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吉林]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关于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太阳
B.所有运动着的天体都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C.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D.银河系是宇宙中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行星中,均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水星、金星、木星
B.火星、木星、土星
C.金星、水星、火星
D.金星、火星、木星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
②北京时间只适用于北京市
③东八区的区时就是北京时间
④东经120°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长春市普通高中进行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时,长春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据此回答4-5题。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 向南移动
B.北半球 向北移动
C.南半球 向南移动
D.南半球 向北移动

长春市昼夜长短情况及昼长变化情况

A.昼>夜 昼变长
B.昼<夜 昼变短
C.昼>夜 昼变短
D.昼<夜 昼变长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6题。

图中数字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节气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
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国庆节 B.中秋节 C.元旦节 D.春节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①东南多,西北少
②西北多,东南少
③夏秋多,冬春少
④冬春多,夏秋少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宾馆大堂挂着代表四个城市地方时的时钟。当北京时间9点时,下列时钟代表伦敦(零时区)时间的是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天气由冷锋形成的是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B.华北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
C.江淮地区的梅雨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流在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

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
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D.凹岸、凸岸均为堆积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晚秋或初冬,农民为了保护农作物不受霜冻伤害,常常燃烧秸秆制造烟幕,该做法的原理是

A.将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气温升高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C.最主要是利用秸秆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升温
D.制造烟幕,减少地面辐射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形成是由于

A.城市气温比周围郊区高
B.城市气温比周围郊区低
C.城市气温与郊区气温没有差别
D.郊区气温有时比城市高,有时比城市低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想在图中布局化工厂,应选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加大海水淡化力度,控制海平面上升
B.人类应停止发展,避免因人为原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
C.全球变暖会导致蒸发量增大,地球会变得更干旱,因此各地应及时地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
D.沿海地势较低的国家修建拦海大坝,或将居民向地势较高处迁移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A.大气环流 B.水循环 C.地壳物质循环 D.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陆地水体补给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
B.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径流量最大
C.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径流量最大
D.河水与湖泊之间可以相互补给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20题。

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A.①—降水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海洋蒸发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凝结降水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影响显著的洋流是

A.日本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北太平洋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四种气候类型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回答23题。

图中四种气候类型中,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开发水源方面,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B.在干旱地区广筑堤坝
C.海水淡化
D.重视改进农业滴灌技术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通常看该地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D.河流径流量的大小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尤其是春季更为严重。造成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主要是

A.降水少,蒸发旺盛
B.沙尘暴频发
C.工业用水量加大
D.地表径流汇入海洋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津市发改委于2011年11月1号出台非居民和居民水价调整措施,非居民水价每立方米提高0.35元,居民水价提高0.5元。调整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A.与国际水价接轨
B.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C.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D.促进节约用水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褶曲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俗语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明显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各要素按其自身的规律而发展
D.地理环境中各个要素都十分重要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地球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这是北半球_______日(节气)的阳光照射图,判断依据是________。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晨、昏)线。
D地的夜长为_____________小时,E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
A、B、E 三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
B地的昼长为________,B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B在A的_______________方向,A、B两地时差为____________小时。
图中各点与A地地方时相等的是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图中的B、C、D、F四条线上添画箭头,完成大洋环流的流向。
若此图表示北太平洋洋流模式图,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洋流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洋流C从性质看属于________流,该洋流形成主要受________影响。
若此图表示北大西洋洋流模式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能形成著名大渔场的是________,其名称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对热带沙漠气候形成有影响的洋流是________(填代号)。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填出下列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在图中画出E、F风带的风向。
常年受D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常年受E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地中海气候是受________与________(填字母)交替控制而成的。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这种分异为________规律。
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________(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形成③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