奔跑至板的右端时,立即抱住立柱。取g=10m/s2。试求:

(1)人在奔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人在奔跑的过程中木板的加速度.
(3)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的右端时,人和木板对地各运动了多大距离?

来源:2012年2月高考模拟优化重组专题卷(三)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