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叱/听/望/迫/词夺理
B.咒/良/绳/赘/罪行
C.道/街薄/水/采装/歌载舞
D.财/行起/骗呼/热/闷不乐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青年报》报道称,一方面民间对高油价抵触情绪很大,另一方面又不敢轻易开闸降价,担心影响石油巨头积极保产、稳定市场供给的情绪,发改委的油价改革进退维谷
B.自限购之后,南京楼市日均认购量一直在100套左右徘徊,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七成多,无独有偶,扬州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22日表示,鉴于希腊债务问题严重,解决其债务危机无法一挥而就
D.阿联酋国足在23人阵容中再做调整,此前从注册名单撤下的加里布祖马重回阵营,原本临危授命的主力队员法拉泽阿卜杜拉落得空欢喜一场。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A.人生是什么?人生是茶。味道怎么样,细细品尝才能知道。
B.自从创建国家卫生城后,我市攀折花木,毁坏草坪,乱排污水等现象已经难见踪影,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C.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母亲节”已成为中国人感恩母爱的重要节日,含蓄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才是最好的礼物。
D.近几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A.英国制定严密的安全保卫措施,提升安全警戒级别,并动员大量警力参与安全保卫工作的原因,是由于担心奥巴马访英期间发生恐怖袭击。
B.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C.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在路上的历史,这个以无数相遇和碰壁的片段构成的语录,铺设成了几千年漫漫的道路。
D.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网友质疑道:“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了呢?”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抒情散文《蔚蓝的王国》,借想像中大海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对青春和爱情的讴歌,对岁月已逝的人生感叹。
B.郭沫若的现代格律诗《天上的街市》以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C.《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品通过范进中举发疯这一细节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黑暗,寄托了对封建知识分子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D.鲁迅说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东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同时取得了堪比《离骚》文学成就。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上,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_____ _____ _____ _____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lín。你不要总希jì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nǐng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dì。(节选自毕淑敏《提醒幸福》)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贺《雁门太守行》)
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不亦说乎?(孔子《论语》)
与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答题

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谈谈这幅漫画给你的启示: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仿照下面的小诗的二、三句进行续写,不得改变写作对象。
心灵的灯
在寂静中光明,
在热闹中熄灭;
续写:              
              
