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四川]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立(zhù)确(Záo) 菜(qí)澎(pài) 桑(shèn)歌(lí)
B.妒(jì) 痛(chì)斑(máo) 蝉(duì) 恐(hè)收(liǎn)
C.星宿(sù) 赏(jiàn)尺(jiè) 脑(suí)锡(pō)污(huì)
D.石(pán)祷(qǐ) 油(líng) 钱(zǎn) 荒(niù) 然(hè)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每项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线标出并改正在方格内。

A.人声鼎沸万丈狂澜芳草萋萋九屈连环()
B.回环曲折亦复如事绝壁断崖家喻户晓()
C.妇孺皆知鞠躬尽瘁潜心惯注一反既往()
D.丛山迭岭义愤填膺一泻万里博学多识()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涉足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B.骊歌:告别的歌。沉沦: 陷入罪恶的、痛苦的境界。
C.萦带:弯曲的带子。事半功倍: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D.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划线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五月的油城,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十分绚丽。
B.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C.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浪费了大好年华。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B.我/在路口/久久/伫立
C.他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西高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改革,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B.增加质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1).               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            会走他走过的道路。
2).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            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3).他       孤独,        有“永恒”为伴。
4).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           不漂亮,         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

A.1).如果仍 2).而且 3).诚然可是 4).虽然却
B.1).如果也 2).并且 3).虽然可是 4).即使也
C.1.倘若仍 2.而且 3.诚然并且 4.即使却
D.1.倘若也 2.甚至 3.虽然并且 4.虽然也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语句是  (      )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h

A.③②①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通过回忆童年趣事,表达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对比。
B.《黄河颂》赞美了黄河雄伟的自然气势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孕育、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现了中华民族像黄河巨人一样伟大坚强。
C.《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
D.《丑小鸭》是一则童话,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诗文原句填空。(每空0.5分)
山际见来烟,___  _________     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独坐幽篁里,___       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峨眉山月半轮秋,__     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故园东望路漫漫,_                 ___       _。(岑参《逢入京使》)
_      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木兰诗》中写爹妈迎接木兰归来的是: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哪一句?
                    ,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模仿下面语句的特点,再写一句描写夏天的语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子,便种下一份希望。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3月 12日,四川航天学校近千名学生来到广汉市鸭子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
                       ,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永恒的骄傲
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怎样理解标题“永恒的骄傲”的含义?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最后一部分,请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这一段文字采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请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

A.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
B.作者认为,关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所以不写也罢。
C.作者不仅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歌颂邓稼先,同时也想流露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D.作者与邓稼先虽有50年的友谊,但毕竟分隔太久,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不宜铺开来写。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壶口瀑布: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落日,苍鹰,暮色,群山,我们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下,恋恋不舍离开陕北,奔向秦晋峡谷,去寻找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壶口瀑布。
汽车沿盘山路爬行,秋风苍凉沉寂,黄河浩荡东流。我们的心绪还沉浸在陕北高原,沉浸在沟河纵横、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风景。陕北、贫穷、闭塞;陕北人,顽强、质朴。一如脚下这千古奔流的民族圣河,盛满民族全部的辉煌和苦难。当我们离开陕北,走近壶口瀑布,希望心情不再沉重。
车窗外,渺无人烟,屋舍稀落,断垣残壁,瓦砾成堆。车拐过最后一道山梁,黄河从视线中消逝。蓦然,一股惊天动地的声浪铺天盖地而来,黄河以雷霆万钧之势,呐咕着迎接我们这群不速之客。车停道旁,喧哗停止,苍茫暮色使我们看不见黄河之水,只能静静地用耳,准确地说是用心,听黄河母亲的倾诉。
翌日清晨,我们走近壶口瀑布身旁,立刻被她博大的气势所震撼。黄河之水显得宽宏博大,奔放无羁。此时,我才知晓李白为什么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壶口两旁,山岩断裂,赤裸畸形,筑成两条坚固峰带,如鬼斧神工。金色的波涛 从远方滚滚而来,惊涛折岸,金液飘荡。雾气蒸腾,水天一色。七色彩虹在阳光照耀下,横跨两岸。黄水万顷,赤身裸体,无拘无束,慌不择路,在秦晋峡谷奔突涌荡,左回右旋,掀起团团浪花、泡沫。
壶口河槽错落,水流跌宕,像古老的石犁烈马分般撕碎水层,犁开波面。云腾雾裹,浇入壶口,挤入龙槽。黄河雄浑博大身躯突然痉挛收缩,又被大自然鬼使神差般撕裂。
此时,黄河畔上,气流在抖动,山在摇晃,大地在颤栗。“声震四十里,烟雾溅湿人。”天和地斑谰的色彩和声响都消失了,黄河似是地下奔突出的岩浆,发出无尽的雄伟轰鸣。
壶口瀑布西畔,陕北一片莽莽苍苍,游人三三两两。东畔,山西人大搞旅游,灯火闪烁,游人如织。同一条黄河,“东边日出西边雨”。遥想当年,两岸码头红红火火,真使人有沧海桑田之感。壶口瀑布宽度达千米,主瀑难以接近。同行的女记者忙于录音,价值几千元的照相机掉进龙槽,转眼无影无踪。壶口瀑布,烟波浩浩,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当年,光未然到此,慷慨激昂地写下中外驰名的《黄河大合唱》歌词。
面对壶口,你唱不出:“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纤夫的爱》不能在壶口唱,你只能高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壶口瀑布,观之,如万马奔腾,听之,似惊雷行空。浩浩乎,中华民族之文化;荡荡乎,中华民族之精神!
第二段说黄河“盛满民族全部的辉煌和苦难”,联系全文请具体说说“辉煌和苦难”是指什么? 
“苦难”指                         ;“辉煌”指                          
试从文中找一组形容词来概括黄河的特点。 
作者写壶口瀑布为何先着力描写黄河之水? 
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者描写壶口瀑布是为了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试简要词语概述中华民族的精神。
文章最后用《黄河大合唱》和《纤夫的爱》结尾,有什么作用?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十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划线字。
(1)未识书具:(         )    (2) 稍稍宾客其父:(              )
(3)之天:(            )    (4) 之为众人:(               )
(5) 以钱币乞之(        )   (6) 借旁近之(            )
(7) 即诗四句(         )    (8) 环于邑人(            )
与例句中划线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忽啼求之

A.传一乡秀才观 B.不能称前时
C.或以钱币乞 D.余闻也久

选择翻译句子不正确的一项   (     )

A.余闻之也久。 翻译: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B.邑人奇之。翻译:同县的人把他看作是奇才。
C.从先人还家。 翻译:跟着先前的人回到老家。
D.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翻译:这是因为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够啊。

方仲永幼年具有怎样的非凡才能?他的父亲为什么不让他学习?(用原句回答)
                                                                   
②                                                                   
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 道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给划线句子断句。
解释下列词的含义。
驽马(                       )      镂(                ) 
“蚓无爪牙之利”却能做到“六跪而二螯”的蟹做不到的事,为什么?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以“我读懂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先将在上面空格处补充完整,组成文章题目,再写作文。上面空格处可以补充:“爸爸妈妈的苦楚”、“童年的美好”“老师的眼神”……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区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