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吉林]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令将军与臣有     郤:嫌隙
B.人如恐不胜    刑:刑法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变故
D.沛公则车骑置:放弃,丢下

下列各句均直接表现项羽“为人寡谋”的一项是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②壮士,赐之卮酒  ③寿毕,请以剑舞
④项王默然不应       ⑤君王为人不忍   ⑥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⑤⑥

下列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鸿门宴》描写了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展开的一场
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B.本文刻画人物多用对比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如项羽自矜功伐,寡谋
轻信;刘邦却谦卑恭谨,老谋深算。
C.本文围绕项羽是否采取行动,刘邦能否安然逃脱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情节忽张忽弛,跌宕有致,引人入胜。
D.本文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

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⑵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整首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赏析。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诗经·氓》)
         ,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共18分)
大自然的礼赞
李长之
⑴世界不是荒凉的。我们感觉没有人的时候,却另有更令我们向往的东西存在。
⑵仿佛一个堂皇伟大,神秘而崇高的剧场吧。观众是愚妄的,这不要紧,因为他们可以散去;戏曲是鄙俗的,这不要紧,因为可以改写;角色平凡,这也仍然能令人忍耐下去,因为可以希望有更不平凡的来代替。所有这些失望的痛苦,和不甘于失望,又追求新的幻影的疲劳,我们都会得到一点补偿,也就是多多少少会得到一种慰藉,因为剧场总是好的,一切靠不住,剧场靠得住,剧场较之其他要悠久些。
⑶这剧场就是大自然。一切变,大自然不变,这剧场永远是堂皇、伟大、神秘与崇高的。观众,戏曲,角色,都渺小吧,这剧场却越发庄严。戏散了,这剧场也依然巍峨地矗立着。所以,只要没忘掉这剧场的人,他是可以心平气和下去的,并且也不会寂寞。
⑷有谁曾感到没有归宿么?到大自然里去。
⑸最不自量,而又最不安分的动物,恐怕只有人类吧。人类企求一切,而超越了实际能力。大自然在这方面却恰是人类的母亲,她不会打消孩子们的梦,虽然早知道那是梦。她却只用种种暗示,种种比喻,种种曲折而委婉的辞令,让人们自己去觉悟。在人们的能力限度以内,她却又鼓舞人们,成就人们,务在让人们所仅有的一点能力,去作一些最善的发挥。
⑹大自然有种种律则。是剧场吧,有剧场的规矩;作母亲呢,也自有母亲的教导之方。不过一般的人们不容易知道。熟悉剧场的人,自然会熟悉剧场的规矩。一个母亲的爱恶,也常是不能明白地说出来的。大自然往往给她的骄儿一种伟大课题,以课题为重,大自然便不惜给她的娇儿以种种的或甘或苦的经历,甚至几乎不能胜任。但是她的骄儿会恰恰符合了母亲的意向。
⑺谁能领会大自然的深邃或恩惠呢?
⑻她不溺爱,可是她对于她的子孙并不平等。愚妄的人们,对她是可以怨尤的,然而她不管。她呈现给愚妄的人们的,就是驳杂、混乱。她不求愚妄的人们的了解,也因为他们不能了解。
⑼大自然在天才们的跟前,却是和悦的。大自然的骄儿就是天才。大自然永远爱护天才,她那条理和秩序,完全启示于天才。她有种种设计,是让天才完成自己,虽然不必事先告诉。天才没有不了解大自然的,大自然对天才,也永不会不爱护。歌德、屈原、李白、康德、贝多芬、曹雪芹,这都是在大自然的爱护之下,完成了自己的。
⑽大自然是有情感的。她不盲目,也不麻木。她不是没有智慧,她的智慧乃是溶化于情感之中。情感最可靠,大自然是任情感的,一如她所爱护的天才然。她不但任情感,而且喜欢表现出来。你就看浓绿如油的春水吧,这是她的情感的表现;高空淡远的秋云呢,也是她情感的表现。她处处在流露,她处处似乎情不自禁。
⑾大自然是感官的,是色相的。她忘不掉美;丑的出现,只是在人们对于美的破坏之际。她要点缀一切,她要种种色调,而且那色调要纯粹,要单一,你瞧吧,白雪,红叶,彤云,秋霁的晓雾,夏木的浓阴……
⑿大自然就是艺术家。音乐和绘画,她天天在创造。人间一切艺术,不过是大自然的艺术副本。在人们忘掉,或者忽视了大自然的艺术的时候,往往是人间艺术堕落的时候,一旦携手,那才可以抬头。
⒀艺术家必有意匠,大自然的意志就表现在她创造艺术品的意匠里。大自然的意志是“生”,所以所有大自然的艺术,都是生的表现艺术。
⒁大自然,是宇宙间最永恒的,最伟大的,最庄严的。而天才、艺术,这一切的成就与伟力皆源于大自然。因作大自然礼赞。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文章表现了自然的博大与丰富,并且提示我们,能领会到这种美,世界便不荒凉。
B.在作者看来,歌德、屈原、李白、康德等人都是经历了自然的甘苦并符合自然意向的。
C.作者用雪的白、叶的红以及晓雾与浓阴的纯色来展现大自然的任情与智慧,很有气势。
D.第12段,作者由大自然的艺术写到人间的艺术,“才可抬头”等描述颇为生动形象。