              
              。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对比阅读完成题目。
渭城曲                        别董大
王维                          高适
渭城朝雨浥轻尘,               千里黄云白日曛
客舍青青柳色新。               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划线句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都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解说。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是划长线句表现的诗歌风格却大不相同,请任选一句赏析。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ònɡ ):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  zhēnɡ ):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⑴水清洌(            )  ⑵不可状(            )
不动(            )  ⑷鹤氅 (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记而去公退
B.岸势犬牙差互待酒力醒
C.潭西南望野芳发幽香
D.其境过清中有足乐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⑶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文段理解。
(1)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甲文第二段。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送 花
奥斯勒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  
“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一位上了年纪而且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买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
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 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
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
(1)文中能表现“死了倒好,活着没意思”的句子是                 (2分)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是                          (2分)
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4分)
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2分)
这个道理是                                                     
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另一种呼唤
黄晓萍
①两幅古人物画,在我心中激起的反响,竟比文字更强烈。它从形象到神韵,从志气到精神,无不是一种完整,说完美也是可以的。我所指的,是钟馗与屈原。
②我们那地方,钟馗像常用来镇邪避妖打鬼,年三十往家门上贴,怪有人缘地同主人共享年夜饭,差不多同祖宗同一档次,敬祖宗的美酒,钟馗也饮一斛。画上的钟馗总丑得那么正气,短髯黑黑撑出扇面形状,立立的怒中带笑,就看你带着何种心情去凝望了。
③屈原像民间不常见。他出于文字经典,是我爷爷乡土师爷身份的徽章,轻易不示人。画中的屈原是那么飘逸,《天问》中找不到头,那头是横的,山羊胡子与飘飘怒发和离体襟衫生出一股寒风,我总觉得他很冷。学业稍进之后读《离骚》,先读出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后悟出身世际遇情系苍生。这时再看那幅《天问》,很感同身受诗人的无可奈何。爷爷说这书我是读进去了。最近另见到一幅明朝陈洪缓作的《屈子行吟图》,大不是《天问》的情结,《天问》中的激荡没有了。在这幅行吟图中,广袖长袍翘头履上,皱褶如破箐注冷流,原是悬宝剑的腰,悬了一根拐杖,怎么看怎么苍凉。我观他峨冠顶戴下,瘦长的脸凄苦而平和。他不再问天了,天已有病还问它何来?我想他这是去投江。他本是投江而去的,英雄气短并不影响他精神长存,文化人没有一个能如屈原集政治与文才于一身的。屈原的失误并不在谋略
而是在宫帏,屈原遭了女祸,还有男人的舌箭。君臣恩断义绝,他被发配了,充军了。他言志的《离骚》,未必不是一曲有志不得伸展的牢骚。
④文人迂腐而可爱。灵魂的屈原成为国宝,昭示着文化的不朽,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文人脆弱的心态。每当自身怯力之时,总是会从古人身上找出些说法来充实和鼓励自己。把气节化为一种文化内涵,他们请出屈原询问过去未来。刘勰、司马迁、李白……他们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镂石成印悬于案头,撰成六书旌于中堂,曲成宫商荡涤五腑六根浊气。至于屈原投江之举,被颂为洗却尘世肮脏。皎洁永恒,使瀚海书林梅香荷香桔香千古。
⑤那日走江,行至秭归,两千余年的古城仍是一座古城,不城不乡似城似乡,古墙豁口取民宅一堵风火墙,斑驳出悠悠岁月。剃头匠挑子横着横着量完小巷,不紧不慢的吆喝声古歌一样绵长。这出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诗人的秭归有庙有祠供奉屈原,有石牌坊旌帜屈原,一派苍朴古雅终未曾把它经营成旅游胜地文化名城。在这里,我听到另一种呼唤。
⑥长江弯弯回浪,临北岸有一片软水,江中的激流冲南岸峭崖,使北岸的软水温柔而明净。软水叫屈原沱。传说屈原有位贤德的姐姐叫女媭,兄弟做大官时她是农妇,概无锦衣富贵。兄弟被流放她归来故里等待兄弟。流放人永远在流放,呼唤声天天在呼唤:“兄弟,屈子,归来兮!”汩罗江中一缕英魂托梦姐姐,他已愤怒地随水而去,他将留恋地随水而归。次日女媭翘首江边,一条大红鱼溯流而上,面对女媭,鱼头点三下鱼尾摇三下,巨口一张吐出个宛然生前的屈原,那鱼顿时失影。传说凄美而离奇,人民性极强,秭归人都能言说而且不走样。这故事的纯朴,还在于呼唤魂兮归来的是姐姐而不是恋人或者母亲。屈原在秭归,同与钟馗在我的家乡,又成了家家门上一幅画,概无官爵。一个巴东小老头,还原于民间,我想这当是屈原最好的归宿。   
(节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美文》,有删改)
注:箐:(qìng),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
媭:(xū),古代楚国人称姐姐叫媭。
请理解“他已愤怒地随水而去,他将留恋地随水而归”一句在文中的含意。
在屈原沱的传说中,屈原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钟馗和屈原的像都被百姓张贴在家门上,他们在民间受到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划线句子我为什么总觉得他很冷?
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作者“另一种呼唤”的理解。(80-100字,5分)

 
 
 
 
 
 
 
 
 
 
 
 
 
 
 
 
 
 
 
 
 
 
 
 
 
 
 
 
 
 
 
 
 
 
 
 
 
 
 
 
 
 
 
 
 
 
 
 
 
 
 
 
 
 
 
 
 
 
 
 
 
 
 
 
 
 
 
 
 
 
 
 
 
 
 
 
 
 
 
80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恐龙灭绝了,但留下的化石依然显示出它们曾经的强大;孔子去世了,但儒家的思想依然影响着今天人们的思考;北京奥运会结束了,但奥运精神依然振奋这每一位参与者的心……那些过去了的一切,虽然已经从人们的眼前离去,但它们背后的某些东西也许永远不会在我们心中消失。
请以“__      __依然”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来源: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