E. 本文以“向往”入笔,以“礼赞”收笔,中间抒写了大自然的种种智与美,很有章法。
作品中将大自然比作“剧场”与“母亲”,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认为“大自然是深邃的”,为什么这样说?
通观全文,简述作者所倡导的“我们面对大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敛(jū) 望(mí)    丑(guǐ)叱风云(chà)
B.射(cuán)枕(jiè)强(jìng) 有朝矣(mǐ)
C.窕(yáo)媚(chǎn) 戒(chěng) 殒身不(xù)
D.躅(zhí)业(yì)欺(rǔ)   大笔如(chuán)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户籍改革的声音再次高涨,官方亦加紧酝酿,民众期待的“户籍新政”大有呼之欲出
势。
C.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通过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
D.王校长的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 了自己的见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热带风暴“洛坦”正面登陆海南文昌,使得琼州海峡全面封航,给旅游交通造成较大的影响,大批游客和车辆滞留海口港。
B.《大堰河——我的保姆》之所以使艾青一举成名,是因为他说真话,抒真情,情深辞切,感人肺腑而形成的。
C.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找到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D.在此次国家法定节日征求意见过程中,调查者发现,人们对同步出台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能否顺利实施并不乐观。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太阳天,大樟树明晃晃地立在那里,                            ,萧萧树声灌满了整条小巷,那是天籁,是绿叶唱给风听的情歌。
①风来了,风儿吹开了大树的襟怀,叶片低吟浅唱
②太阳晒出了大树的好心情,它耸了耸身子,撒下一地的金币
③树阴里,有徐徐的小风,有淡淡的树香
④浓荫匝地,圈出了一大块黑色的版图
⑤叶动影摇,万千金币满地闪烁

A.③④⑤②① B.④③②⑤① C.④③⑤②① D.③④②⑤①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这则消息压缩成不超过25字的一句话新闻。
  据美媒报道,尽管外界猜测中国海军军备建设及现代化进程将使中国在周边海域更加强硬,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于2011年12月9日表示,菲律宾相信中国仍然致力于以和平方式解决所谓的“西菲律宾海”(即南海)领土争端。
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陈显达12月9日表示,他相信中国仍致力于其和平义务,因为中国在不久前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访华时对总统重申了这一立场。
“我们相信中国政府在西菲律宾海问题上坚持和平解决之道。这一立场得到了中国驻菲大使及进行双边会谈的中菲领导人的肯定。”陈显达说。他还称,菲律宾坚持以多边渠道解决领土争端的政策,也坚持菲律宾对非争议岛屿的主权。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滴水穿石如歌岁月应无悔   
下联: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走进社会,你会惊讶生活的多姿多彩;走进民间,你会洞悉民风的淳朴与强悍;走进校园,你会觉察学海的苦辣与酸甜……请以“走进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来
要求:①将作文题补充完整。②写真事、抒真情。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